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为人民服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谨以此文献给世界读书日
文‖刘连成
早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学生时代,我就熟读了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不过那时候是为了适应形势,年龄又小,对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理解很肤浅。真正读懂为人民服务,那是1970年中学毕业返乡参加劳动后。

1970年1月带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为家乡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一颗火热的心,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家乡吉林省双辽农场三大队第二生产队。当时正值全国上下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时代。作为一个刚刚涉足社会的我更是激情燃烧,把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争当劳动先锋。这一思想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初心”,一直伴随我从青年、中年直到现在的老年,从农村到工厂再到地级党政机关。是《为人民服务》,是张思德精神,让我干一行爱一行,行行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使自己的生活始终充满阳光,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

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日,重温《为人民服务》,依然充满激情。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的演讲。文章一开头,毛主席就明确地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这一思想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要践行的宗旨。既然成为中共党员,就要牢记宗旨,不忘初心;毛主席写这篇文章时,我们党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精神,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共产党人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毛主席在这篇文章中重点强调“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就对我们每个共产党人提出来怎样去为人民服务。
当下,我虽然已是退休老人。但作为共产党人,仍然要时刻牢记毛主席为我们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挥余热。在自己所热爱的《桑榆文学》执行主编的岗位上,以张思德为榜样,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重新焕发自己的工作热情,完全彻底地践行自己的职责,精心编辑文友们的每一个文学作品。把文友们的文章通过我们的网络平台传播出去,传播正能量,传播中华文化。与桑榆文友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共享文学的快乐,使自己真正的成为一个为人民服务奋斗一生的共产党人。
作者简介:
刘连成 , 66岁,退休公务员,吉林省长春人;长春市作家会员,多篇散文、诗歌在当地媒体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