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他,倒在了岗位上
供稿:施艳杰
编辑:尤运兵
2020年4月17日15时,闾河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宋彬同志在所包村召开扶贫工作会议时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不幸去世,他的一生,永远定格在风华正茂的44岁,定格在基层工作的战场上……
宋彬,中共党员,1976年出生,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基层工作,一干就是20多年。宋彬生前系闾河乡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分包彭围孜村和杨店村2个村,同时担任杨店村脱贫攻坚责任组组长,分管闾河乡政府的招商引资、道路交通等工作。2017年宋彬同志被评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闾河乡食品药品监督所被评为先进单位。
一、安全守卫,商贩门前的一抹蓝心中有群众,监管敢担当。宋彬同志担任闾河乡食品药品监督所所长,始终把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食药安全监管为职责,恪尽职守,为民服务。闾河乡共有82个超市,29个食堂,16个医疗机构,5个药店,这里的每一个餐馆、每一个超市、每一袋食品、每一包零食都在他们的监管范围内。对于商贩来说,他们是来找茬的,申办手续不合法、食品没经合格检验、生产日期过期等要受到处罚,是他们避之不及的。对于百姓来说,他们是最耀眼的一抹蓝,肩负着成千上万人“舌尖上的安全”,是他们食品药品安全的守护神。坚持原则不退让,公正执法得民心。河湾村的村民蒋兴现在是宋彬的朋友,他们的认识机缘就是在蒋兴经营的超市开始的。2017年刚到闾河食药所上任的宋彬带领同事到蒋兴的超市例行检测,有两种食品质量出了问题而被处罚,蒋兴自是不甘,扬言挑衅威胁要求退款,宋彬几次登门,引法据典说服教育,从冷战、舌战、持久战,由最初的怒目圆睁到最后的主动上交罚款,宋彬以超常的责任心与耐心赢得了商贩的理解与信任。优化服务,监管有温度。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日渐转好,食药所在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指示精神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复工复产复学服务当中。每早六点,宋彬带领着食药所的同事准时出现在闾河集市场,摸排返岗从业人员健康信息、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检测“白务肉”、“菜篮子”安全,以有温度的服务助力经营门店复工复产,保障群众饮食安全。开学在即,宋彬又把监管服务视角转向学校,对学校食堂13人进行复学前食品安全培训,要求学校餐厅配备消毒柜,规范操作流程,进行搬家式大扫除,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工作,学习“6S”达到后厨规范化管理。在配餐、清毒、清洁、通风上他都亲自监督指导,将每一项工作做严、做实、做细,确保不留任何死角。在学生安全饮食方面他坚持宁可越位,不可缺位。善体下情暖人心,痛惜不已泪相送。闾河乡食药所张铜斌生病了,宋彬的心也跟着纠起来了,他积极联系郑州的医院,安排熟人找专家诊疗,张铜斌病愈了,宋所却瘦了一圈。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食药所的工作繁琐而细致,需要加班时,他都会主动留下,让女同事回家照顾尚小的孩子。“大家整天在一起工作,他像个大哥一样照顾我们,这么好的人怎么就这样走了呢”,提起宋彬,三位女同事又泪眼婆娑。
二、肩挑重任,扶贫路上的领路人“头皮都快挠破了,要不是宋所长来,我们都不知该咋办了!”杨店村支部书记王俊岭坦言道。以前,杨店村是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人心不齐,各项工作总是落后。宋彬来到以后,深入了解原委,找准症结,苦口婆心做通村干部思想工作,在村委、党员、群众之间发挥了“粘合剂”作用。在他的倾心付出下,村两委成员各司其职,团结一致,很快甩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部分单项工作走在了全乡前列。宋彬同志身为杨店村责任组组长,深入基层,扑下身子,以绣花的功夫,做好脱贫攻坚的领路人。他不辞劳苦、精心组织,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掌握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与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商议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因户施策,量身打造脱贫方案。每次碰到棘手问题,他都会主动到每个自然村组召开群众座谈会,与群众交流,商论解决方案,农家小院内、村口大村下,都留下了他的身影。“哪家的房子漏雨,哪家的孩子上几年级,哪家有残疾人,”对于每户贫困户的家庭情况,宋彬都是耳熟能详。“产业扶贫路子窄,村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宋彬的心始终牵挂着杨店村,五加二,白加黑,为了杨店村的扶贫工作,宋彬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与汗水!

