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坪头羌寨位于四川阿坝州茂县境内,海拔1688米,全村500余户,近2000人,95%是羌族。“5.12”大地震后,重建的坪头村承续了羌族“依山居止”的传统村寨风格。村内流水潺潺,小巷通幽,栈道连接着房前屋后。羌寨一直保留着古老而独特的传统文化,民风古朴、风情浓郁,四时田园风光美不胜收,置身其中,就会经历一次贴近自然、回归本质、亲密文化的体验。充满传说的药沟、驴子坪、金龟包、天马山、龙池等景点围绕在四周,风光旖旎,既是风景区,又是羌城、远山近水的观赏点,更是眺望九顶山的理想之地。村寨处在岷江西岸,青山东麓。走进寨子,台地错落,建筑古朴,羌风浓郁。白石褐墙,清溪灵动。村寨处在岷江西岸,青山东麓。景区内可感受历史悠久的土司官寨、原生态羌族民俗文化、羌族饮食文化、羌绣艺术文化等古羌民族各种领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绝无仅有的世界羌文化活态博物馆。寨门像羌族的羌笛一样耸立,羊是羌族最原始的图腾,代表着全寨的羌家儿女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热忱的欢迎。
我们紧赶慢赶到了羌寨已是下午6点多,3个小女孩带我们找到吃晚饭的地方。村口石梯上,几位老者摆着龙门阵。溪水沟旁,几个小孩儿趴在沟边玩水,一切那么安宁祥和。漫步在羌韵古朴的村寨,心很放松,有住了一辈子的感觉。广场边种着很多水果数,红彤彤的苹果红得诱人。我们吃晚饭的时候,拉姆拿来房间的钥匙牌,让我们饭后找房间放行李。
儿子拿着房间的钥匙,领我们去住宿地的女孩,将我们带往不同的小楼。经过一个路口,一本石头雕刻的书摊在那里,我好奇近前一看,原来是羌乡感恩录。古羌遗韵,探究不尽的民风民情。
白石是羌族的吉祥物,每户人家的房子上都有白石装饰。羌族的三绝,羌笛、羌碉、羌秀,每一样都让我们竖起大拇指。花团锦簇的羌寨,瓜果垂挂的树梢,三五人坐于庭前赏花落,品茗树下闻果香。夜晚再来点冰啤烤肉,想必神仙的日子也就如此吧,再就是各色精致的羌房亮瞎我的眼。若羌寨离我们不远的,我倒乐得抛开城市的喧嚣,告别污浊的尾气,约三五好友羌寨小憩。分享月色,品尝美食,品茗聊天,怎能一个惬意能形容。傩文化是远古的一种神秘文化,是源于原始的狩猎活动,是一种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在羌族传统节日中,仍以传统文化形式流传于民间。

和儿子住在王志军家里的301号房间,房间里挺干净。我先去冲凉,小屁孩懒,说不想动,开着电视看贝尔的荒野求生。他说这个节目实用,也不明白现在的孩子脑袋里想些什么,也没管他。冲完凉穿上裙子已是9点过了。下楼走走,凉风吹着很舒服,外面也没有几个人走动了。散步到小卖部,买了一瓶矿泉水和两支冰棒。往回走,这种宁静很适合我这个喜欢安静的人。真想停下脚步在这儿多住几天,为忽然生出的念头不解。
匆匆地,我来了;静静地,我走了。静夜里,不见你的美,只感到被你吸引。靠近你,浅薄一览无遗,离开你,心有不甘。你的美,填满思慕,添了心忧,何时再与你相逢?缘,是你刻在心上的烙印,深深的,深深地不能忘记。为你抛掉红尘俗事,隐居人间何时。
又早起,不想离开羌寨,喜欢这里的节奏,悠闲而轻慢。梳洗收拾行李是我这几天第一件要做的事。很无奈,心又不甘,暗地里发誓我会重来。拖着行李出来,集合时间还有10分钟。慢慢的踱步,这环境太适合我写作,适合我的慢生活。

