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继续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东夏庄小学创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启动仪式 采风活动(总第36期)


在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取得重大胜利,各行各业复工复产,各中、小学积极做好开学前准备工作的形势下,潍坊市潍城区北关东夏庄小学抓住复学前学生还没有到校的有利时机,积极筹划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2020年4月16日上午,冒着蒙蒙春雨,在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潍坊市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主席陈宝玉带领下,由潍坊市及潍城区两级组成的楹联、诗词方面的专家十五人,到潍城区北关东夏庄小学进行优秀传统文化进挍园采风活动。

同时,在学校平房会议室,隆重举行了北关东夏庄小学创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启动仪式。

这是潍城区今年开展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创建活动的第一所农村小学,是最基层的学校。也是学会今年组织的助力创建活动几所学校中,正式举行启动仪式的第二所小学。

会议由陈宝玉主席主持。
首先,陈宝玉主席隆重宣布:潍城区北关东夏庄小学创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仪式正式启动!
然后,东夏庄小学校长丁树华先生发言,向专家组介绍学校情况。

东夏庄小学偏离城市,坐落乡村,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农村小学,建于1988年。校舍简陋,多为老旧平房,但旧而净,亮又绿,是潍坊市市级规范化学校。
学校规模很小,现有教职工36人,分六个年级10个教学班,在校生总共378人。学校还附设一所幼儿园,分3个班,在园幼儿共90人。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化仁爱、智慧、勇敢、自信、感恩、踏实、和安等素质教育, 在条件差、硬件不硬的情况下,逐步设立了武术、舞蹈、足球、中国象棋、楹联、书法、笛子等社团,全面提高学校及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尤其学校建有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潍坊萝卜实验基地,吸引了专家组的注意。学生从播种,到间苗、拔草、除虫、浇水、收获、品尝,再到分发拿回家,在家长指导下,进行烹饪,制成各种菜品,全过程参与,既增长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深得专家们的一致认可。

陈宝玉主席作重要讲话。他指出,东夏庄小学虽为村小,但立足高,视野广,目标大。学校班子没有局限于农村,而是向城区学校看齐,提出创建难度很大的中国楹联教育基地,拿国家级奖牌,这种魄力值得褒扬。

陈宝玉主席说,楹联文化不能少了农村,农村学生不能与传统文化隔绝。百年之后,我们给后代留下的是什么?不是金钱,不是物质财富,最厚重的是文化,真正留下的还是文化。尤其是楹联文化,走遍神州名山大川,越古老的地方,越闻名遐迩的地方,留下的往往是楹联。

陈宝玉主席强调,大家这次一定要结合东夏庄小学的特色进行创作,要撰写出高质量、高水平楹联,全力助力这所村小一举创建成功。

随后,陈宝玉主席率领专家组,在学校领导的陪同下,冒雨巡看了校园环境,依次到小花园、操场、萝卜实验基地、餐厅、各平房功能室、教学楼、广场等,对楹联悬挂之处及内容进行了初步规划与设计。

之后,大家又返回会议室进行座谈、议论,确定了作品的提交时间。

潍城区教体局优秀传统文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孙波,参加了此次采风活动。
东夏庄社区党支部书记孙佰利,河湾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志华、社区主任于文正出席了启动仪式并参加了会议。
此外,东夏庄小学孙恩法主任、王玉会主任、于信富副主任以及相关教师10余人参加了活动全过程。

截止2020年4月21号上午八点,参加采风人员已全部上交楹联作品。经学会专家审核组审核,其中,符合要求的楹联作品共计90副。另外,收到相关诗词作品6首。
仅仅四天,专家组便全部完成撰写任务,比规定时间提前了6天。

