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风小筑总第310期
雅风小筑欢迎您

童年往事之火盆和草鞋
文/且听风吟
记得小时候冬天上学,由于天太冷,便会找来一个破烂的搪瓷盆,在边沿上钻三个眼,用铁丝穿上做成火盆,七八岁的我,天还没亮,手提火盆,一路摔火(把火盆用胳膊抡着圈)走到学校。那时候在山道上行走,在最黑暗的黎明前,每一条山路上都有火在摔动中,那绝对是一道动人的风景。
来到学校后,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着队跑步做早操,所有的火盆都放在教室外,被风吹的呼呼作响,没了浓烟。山区的教室,窗户都是用报纸糊的,风一吹就呜呜作响。上课时火盆都放在课桌下面,遇到没有带火的同学,大家都会传递过去,相互关爱。那时的教师真如父母,对学生就像对自己的孩子,条件再差,也没觉得苦。
好像上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后面有一口堰塘,同学们下课后就跑到堰塘边砸冰,拿着冰块当冰棍啃,(那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还有冰棍)现在气候变暖,当年的沟边,塘边,路边的冰凌再也不见。
那时,放学后回家还得放牛砍柴。一条单裤被妈妈补满补丁,一到冬天脚就会长满冻疮,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晚上在火炉边,父亲便用火钳放在火里烧热,然后在冻疮上烙,那种痛真的钻心。就这样烙上几次就好了。为了防止再长,妈妈就用野麻打了一双满耳草鞋,然后脚上包上两片棕,即防汗又保暖,很舒服的,但就是怕火。记得有一次雪天放牛,在山上烧火取暖,不小心把棕点着了,烧了一双草鞋,还把脚烧的满是泡,害的我光脚把仅有的一双舍不得穿的布鞋穿了好长时间。
童年的艰难,童趣,在今天都是温馨的回忆。如今的冬天已难见雪花。而我的童年早已留在山坡上。那面山坡还长眠着我的父母,就是在那艰难的时光,父母用尽一切办法,把我们兄妹八个拉扯长大,佳节思亲倍伤感,每逢淸明,我都会跪在父母的墓前烧一点纸,以报父母的大恩。现在的日子虽然越来越好,但那种骨子里的亲情却是怎么也改变不了。
原创作品
图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
作 家 风 釆

王兴林,笔名且听风吟,陕西安康人,60后,曾在新疆帕米尔高原服役四年,喜欢业余写作,有多首诗歌散见于多个平台和纸媒,一个没有任何头衔,用半生的时间游历祖国大好河山,足迹踏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人生阅历丰富,内心情感世界精彩。
投稿请加芦苇总编微信:1528196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