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借传播文化之名行亵渎玷污文化之实
文/巴山君子兰
文化,是人之所以是人而区别于禽兽畜牲的标签,是一个民族的根,承担着维系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任,承载着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繁衍发展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对待文化,应该有虔诚、敬畏之心,切不可马马虎虎,大大咧咧,敷衍塞责,虚伪猥琐。
现在,物质文明发达了,精神文明也不甘落后,迅速地发达起来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加强文化艺术修养的人也越来越多,一般的人都能够说上几句写上几句了,于是很多人都跃跃欲试,舞文弄墨,加入了文学创作、艺术创作的行列,各类体裁、各种题材的文章、影视剧层出不穷。大量略通文墨的人,则加入了传播文化的阵营。
现在是电子时代,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文化艺术作品的载体,除了传统的纸质媒体,更是出现了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媒介的各种各样的公众号、自媒体甚至集众家之长于一体的融媒体等载体,海量的文化艺术作品得以更方便更快速地呈现在全世界读者和观众眼前,文化艺术事业空前发达,欣欣向荣,前无古人。现在,随便哪一年的文化艺术作品数量,恐怕都要超过过去几千年数量的总和。
我们的作家、艺术家,既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读者、观众负责,更要对国家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我们创作的文化艺术作品,要从正面给读者、观众美好的享受和文化艺术的熏陶,陶冶读者、观众情操,引领时代潮流,塑造青少年的灵魂,激发人们战天斗地的热情,要经得起后人的“盖棺定论”和历史的检验。
我们的文化工作者,不管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兼职的,都应该是志趣高雅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传播的文化,都应该是三观正确的文化,充满正能量的文化,应该是积极的、阳光的、先进的、正能量的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高度匹配的文化艺术精品,而不是东拼西凑,粗制滥造,滥竽充数。
我们提倡大众化的雅俗共赏的文化、艺术作品,这个“俗”是通俗易懂,能够为广大的普通读者、观众所能明白、接受、喜闻乐见,绝不是低俗、庸俗。
文化应该是纯粹的,干净的,高雅的,一些伪文人喜欢用难登大雅之堂的事例讲大道理,不伦不类,实在是践踏文化,亵渎文化。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公序良俗,共同抵制低级、庸俗的文章。
要写一篇好文章,创作一个好作品,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需要懂得创作的基本常识和技巧,需要具备语法、修辞、逻辑等各方面扎实的基本功,需要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军事、商贸等方方面面丰富的知识,而且需要丰厚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积累,更需要有先进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指导。这样,才具有比较好的创作能力、批判能力和欣赏鉴别水平,否则,只能写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只能创作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的作品,只配扔进垃圾桶。
如今,互联网的普及和发达催生了浩如烟海的各种各样的帖子。可是,因为方方面面的原因,这些文化艺术作品品质相差很大。这里,我不想讨论艺术形式孰好孰坏,只想说思想内容方面,既有阳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良莠参半,优劣不一,参差不齐。
我热爱写作,态度严谨,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我也喜欢发帖子,读帖子,转帖子。我一向严格坚持一个标准:内容与标题相符。否则,即使内容再好,但如果是典型的“标题党”,尤其是标题或者封面带“色”的帖子,坚决不转发。
很多人知道文化是个好东西,喜欢玩文化,喜欢写帖子,发帖子,转帖子,可是没有掌握文化艺术的基本要求、客观规律、艺术标准和政治标准,连最基本的创作知识和技巧都不知道,连最起码的道德底线都不遵守,也分不清所转发的帖子的品质的优劣。如果说因为文化艺术修养层次不同,造成艺术水平有高低之别,尚且能够理解,但是,有的文化艺术修养并不是很差的人,为了达到自己吸引超级流量、快速圈粉的目的,不顾忌法律尊严,不遵守道德底线,大玩特玩“挂羊头卖狗肉”的小聪明。这种人,以传播文化之名行兜售非文化艺术产品之实,行附庸风雅之实,行亵渎文化、玷污文化之实,就是人品、道德问题了。这些人,完全就是用文化来装点自己门面的,是为自己脸上贴金、涂脂抹粉、抬高身价的。
很多帖子质量不好,或者错别字连篇,或者虚构事实,或者出现常识性错误。有的人写的或者转发的帖子,用色情、淫秽字眼比方正义的事情,讲的道理,打的比方,不伦不类,低级庸俗,难登大雅之堂,只能贻笑大方。
有的帖子内容本来很好,却偏偏喜欢用低级庸俗或者违背伦理道德、常理逻辑的字眼做标题,博人眼球,让真正的文化人和广大读者、观众非常反感,嗤之以鼻。例如:“干事业,就像泡妞,想方设法发生关系!”“干大事的人,从来不要脸!”“我见很多赚大钱的人,但没有一个是靠努力成功的!”“比勤奋更能决定人生的,是复利思维!”“优秀的姑娘都有性生活:最深刻的生活智慧与经济学原理”“清华女子赤裸深情演出,亿万人都看傻眼了,值得一看!”