到了餐厅,只一名女士准时到了。不想喝稀饭吃馒头,带儿子吃了方便面。同团的人陆陆续续来吃了早餐。我们吃完,先往大巴车那边去,顺道买了当地的苹果给老爸带回。一路无话,等人到齐开车,又忙碌一天。结果全是购物,这次又是什么乳胶类产品。相同的套路,不允许拍照,导游带领全员参观听讲解,讲课,被洗脑。又一案例,三无产品,实际尺寸,重量,产品含乳胶成分多少?这些不都是我们购买物品应该过问的吗?我就不问不买。团里竟然有人买了8张床垫,无数的枕头。下车前,说好半小时配合导游完成任务就出来,结果变成一个半小时等待,还带着大包大包床垫枕头。我想问她们出来玩是为了购物吗?我表示无语,人家有钱任性,我就别去淌这趟浑水啦。
接下来第二个购物活项目是追加的。买了床垫,难道不买床上用品?当然要买铺在床上和盖在身上的丝绸了。这次看到了商标,有出厂地址和生产地址。疑虑的是好好地苏杭二州不生产丝绸制品,竟然是南充生产的?可信度为多少,可想而知。于是又有冤大头被洗脑还不自知继续买买买。细算了一下,从买牛肉干,药材,乳胶制品,银饰品,到丝绸。加起来已经远远超过了本次旅游的费用。而且一路记挂着买来的东西,还得家人来接或是打车回去,说不一定回到家会被家人一顿臭骂。何苦来哉!所有的购物时间已经远远超过景点游玩时间,到都江堰已是下午两点多。结果导游安排我们40分钟游玩都江堰古城的。

都江堰曾有个古老的名字,即灌县。欲觅古城踪影,这儿是个佳处。尽管古城现在全商业化,但依然有些地方还存留着古城的味道。一座与千年古堰相伴的古城,一座景城一体的古城,一座品味生活的古城,一座快铁直达的古城。这个曾经遭受“5月12日”大地震重创的古城,2012年5月19日这一天灌县古城举行盛大的开城仪式,正式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建筑全部按照川西明清风格打造,同时引水入城,蜿蜒回旋,置身其中,仿佛实现了历史穿越,现代的烦恼和喧嚣也同时驱散一空。
灌县古城停车场里,拉姆让我们下车沿着街道行走。我发现一个问题,这次行程她全程没有跟我们进任何景点。这难道是导游应该做的吗?大热的天,我们全部游客像一只只瞎蒙乱闯的苍蝇,找不到路。导游并没有给我们讲,停车场后门出去就可以乘坐5元钱的观光车,直接就到古城门口。等我们找到路,并走到城门口,集合的时间就剩20分钟。我朋友是成都人,请我在多逗留两天。他说带着我游玩都江堰古城。他告诉我40分钟时间是不可能爬上山顶的,更何况是游完全部景点。我一咬牙,还是决定和儿子一起以最快速度爬上山,这次不留遗憾在这古城里。我们顺着石阶爬到了城隍庙十殿那里,一看时间来不及了。匆匆照了几张古殿的照片,下了山。儿子见到山门处有个卖糯米丸子的叫马三炮,吆喝声很吸引人。他想买来尝尝,味道是不是像他的吆喝有味道。我笑了笑,给买了一碗。他说老板好抠,5元钱只给了3个。本想说古话就是说这里人小气,又担心孩子不懂事,到时见到朋友面前,在她面前说这句话就好了。
出城门沿着古城商业化的街道往回。特色小吃也是多种多样,老妈火锅粉、成龙水饺、文革匆匆卷、伤心凉粉、北街米线、赵卖面、宏油坊冒菜、外北街烤鱼、李包子、钟鸭子、自家肥肠粉、眼镜土豆花、“臭味相投”臭豆腐、手抓饼、手工糕等地道特色小食街上应有尽有。作为资深吃货的儿子,看到直咽口水。他吵着说我们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这里玩玩。我答应他以后有时间一定带他来吃遍这里的小吃。
步行回到下车的地方,有几个人没有回来。导游已经不耐烦的打了几个电话催促落后的游人。大伙都在车里抱怨这导游对游客不负责任。其实我也牢骚满腹,过几天给她们老板——老赵唠唠嗑,吐槽一下行程。(老赵是旅社的老板,也是我同学。)

最后几位回到车里,都抱怨时间不够,导游已经习惯这样的抱怨,对此充耳不闻。点名完毕,统统拉回大重庆交差。回来的天气越走越热,我又回到火焰山准备烤成人干。儿子说他这几天吃的菜里没有油荤,他回去让外公请吃火锅。我笑他说该减肥啦,他却不依。晚上7点过,打了出租回到家,全身像要散架一般。
人生苦短,学着适当放纵情绪。不知道前路还有多少坎坷,坚信自己会勇敢的走到最后。因为家人和一帮朋友,给我了前进的动力与鼓励。也曾想过放弃,心如死灰的那一刻,觉得自己如一粒尘埃。一曲轻音,几句诗词又让我感动得舍不得曾经的遇见。不卑不亢,为自己,为家人活出喜欢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