潍坊市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北关东夏庄小学创建中国楹联教育基地启动仪式采风活动 楹联 诗词作品收录
楹联部分
撰联:陈宝玉(2副)
1、
倾心乡校 广开圣智 ;
种梦家园 繁涌贤才 。
2、
立足乡校,德履宏图而远望;
举目世标,胸怀壮志以长行。
撰联:于志超(7副)
1、
遍种新苗古城北;
初开嫰蕾夏庄东。
2、
热土一方,孕育青萝卜;
豪情万缕,织成红领巾。
3、
颈下飘扬 红旗一角;
胸中荡漾 碧野千畴。
4、
萝卜多情,根植家乡沃土;
童言无忌,梦追霄汉繁星。
5、
青帝传情,绵绵澍雨滋春圃;
绿风送爽,朗朗书声润夏庄。
6、
春到校园,千缕雨丝千缕梦;
学临诗境,一方水土一方情。
7、
东襟白浪,西枕麓台,自古玉清烟晓,
书声朗朗;
南倚城楼,北通渤澥,而今鸢舞霞飞,童梦翩翩。
撰联:王乃森(1副)
1、
春风好雨花莺丽;
东夏雅园联墨香。
撰联:张冠军(8副)
1、
东夏人,一路走来,呕 心沥血,教桃李飞红滴翠;
小学校,四周环视,警句名言,促师生策马扬鞭。
2、
东夏小学体育场大门联
跳若下山猛虎;
动如出水蛟龙。
3、
餐厅门联
倡导光盘行动;
发扬节俭精神。
4、赠园丁。
立三尺讲台,长怀天下事;
捏一支粉笔,总系世间情。
5、
为师, 当无私无畏;
处世,须自立自强。
6、
兴邦追绮梦;
从教育英才。
7、
赠学子
今日程门学子;
明天大廈栋梁。
8、
播火传薪,三尺讲台耕岁月;
燃情追梦, 一支粉笔写春秋。

撰联:王谦一(10副)
1、
师生仁爱化甘雨;
桃李荣华沐暖风。
2、
才艺勤修承"六合”;
诗书广积育"三生”。
3、
一支粉笔传文脉;
三尺讲台启后昆。
4、
翰墨精研酬壮志;
韶音通习列前茅。
5、
迊旭日 师生共读广求智;
藉东风 教学相研髙竞标。
6、
不负韶光 呕心沥血育桃李;
敢当使命 沐雨逆风筑杏坛。
7、
胸怀豪杰 少时应立凌云志,
力学圣贤 华岁恒呈效国心。
8、
同心戮力 施仁尽智育骄子;
居正执纲 点石成金铸棟梁。
9、
地域寓教 树德科农融特色;
乡情联结 探源文脉迈新途。
10、
师生共勉 奋研重践创精彩,
理念拥先 深读敢为迎未来。
撰联:武福河 (10副 藏头诗1首)
1、
诗书广种童年梦;
国粹繁开联教春。
2、
倾情桃李园丁爱;
感德夏庄小学风。
3、
新柳含春迎捃采;
化云带雨送讴吟。
4、
学识九种崇德智;
载道三生育本根。
5、
小园种树流芳远;
春雨滋苗擢秀新。
6、
琼田种德读书乐;
玉树抱才立志高。
7、
村笛绮岁和东夏;
书法诗情谐北关。
8、
雨迎骚客吟桃李;
春共园丁种玉联。
9、
小院流芳,一笛玉韵开春色;
新苗擢秀,半亩琼田种人生。
10、
小院流芳,一笛玉韵开春色,将满园桃李吹绿;
新苗擢秀,半亩琼田种人生,把万卷诗书践行。
撰联:武法聪(4副诗1首)
1、
莘莘学子,栖身东夏修文墨;
代代园丁,立足北关育栋梁。
2、
一方净土滋桃李,殚精竭虑;
三尺讲台育栋梁,继往开来。
3、
师生互勉,避短扬长传国粹;
教学双赢,培根固本育英才。
4、
习三球,健体强身磨意志;
修四艺,吟诗奏律冶情操。
撰联:张志文(4副)
1.
花好园丁力;
堂明蜡炬辉。
2.
心灵开启师为钥;
学问探寻书作梯。
3.
立志有恒鸿向远;
勤学不辍燕衔泥。
4.
韶华不负杏坛美;
使命永担桃李娇。
撰联:孙长亮(5副)
1、
秦风揽韵传东夏;
汉月扬辉照北关。
2、
草草花花处处莺莺燕燕;
吟吟诵诵时时朗朗清清。
3、
天高无碍凌云志;
路远更兼纵马人。
4、
德风丕振;
大道昭然。
5、
师一师之师人生自执;
法万法之法天地当行。
撰联:王丰邦(8副词1首)
1、
东夏小学生 写大字 执大毫 光大大文化,
北城老校苑 步新程 展新景 创新新作为。
2、
学英雄 做英雄 少年当立英雄志
教学子 爱学子 老大亦存学子心
3、
种萝卜 练书法 地方特色人人爱;
敲平仄 撰楹联 文化遗传代代承。
4、
学子玉胸怀 琢璞作玉方为玉;
教师金手指 点铁成金不拜金。
5、
北城学子有奇志 志凌五岳;
东夏名师存爱心 心满八荒。
6、
常立志 恒立志 立志国能盛;
勤读书 多读书 读书梦可圆。
7、
讲台校舍虽依旧;
学子儿童俱作梁。
8、
花木清幽扑眼美;
身心陶醉沁脾香。
撰联:范黎青(5副诗1首)
1.
雨润北关青露脆;
风吹东夏韵花香。
2.
漁舟唱晓潮头立;
燕子衔联雅韵飞。
3.
感恩东夏黉门育;
自信童年国秀承。
4.
自主求知,浩瀚星空图奥妙;
优良习惯,峥嵘岁月度春秋。
5.
爱莘莘学子,园丁挥汗皆甘露;
期济济人才,桃李饮浆尽紫金。
撰联孟庆生(10副诗1首)
1、
观东夏匠人秉烛三更,同志一心,期桃夭李艳;
品北关萝卜传承文化,滋培名校,冀凤翥龙翔。
2、
不负韶华,立足乡村追绮梦;
共担使命,扎根东夏守初心。
3、
欣看东夏楹联向阳路,
铺就月河玄武玉清街。
4、
联海行舟凭毅力,
书山探秘赖恒心。
5、
自小楹联立志,
从今毛笔书人。
6、
濡笔从容书汉字,
拈来信手对楹联。
7、
从田畦里感知辛苦,
在实践中学习技能。
(题教学实验田)
8、
鸟语花香美环境,
春华秋实好学生。
(题小花园)
9、
龙腾虎跃,赛场争当勇者,
强体健身,未来志做栋梁。
(题体育场)
10、
饭香味美,当思不易;
克俭克勤,渐进滋成。
(题幼儿园餐厅)