“清华女子赤裸深情演出,亿万人都看傻眼了,值得一看!”这是一个视频,就是一个女子衣冠楚楚、正儿八经、端庄大方的演讲,何曾“裸体”了?可耻的小编就是别出心裁,要用这样的字眼吸引眼球,增加阅读量。如果这个女子本人看到这个帖子,完全有权力追究这个可耻小编毁谤自己名誉的法律责任。
我给转发这些帖子的人提意见,甚至是警告,叫他们要鉴别,要批判,不要随便转发,可是他们说:“你不要看标题,看内容,很好的。”
凭他们说这话的语气,就能感觉到他们对文化没有认真负责的态度,没有虔诚、敬畏之心。
我去!看到这样恶心的标题,我就心生厌恶了,没有“读欲”了,还看什么内容?!
很多网站、媒体、小编推荐这些帖子的时候,还自我标榜“深度好文”。更有甚者,有的网站、媒体、小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仅仅是为了通过获取庞大的流量,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用于给别人打广告或者兜售自己的产品、服务项目。他们置社会公德和党纪国法于不顾,置党中央、国务院的三令五申于不顾,完全丧失了一个媒体工作者、文化传播者应有的职业操守,不择手段,来者不拒,给一些不法之徒滥发广告,黄赌毒、炫富、出轨、乱伦等伤风败俗之类的图片和文字充斥了各个角落。很多帖子,正文之外,黄色小说及广告、乱伦小说及广告、色情图片或视频类的春药或者性病广告多得要命,其篇幅比帖子正文多几倍甚至几十倍,完全是喧宾夺主的版面布局。
现在的文化圈子还有一些奇怪现象,很奇葩,很畸形。本来高大上的视频,非得要弄个带色的画面做封面不可,达到勾人眼球的效果;本来高大上的软文帖子,却要配一个很浪荡的图片,迎合一部分读者低级庸俗的阴暗心理的趣味需求。这两种情况,都把本来很好的东西变成了猥琐的玩意儿,令人愤慨。相反的,一些本来低级下流的帖子,小编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在标题上耍花招,把帖子包装得高大上,掩耳盗铃,博人眼球,让人产生好感,误入陷阱。
更可恶的是,这些像苍蝇、狗屎一样令人作呕的垃圾帖子,一旦打开,便像妖魔鬼魂一样缠人,强制阅读,强制下载其app,无法脱身,半天都退不出来。
四川达州有一个经营酒水的人,姓王,不知他怎么进了“巴山文学写作微信群”的。他公开宣称自己对文化的道德约束底线没有任何界定。我俩的三观严重相左了,我只得把他从我的几个微信群送走了。
有一次,他转发了一个包装得高大上的帖子,我给他留言交流:“用色情画面做封面的帖子,坏处很多!第一,助长腐化堕落的社会风气。第二,好色不好色的人都不满意。好色的人打开帖子后,发现不是色情内容,很失望,可能还会骂你是骗子。不好色的人只会嗤之以鼻,可能根本就不会打开帖子,再好的内容也会成为‘凉拌菜’。像你转发这个帖子更搞笑,封面是一个性感、妖艳的女人,内容却是一本正经讲教育孩子的事情,而且没说完。你觉得封面与内容匹配吗?你不觉得滑稽吗?你不觉得你转发这样的帖子,人家对你会‘另眼相看’吗?!
