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大片的芦苇青苍苍,
清晨的露水变成霜。
我所怀念的心上人啊。
就站在对岸河边上。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他),
追随她(他)的道路险阻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
她(他)仿佛在河水中央。
芦苇凄清一大片,
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
她(他)就在河水对岸。
那道路坎坷又艰难。
她(他)仿佛在水中小洲。
河畔芦苇繁茂连绵,
清晨露滴尚未被蒸发完毕。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啊,
她(他)就在河岸一边。
那道路弯曲又艰险。
她(他)仿佛在水中的沙滩。
赏析及意境:
《蒹葭》这首诗把暮秋的特有景色,
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感情浇铸在一起,
从而渲染了全诗的气氛,
创造了一个扑朔迷离、情景交融的意境,
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
文中几段仅对个别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
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
如此而形成各章内部韵律协和
而韵律参差的效果,
给人的感觉是:变化之中又包涵了稳定。
同时,
这种改动也造成了语义的往复推进。
更加深了“可见而不可求”、
“可望而不可即”的渴慕程度。
全诗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动听。
诗的象征,
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辞格或手法,
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
“在水一方”,
可望不可及是人生常有的境遇,
“溯徊从之,道阻且长”的困境
和“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幻境,
也是人生常有的境遇;
人们可能经常受到从追求的兴奋、
到受阻的烦恼、再到失落的惆怅,
这一完整情感流的洗礼,
更可能常常受到逆流奋战多痛苦
或顺流而下空欢喜的情感冲击;
读者可以从这里联想到:
爱情的境遇和唤起爱情的体验,
也可以从这里联想到理想、事业、前途等
多方面的境遇和唤起诸多方面的人生体验。
意境的整体象征,
使《蒹葭》真正具有了:
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