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不负有心人】
文/邓元洪
1983年,我曾在《大众日报》上看过一篇文章,现在已不清题目了,但文章内容还依然记得。文章内容是写袁学强自学成才的故事。
袁学强是山东荣城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他担任村里团支部书记。有一次,上级团组织领导,到他村了解团组织活动的情况。那时候,村里也没有团员活动办公室。于是就到他家座谈了解有关团组织的活动情况。上级团组织一行几人,到了他家一看:
只有三间土坯房,屋里连一样值钱的家俱都没有。唯有值钱的就是从屋地面一直摞到顶棚的高高的一摞书。上级领导在与他座谈交流中,听他说话很有文学才华,再看看那高高的一摞书,说他真是个学富五车,才学八斗的人。于是团组织领导对他说:“你应该走文学这条路”。这句话是对他的极大鼓励和鞭策,再加上他对文学的酷爱。从此,就更加笔耕不辍,伏案而作。
当时,他家还有十四亩责任田,他是家里的顶梁柱。白天抽空去种地,傍晚回家就写作。那时,他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他常常是灯光接上日光,甚至还通宵达旦。晚上,他趴在炕上写作,两个孩子在他身上爬来爬去,他几乎感觉不到,真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如痴如醉的程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完成了一篇名作《庄稼人的脚步》。文章发表后,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成电影《咱们的牛百岁》,搬上了银幕。
没多日,上海电影制片厂,来了有关领导,亲自带他去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专从事电影作品的创作。
当离开家时,村里的男女老少,前去送行。村里的人高声喊着:“你放心地走吧!,你那十四亩责任田,我们替你种了!”
袁学强激动得热泪盈眶,眼含感激的泪水,一边走,一边向村民挥手致意告别。
他超人的自学精神,也成就了他,最终成为一名专业作家。几十年过去了,他那种刻苦忘我的自学精神,一直在鼓励着我,我也在努力地学习和工作。也经常给学生讲袁学强自学成才的故事,学生们也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自学精神大大提高,学习成绩多次在全镇名列前茅,还连续几年名列全镇第一名。
别人的一句话,成就了袁学强,袁学强一个人勤奋自学的事例,带动了我的所有学生,真是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