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文化人,如果你喜欢宣传、传播、弘扬有意义的、积极的、正能量的文化、文学、艺术作品,就请你做一个纯粹的、高尚的、有品位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有鉴别力、有批判力、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文化人吧!”
最近,微信朋友圈出现一个图文并茂的广告,画面是一个赤身裸体、只用一件衣服搭在阴部遮羞的美女,配上的广告词全是火辣辣的、能够让男人鼻子喷血的字眼,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架势:“男人想要的阴道,紧致、水润、会跳舞的阴道”,“97%男人认为女人私处‘漂亮’,性福生活更美满”。
这些极不雅观的视频、帖子、广告,实在低级、庸俗、下流,而且很有泛滥成灾的趋势,既严重污染了全国全世界网民的眼球和心灵,严重损伤了文化弘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教化社会的神圣功能,严重败坏了整个人类的社会风气,又严重亵渎了泱泱华夏五千年中华文明,给我们这个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而且唯一幸存下来的中华民族脸上抹黑!
我研究发现,推广这些烂七八糟的广告的人,居然绝大部分都是做直销或者微商的女性。她们已毫无羞涩、廉耻之心,完全颠覆了一个东方尤其是中国女性应有的矜持、保守、内敛、含蓄、端庄、文雅的传统道德,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四川达州有一个姓张的人,以为玩文化很简单,就好比只要手里有一把锄头就是农民就能种地一样,在凤凰山下论坛发了大量帖子,信口开河,胡编乱造,毫无文化、艺术修养,毫无道德底线,引起广大网民的共愤,成了过街老鼠。幸好被论坛封禁了。
有一个帖子,题目是《揭开“赵本山”的皮,看下他丑恶的真面目!》,遗憾的是,它在批判赵本山“低俗、媚俗、恶俗”的同时,自己也存在能够与赵本山不相上下的严重问题:一打开帖子,呈现在读者眼前的,不是正文,而是密密麻麻、数量惊人的带“色”广告。
中国文化,被一些“伪文化人”搞得丑陋不堪了!
每一个作家、艺术家,每一个媒体工作者,每一个搞文化传播的人,一定要守住法律的底线、文化的底线和道德的底线!传播先进文化,就得是干干净净的文化,不要借传播文化之名亵渎文化,玷污文化,糟蹋文化!
文化是纯粹、高尚、典雅的事物,有关部门应该有所作所为,不要被一些“伪文化人”和文化汉奸搞成了猥琐、低级、庸俗的垃圾一样的玩意儿。
牢牢守住圣洁的文化阵地,才能守住民族的根和魂!
2020年4月18日23:24钟于巴中

作者简介:巴山君子兰,本名吴学专,又名吴泉池,曾用笔名:吴金洲、金洲、勿相忘。四川达州人,《史记》第一世家吴泰伯第一百世孙,达川区作协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达州市诗词协会会员。
热爱文学,长期致力于文学创作,笔耕不辍,追求精致、完美,注重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趣味性相统一。先后在《中国剧本网》、《达川电视台》、《达州文艺报》、《阅读悦读•写乎》、《作家平台》、《作家荟》、《逐梦文苑》、《都市头条》、《华人头条》、《成都市场监督网》、《消费日报》等发表新闻、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童话故事作品。
原创的长篇童话故事诗《珍珠公主》,已经和著名作家田雁宁共同改写成同名电影文学剧本,内容更丰富更精彩,拟拍同名童话动漫院线电影,已经领取了拍摄许可证,并改写成网络小说《公主前世是珍珠》,再次丰富了很多内容,在“云起书院”连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