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姿势》蕊芯之大哥其二 张瑞莲

话说母亲本来身体就不好,生病后身体更加虚弱了,给原本就困难的家雪上加霜。就这样,还有更不幸的事在等着我们。
在同一年的初冬,小妹一岁多时,母亲由于看管侄女和小妹两个孩子,做饭、做家务,加之身体不好,每天下午就累得不行。
有一天下午,三哥要去舅舅家,母亲就让三哥用自行车带上小妹,剩一个孩子她轻松点。三哥在从舅舅家返回时,由于天快要黑了,他选择了一条近路,当走到一半时,他看到一条小渠横穿马路,渠水满满的。三哥当年十五六岁,年小气盛,认为只是一条小渠,肯定拦不住他,没加思索,推着自行车带着小妹,想从水中经过,不料自行车前轮刚到渠中,车子和小妹就倒在了渠心。三哥好不容易把小妹和车子扶上岸,飞快地回家。到家母亲看到妹妹衣服全湿了,浑身发抖,急忙给妹妹换好衣服,烧炕灌暖壶。但由于着凉受惊,妹妹晚上就开始发高烧,昏迷不醒。父亲和大哥急忙请来两位赤脚医生,他们俩给妹妹诊断、然后打针吃药,但一直到天明,妹妹高烧不退。

大哥就和父母商量决定,到阎良一四一医院给妹妹看病。我们家距离阎良二十多里,为了不耽误治疗,父亲骑自行车先去挂号,大哥把架子车绑在自行车上,给架子车铺上被褥,让母亲抱着小妹坐在架子车上,他骑着自行车随后。路上逆风而行,大哥的腰都弯成了平的,气喘如牛,汗水肆流顾不得揩去。几十里的路没有片刻停留!

父亲刚到医院,正好碰到一位他认识的王医生。说来也巧,父亲曾经在村上的饲养室当饲养员,这位王医生家住在交口街道,那时每周要上六天班,有一次王医生周六下班回家,路上天突然下起大雨,他没有带雨具,饲养室 就在村北路边,王医生就去饲养室避雨,雨停后,天也黑了,道路泥泞,他一个人推着自行车上下河坡,根本无法过河,父亲挑着灯送他过河。后来到冬季,他每次周六下班回家,到我们那儿二十多里,天就黑了,每次都是父亲送他过河的。真是帮人就是帮自己啊!他看到父亲急忙喊:“老哥,怎么了?”父亲就把妹妹生病的事叙述一遍。他听后急忙就给妹妹挂号,协调医生。大哥他们到医院,母亲把妹妹放在连椅上。母亲说,当时妹妹双眼紧闭,一动不动,和死娃一样。医生诊断急性肺炎,急忙吩咐另一个医生和护士,把妹妹抱上三楼,给妹妹插上氧气和吊瓶。大哥来不及换口气,没来得及喝口水,一听说妹妹是肺炎,就知道得花不少钱,急匆匆地出去借钱去了。
妹妹入院后三天两夜,没吃没喝,昏迷不醒,母亲也在妹妹床边陪了三天两夜,母亲的心也煎熬了三天两夜,母亲时时刻刻都在焦急期盼妹妹好转。
妹妹出院了,母亲却由于担心妹妹,担心家里,在医院忧伤过度,回家后,慢慢的就双目失明了。看不到东西,母亲的心情焦急不安,伤心难过。后来母亲就精神失常,头不停地摇动,见人和她说话就不停地哭。
到底是当过兵的大哥,泰山压顶不弯腰,人前从没见过他皱眉头!只是默默地把一切困难全部扛下!

那个时候家里两个不会走路的孩子,妹妹本已会走路,住院后身体太弱,就站不起来了。加上双目失明精神失常的母亲,家里乱成一锅粥。不知道一家人该怎样生活下去……
多亏有大哥!父亲伤心难过,没有了主意。一家人要吃要喝,大哥整天忙里忙外,安慰父亲照顾母亲。大哥如毛驴套上磨,不停地转圈圈,还是疲于奔命。大哥、大嫂他们还要上工,如果不上工,挣不到工分,分不到口粮,全家人都要挨饿。父亲一人在家实在忙不过来,又心疼大哥,就在这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上小学五年级的姐姐辍学了。
一家人的生活勉强继续。对我们来说,只要大哥在,天塌下来,我们不愁,也不怕!
编辑:高玉虎
作者:张瑞莲,退休教师,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