宋彬所包的贫困户彭哑巴由于身份证年龄偏小,几项政策无法覆盖,他几次到派出所协调为其更正信息,并多次给彭哑巴送钱送物,指导其春耕秋收。每见外人,彭哑巴都会对着宋彬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地呵呵笑着。在宋彬的帮扶下,彭哑巴残败不堪的庭院变得生机勃勃,他也从以前的等靠要到现在的主动劳作。昨日听闻宋彬去世的消息,彭哑巴默默地躲在屋内,不停地擦拭着眼泪。


三、生命至上,疫情防控队中的主心骨年初疫情来袭,宋彬第一时间沉入村组,逆行而上,50多天,他坚持吃住在乡村,夙夜坚守。他身穿党员志愿服,每天奔波在防控点和农户之间,用生命扛起疫情防控的重担。“事关群众生命安全的事,容不得一丝马虎与侥幸”,这是常挂在他嘴边的一句话。入户排查、卡点执勤、消杀登记、劝导宣传、红色代办,他都事无俱细地精心安排,甚至亲力亲为。一个口罩是他的防护设备,一个小喇叭是他工作的法宝,50多天他没有休过一天假,没有回过一次家。“他家里有年逾古稀的父母,还有两个尚未成年的儿子,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然义无反顾冲在防疫一线,愧疚的话儿不知对妻子说了多少遍,但是他知道,党需要他,群众需要他,他只能选择舍小家顾大家。他是父母牵挂的儿子,是儿子牵挂的父亲,也是妻子依靠的丈夫,可他却唯独忘了自己。现在他是太累了,他想歇歇脚……”杨店村支部书记王俊岭提起宋彬,几度哽咽。宋彬把工作重担扛在肩上,勤勤恳恳,实实在在,他把群众装在心上,把时间都分给了工作,他总是在跟时间赛跑,可时间却定格了他伟岸的身影。“前天晚上在大杨村开会安排安罗高速拆迁事宜,昨天早上清理市场,上午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开会,下午到杨店村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工作忙时,他都顾不上应点吃饭,赶到杨店村开会之前,他说想吃桶泡面,遗憾的是会议时间到了,说好了开过会再吃,可没等会议结束他就走了。”乡包村干部张继伟声音嘶哑地低声说道。

生如夏花,逝如燃灯。宋彬的生命永远地画上了休止符,但是,在跟他熟悉与不熟悉的人心里,他永恒闪耀的品格和光华依然还在,温暖着我们的回忆,砥砺着我们继续前行(施艳杰)
编后语:我们的好兄弟,好领导宋彬同志于2020年4月17日15时突发脑溢血不幸因公殉职,年仅44随,英年早逝,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宋彬同志1976年出生,1996年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基层工作,任劳任怨。现在正是他大展身手、踌躇满志的时候,没有想到他却突然离开了我们!
44岁的年轮被永远定格,他带着遗憾离开了生他养他的父母;离开了相濡以沫的妻子;离开了天真烂漫的孩子;离开了他想念的亲戚朋友,离开了他用热血耕耘的这一片土地。
我们对失去这样一个这样优秀的好同志、一个优秀的丈夫、一个真诚的朋友而感到万分悲哀和惋惜。我们以无比悲痛的心情深刻悼念和怀念他!
宋彬同志本不应该走的,但是他还是非常遗憾的走了。人间最悲痛的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家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只会给昔日幸福的家庭留下肝肠寸断,只会给朋友留下无限的哀思。宋彬同志的离去,不但是家庭的损失,更是吕河乡广大干群的一大损失!
死者长逝,就让他静静的去吧,让我们化悲痛为力量,为宋彬同志送行!祝他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