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崔广权,字盛琼,诗人,自由撰稿人,早年从戎,内蒙古阿拉善盟人,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写作中心会员、中国旧体诗词研究会会员,中国香港左龙右虎诗书画研究会理事,内蒙古阿拉善盟作家协会会员,在国内各官媒,地方,私营类杂志,纸刊发表诗歌作品千余首,多次在国内诗歌比赛中获奖

三棵树
文/崔广权
题记:我所讲述的这三棵树,它们生长在阿拉善左旗锡林高勒境内,这三棵树不是正真意义上就生长了三棵树,而是一同生长着四棵树,所谓三棵树分别是指一起生长的白杨树、沙枣树、和柳树……
有这样三棵树,是三个不同类别的树种,一起生长在苍茫的戈壁。它们心照不宣的彼此关照,它们相互对望,又彼此欣赏。它们的根,早就盘绕结缘,只是在多少个春秋岁月中,无声无息默默地传递着它们彼此的深情和秘密,只不过作为人类的我们不易察觉而已。当你来到这里时,你会发现,放眼沙海戈壁方圆几十里,只能用目光扫见这孤单的四棵小群体时!感觉它们真的不可思议,面对着苍凉和孤寂无所畏惧,好像是在用生命嘲笑着干渴的戈壁。
这三棵树在岁月中沉积了勇气,又在风雨中洗礼了智慧。三棵树的意义,就在于她们有着默契的深情厚义,因我们人类过于太自己,无法也无心去探索这本该自然的精妙,所以人们不会向着生命之间都有思想这个方面去理解而已,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是很有道理的。在我看来这是三个久经风霜的异族兄弟,也许是因为人为或自然的因素,它们结缘一同活在这广阔缺水的戈壁,在如此这般恶劣的环境里,它们竟然能存活下来,也真的不容易。你看;它们的性情多么平和,彼此又都不排挤,虽然它们不是一个家庭的成员,却能互相体贴,谁也不愿放弃彼此。
你看那沙枣树多像家庭里的大哥,它斜躺着凝视着柳树,那种含情的目光,是不是像唐明皇看着杨贵妃!沙枣树弯曲着自己的身体,又是多么关爱地把阳光让给了柳树小妹,你看他抬起的手臂,是否是在梳理着柳树头上疏松的发髻?你看那柳树骄傲的样子,真不难想象这两棵树,也许是情投意合的夫妻!
沙枣树和柳树的旁边是一对白杨兄弟,它们两个不可能是沙枣树和柳树的孩子,当你在用目光聚焦它们时,感觉不像是一幕站立的老树,到像是一幅真心的画卷。我想兄弟不是一段长久的相识,而是默契的相守和一份交心的相知。它们曾有的落莫似乎都消早已失在天边、消失在云端、消失在戈壁。它们那份站立一起的决心和快乐,意义就在于兄弟相伴。它们从来不用一份承诺,却也依然彼此真心以对。看久了,又好像是一对站岗的哨兵,忠诚守卫的战士。无论酷暑寒冬,还是风霜雨雪,它们就矗立在那里,彼此挺拔着身躯,一起守卫在戈壁摊上。也守卫着沙枣树和柳树举世情缘。
大自然真奇妙,三棵树的经历,冥冥之中又似乎印证着某种自然常理,发人深省的同事也启迪人的灵魂。我们都知道原始森林里的适者生存,植物和物种之间为了生存,总是要占尽阳光,霸占土地,拔干周围水份,尽可能不给身边的生命留有余地。而在戈壁的这三棵树,它们似乎懂得,彼此相互依存才能活的下去的道理,为了让身边的一棵另类活着,沙枣树尽然为挤在一起的柳树弯下了树干,倒下了带刺的身躯,让开了阳光。这是何等的豪情才能做到,沙枣浑身带刺,却不欺凌柳树,这难道不是一种疼爱是什么,树不会说话,但说的行为已经把情义说的再清楚不过了,能让一棵向上生长的带刺大树改变了生长的方向,如此礼让异类,这种终身谦让友善的勇气,人类当中也是不多见的,
佛说,万物皆有灵,人类在探索生命的过程里还有许多未知,未知,代表着我们尚未认知的世界,尚待探索的未来,代表着社会和人生难以预测的未来。未来或许辉煌,或许迷茫,但只要我们有勇气,有信心,有爱心,有决心面对一切世间的艰难险阻,团结起来战胜困难,那么未来一定会充满阳光。就像三棵树的那种持之以恒的友爱坚守一样,守住本心,不忘初心,去彰显生命中最伟大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