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董元静,曾用笔名园静,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理事。
曾入选《当代青年散文诗人15家》。已出版散文诗集《远山也忧郁》(百花文艺出版社)、《黑郁金香》(成都出版社)、《帘卷西风》(中国文联出版社)及长篇小说两部。
曾获第二届“四川省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等奖项。

星路上的公主(第三章)
文| 董元静(中国)
九重之上,万灵的父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里。
他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殿前有火,熊熊的圣火。
有声音像众水的声音和大雷的声音,伴着袅袅金琴,在读着彼得前书1章:“你们是大有喜乐,但如今,在百般的试炼中暂时忧愁。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
要我们在圣洁上完全的天父,知道炼净金银的炉火的价值。他一边挑旺那炉火,一边在那如同水晶般的玻璃海边,准备好一个个不同的模子……
李丹妮与妈妈一道,找到慈祥的田牧师。在听说出事的第一时间,丹妮就开始为黎莎和笨笨迫切祷告上帝。可是,两个多月过去了。
“我每天都在为她们祷告。我也向‘恩雨’慈善机构报告了情况,可是他们找遍了出事地点及周边地方,就是不见黎莎和笨笨的踪影。他们还在联系所属的几个儿童福利院,并寻求友邻慈善机构的帮助。”
“这样,还是没有任何消息吗?”田牧师手中翻着圣经,关切地问道。
“是的,‘恩雨’方面说,已经超过了有效抢救期限,可能希望不大了。”丹妮几乎掉泪了。
“你的看法呢?”
“我认为,黎莎和笨笨还活着,她们需要我们的帮助。我有把握,因为我在祷告中,几次感应到黎莎的声音,就是说,黎莎也在祷告!而且几乎和我同时!”丹妮肯定地说。其实,丹妮是听不见黎莎说话的,但黎莎在祷告时带着呼吸,这呼吸可以转换成声波,被丹妮的灵感应到。
“那你就不要太着急了。她们有神同在,就还是安全的。”田牧师放心了。
“怎么知道她们有神同在呢?”丹妮困惑地问。
“她的祷告连你都感应到了,必然也会达到天上神的宝座前啊。”
“那神为什么还不带领她们进福利院,好快点为主工作呢?”丹妮不明白。
“神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神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也许,神要行新事?”田牧师思忖着,“我们要的是工作,是成绩。而神要的是生命,是品格。”田牧师好像心中有底了。
“神要的是生命,是品格。”丹妮重复着,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有明白。“那我们现在该做什么呢?”
“等候神。等候神的时间和带领,并用祷告托住她们。”田牧师温和地回答。
丹妮转过脸来,看见妈妈向她点了点头,抿着的嘴角露出坚毅的笑痕。
九重之上。
慈爱天父的目光一边望着炉火,观察着里面合金的成色,一边穿过星云,关注着小如微尘,又大如茫茫海涛的人寰。云上,有千万天军随时待命,如弦上的箭矢……