撰联:韩杰华(8幅)
1、
春风着意护新蕊;
细雨无私润幼苗。
2、
献身村小秉初心,甘为红烛;
立志人师膺使命,无悔青春。
3、
丹心沃土膏,万树桃花朝日绽;
爱意化春水,一池雏凤傍云飞。
4、
奇字细研方得趣;
好书久读乃知香。
5、
德行处处修,应须不怠;
学问时时积,贵在有恒。
6、
一庭芳草雨添绿;
半亩棠花风送香。
7、
堂前碧树当淑景;
槛外黄鹂载好音。
8、
梅兰品格;
松竹精神。
撰联:张玉欣(8副诗1首)
1、
冬至银砂舞
春来玉柳摇。
2、
小院亦能生瑞草;
浅池也可育蛟龙。
3、
仁爱一园滋百代;
和安二字值千金。
4、
顽皮小子来东夏;
智巧宏才出北关。
5、
东风化雨山山叠翠;
自信归心个个成才。
6、
四野风和,菜绿田畦园锦绣;
三生策好,联红门扇校缤纷。
7、
逐梦抱春,三尺讲台系国运;
耕云种月,一支粉笔铸民魂。
8、
立足农村,育人有道,创建千秋大业;
垂心旷志,学海无涯,栽培一代新人。
诗词部分

传统文化进校园东夏庄小学采风遇雨感题 (新韵)藏头格
武福河 潍城
东风催绿少年园,夏雨偏逢谷雨前。
庄老文章丰教化,小张书卷胜诗传。
学识九种崇德智,载道三生惜本源。
梦想云天登桂月,飞鸢起舞望童冠。
注:
庄老;指庄子,老子。
小张;即唐张旭。
九种;指《易》《书》《诗》《春秋》《礼》《乐》《论语》《孝经》及小学(其名目说法不一,此据《汉书.艺文志》)等九种儒家经典。
三生;指“三生”教育(生命、生活、生态)。
写给潍城区东夏庄小学
张玉欣 潍城
古树参天花草嫩,甘霖惠润气清新。
三生自信盈东夏,且喜根苗锦色真。
吟北关东夏小学素质教育 (新韵)
武法聪
东夏校园兴,教研特色浓。
三球强体智,四艺练才能。
联语笺中弄,诗文笔下横。
楹坛基地建,美誉享乡城。
注:三球、四艺:指学校开展的排球、蓝球、足球和楹联、书法、象棋、笛子等社团活动。
东夏庄小学赞
范黎青
东夏居佳地,临阳近月河。
园丁挥汗雨,学子饮琼波。
走笔联花唱,流霞雏燕歌。
聆听声稚嫩,厚望栋梁多。
题东夏庄小学争创全国楹联教育基地启动仪式
孟庆生
潇潇春雨送清流,滋润联苗长势优。
殷冀培根育芹藻,奇葩竞放靓潍州。
一剪梅·题赠东夏庄小学诸师
王丰邦
村小扎根志向宏。东夏装胸,华夏装胸。专心从教育桃红。早也躬耕,晚也躬耕。
书法萝卜特色浓。师要传承,生要传承。楹联文化共繁荣。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编辑:张玉欣 孙 波 武福河
制作:孙长亮 武福河 李再欣
审核:陈宝玉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