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尔谈逆行精神
文/卓尔
成语“倒行逆施”是指违背历史潮流,违背人民意愿,开历史倒车,导致众叛亲离行为,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可做解释。
今年疫情爆发后,把那些国难当头,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敢于牺牲,勇于奉献的人,统称逆行者,这种精神叫做逆行者精神。

有些学者,把逆行精神锁定在“公共突发事件”这个特殊背景下,我觉得不准确,外延太小了。杜富国面对裸露的地雷选择“你后退,我来上”是不是逆行精神?两弹一星功勋们白手起家,在戈壁荒漠扎营,默默奉献几十年,是不是逆行精神?第一代赛罕坝人,冒着沙尘暴,与高冷酷旱决斗,茫茫沙海变成花园绿洲,是不是逆行精神?50多万知识青年放弃城市生活,奔赴北大荒,把青春和热血洒在开垦荒原的伟大事业,北大荒精神是不是逆行精神?

上溯五千年华夏史 ,逆行精神可谓源远流长,春秋战国四大刺客,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明知一去无回,使命在肩,正气凛然。墨子千里奔袭,日夜兼程,从宋国赶赴楚国,一身正气、满腹经纶,斗智斗勇,凭一己之力平息了一场战争,拯救了自己祖国。鲁仲连在赵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劝说平原君和魏国说客辛垣衍“义不帝秦”,决不能向强秦低头称帝,维护了赵国国体尊严,让强秦阴谋灰飞烟灭。在靠拳头和军队说话,弱肉强食,穷兵黩武的春秋,孔子周游列国14年,推行“以德治国”思想,四处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犬,是不是可贵的“逆行”?司马迁面对满朝文武在李陵事件上的沉默,凭史家之良心和为臣之忠心据理力争,最后被处以极刑(自请宫刑换死刑),他赢得鲁迅先生高度肯定,认为司马迁是“敢扶哭叛徒的吊客”,是少之又少的大英雄,并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给《史记》最高赞誉。

因此,逆行精神应该放到更宽广的历史舞台去探索,那种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所做作为,都堪称逆行精神。大到张良博浪沙椎击秦始皇,戊戌六君子,历代农民起义军,小到路见不平,与歹徒搏斗,纵身一跃搭救落水者,都是逆风而行的大爱担当,舍生取义,守望相助。逆行精神是时代精神,也是民族精神最可宝贵的财富。逆行者是“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者,也是“埋头苦干”“以身试法”的那群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卓尔 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