星路上的公主(第四章)
文|董元静(中国)
A城。一处建筑工地附近,那些简陋的砖木结构的老房子里,住着许多建筑工人,多是农民工。大林、小马带着黎莎和笨笨都暂住在此。
傍晚时分,这里热闹起来。忽然有琴声飘出,情思委婉悠长的那种,是从谁家的旧电视里飘出来的,竟然是马思聪的小提琴独奏“思乡曲”!虽然音响设备不好,但那情深意长的琴声如泣如诉,魅力依然,直入人的灵魂深处。
这时,大林和小马在几家人共用的小厨房里炒了几个新鲜蔬菜,又取出下班时带回来的两瓶啤酒和一份卤猪肉,一起摆上桌,然后,快乐地笑着邀请黎莎和笨笨也围坐在桌旁。原来,今天是大林在远方的独生女儿燕子的生日,作为爸爸,他每年只能在春节回家一次,毕竟钱挣得不够多,平时每顿晚饭只能吃两个馒头。但思念女儿的心使他无论在哪里,都要在这一天庆祝一番。只有这样,他心里才好受一些。
黎莎挨着大林,笨笨挨着小马。但她们只能站在木椅上叠加的小凳子上,才能看见餐桌上的东西。她们不吃食物,每人面前摆着一只装水的小口玻璃瓶,一支茂盛的绿叶植物插在水里,已长出细细的根须盘结在瓶底。这也是大林的杰作,他从外面采回一丛不知名的绿叶植物,茎也是柔软的绿色,说插在水里就能活,果然分插在几瓶里都活了,摆在窗台上,点缀得小屋里生机盎然。他们来到A城三个月了,因为这城里没有儿童福利院或者孤儿院,他们又没有能力即刻又赶往另一座城去找,只得先在这里找到活儿干着,挣点钱,同时打听附近的城市有没有这方面的机构。
宴会很快开始了,大林和小马一起举杯碰杯,颇具仪式感地为燕子庆祝八岁生日。她在老家上二年级了,平时还要给家里干些农活,因为妈妈也时常不在家,会外出做月嫂,供给她的学费。一杯酒下肚,大林话多了,他从怀里掏出一包东西,小心地找出一张燕子的照片,他首先拿给黎莎看,“我的燕子,你看,她像你吧?”黎莎睁大眼睛,看呆了。平时,大林总是特别照顾黎莎,他盯着黎莎的眼神总有些忧伤,常看得黎莎的鼻子酸酸的。他也总是能看懂黎莎想说的话,一心希望能够满足黎莎的愿望。一次他告诉黎莎,他的女儿燕子非常像黎莎,特别是眼睛。面前这张燕子的半身照,一下子吸引黎莎的就是眼睛,清澈灵动,会说话的那种,仿佛,长长的弯弯的眼睫一忽闪,就如含羞草的叶帘开合了一般。
“我一定要帮你们找到福利院或孤儿院,昨天我又在网上查了,路最近的有这种机构的就是C城,C城有一个“福生孤儿院”。等钱存够了我就带你们去。再耐心一点哈。”大林又举起了酒杯。“这一杯为你们的丹妮。”他从黎莎的裙子上看到了这个绣上的名字,猜中了丹妮是黎莎原来的小主人。
啤酒原是不醉人的,可大林已经脸红红的,轻轻起头唱起了一首歌,一首深沉抒情的歌曲,草原上白云下的那种情调,优美而有穿透力。
“鸿雁,天空上,对对排成行;江水长,秋草黄,草原上琴声忧伤……” 歌声萦绕着房顶,又飞出了窗棂,引得屋外的路人和打工仔们都驻足凝听。正是“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鸿雁,向南方,飞过芦苇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天苍茫,雁何往,心中是北方家乡……”平时大林常常爱哼小调,笑呵呵的,没想到他还能唱出这么苍凉悠长情韵的歌。不知不觉,黎莎和笨笨的眼眶湿润了,泪珠不断线地滴落下来。是的,他们想起了自己的小主人丹妮,想起了北方美丽的家园,那飘洒的雪花,那温暖的炉火,那广袤的森林,那欢跳的松鼠,特别是丹妮的拥抱,还有她和妈妈每晚祈祷的静谧时光,“丹妮啊,你现在好吗?想我们了吗?你答应说,一定找机会来看我们。可现在,我们相隔几千里之外,你知道吗?你和我们还能见面吗?何日见面呢?”
看到玩具们都伤心了,大林赶紧把他们移到窗台下,那里有一笼小白兔,大林知道,黎莎笨笨最喜欢这笼小兔了。
这是大林为他们买的,买来时只有大拇指那么点大,说是黎莎笨笨在家寂寞,可以陪伴他们,长大了还可以卖些钱,贴补他们去找福利院的路费。每天,大林小马放工回来,总是会从菜市场带些有帮的菜叶子,喂给小白兔吃,看着它们吃得很欢,一口一口的,叶子就渐渐小了,消失了,他们也忘记了疲劳。
大林和小马不知道,没有人的时候,玩具们是会说会动的,她们来到兔笼面前,给这六只小白兔分别起了名字,小白,小绒,小球,小胖,小雪,等等。她们伸手进笼子里触摸它们,喂它们吃菜帮,托着它们的手跳舞,做游戏,一会儿是龟兔赛跑,一会儿是拔萝卜,一会儿是小红帽,可开心啦。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玩具们觉得自己的愿望好像也一点点地接近了。
“鸿雁,北归还,带上我的思念,歌声远,情存长,草原上春意暖,”小马没注意玩具们的动静,边喝酒边继续高声唱着。
小马一点儿也不知道,厄运正等着自己。他和大林所建的那座大楼快竣工了,正在拆脚手架。可就在三天后的一个下午,他们正在脚手架上操作,不料小马顶上高空坠物,一根钢管落下,砸中了他一侧的胳膊和大腿,他不由自主地旋转了两圈,连着安全带滑落下去,右腿当场就骨折了,血流不止。
而此刻,大家都沉浸在庆祝的、思念的、微醉的、释放的氛围里,桌上的菜碟已经空了,啤酒瓶子也空了。他们没有蛋糕,但大林准备了一根粉红色的蜡烛,上面刻着一个8字,放在大林亲手做的一个金色烛台上。烛台是荷叶边的,很精致。大林将黎莎笨笨都放回到座位上,等着小马唱完最后几句歌词:
“鸿雁,问苍天,天空有多遥远,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这悠扬的歌声里不再有悲伤,有的只是面对生活艰辛的豁达和勇气。以及与朋友间相濡以沫不离不弃的真情。
该吹蜡烛了。黎莎悄悄将那张珍贵的燕子的照片放在大林面前,示意他拿着,并为燕子许一个美好的心愿。她用眼睛告诉大林,“今天许的愿都能实现。”
蜡烛点着了,金红色的烛火像一团熠熠发光的宝石。大林捧着燕子的照片,充满爱意地看了好一阵,然后却放进了怀里,贴近心口的地方。“还是放在这里吧。”大林关了灯,缓缓地说:“今天,黎莎就好比是我的女儿,我要为她许一个心愿:求上帝赐福保佑她和笨笨找到一个最适合她们的福利孤儿院,赐福悦纳她们的奉献和爱心,并保佑她们有一天能和丹妮再相会!”
大林一口气吹熄了烛光。然而,黎莎眼前却仍然晶亮亮的,好似昏暗的小屋正从喧闹的世界里隔离出来,缓慢地接近一片美丽的白光。隐约有一股热力注入到黎莎的胸中,以致她的全身热血沸腾,像要燃烧起来。

本期荐稿:邓瑛(德国)
本期总编:静好(英国)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