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将秋天化作人们的眼睛,那么,我们将会望见一年最多情的景色,感受到一生中最有魅力的风度。
他迈着绅士的步伐,自豪威武的举着自己的战袍,一抖,便飞入了人间。
秋,它没有春天的柳絮纷飞漫舞,过度温柔,散发着淑女的气息;它没有夏天的张扬与骄傲,全靠蝉鸣呼唤出炫耀;它没有冬天原野的草木凋零,到处白雪皑皑毫无生机可怜。
每逢到了秋天,总喜欢去田园旁的那条小煤屑路,神游故地般的体验乡间本土气息。阵阵微风轻轻起,忽而吹走了心间堵塞的坎,茅塞顿开,便可尽情奔驰于片片田地间。或许,你会骑上幸福的脚板车,与微风一同驰于千里,永不回头。但是,我却更愿意一个人游行,看见秋天最初的颜色。路旁的牵牛花蓝色、白色最为美妙,紫黑色次之,最下为淡红色。原来,在花中也是会分层次的。难怪古人常言:“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脚踏小煤屑路的,是一年当中最为舒适的一刻,秋的阳光正好,草好柔软,花好芳香,踩在上面,丝毫不比踏春来的逊色。
初秋的日光是多情的,起床不必过早,便足够望见朝朝升起的太阳,慵懒地伸个腰,你大可伴着朝阳用收集的露水泡一杯花茶,轻轻抿一口,便尝到了初秋的味道。如果你够仔细,偶尔还能听到几声的蝉鸣乱蛙,更给你的生活又添了几分生趣,最奇趣的还是初秋的果子树,秋是收获季,走上前去,树上结满的果儿丝毫没有离开的念想,个个始终都透着原本的澄亮。天色渐渐变得透明,它不像盛夏里似火的骄阳与浅蓝的天色,占据着整个夏日的风头,而秋的天的分为两类:一类是初秋的透明,另一类是深秋的湛蓝。
深秋,是大约到了十月底,那时候,是成熟的秋。这深沉的秋,更是应了它的深沉与奥妙,没有了初秋透明洁净的单纯,好似一位藏了些心事的少女,可这并不影响它的风度,只是爱恨会更繁复一些,秋风会更加有力一些。“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便是给秋最佳的诠释。透过纱窗就可看见远处涨红的天,随即,揭开纱链便是朝阳升起,此刻的朝阳早已不像初秋般的具有活力,但它却更加迷人,渲染着一望无际的天空。
听说,每一个季节都会有一个故事,那么我想,深秋的故事一定更加娓娓动听。是深情的秋,多情地略带着冷风,天空会是深蓝的,又透着些黑。就算深夜,也听闻不到蝉鸣之声了。就连果子树,也背负着各自的使命,将全部的子女奉献于人类,不吐一声怨言。所以,我更是喜欢上了多情的深秋。
总有人叹秋太悲凉,过于哀愁,可每一个有情有义之人不都会在秋季敢发所想,名家的秋同我未必是不一样的,只是对于秋的理解更深刻,更有韵味罢了。对于秋的情感,我也未必减去半分,苏东坡的《赤壁赋》,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以及刘少棠的《秋意》……他们彰显的不仅是对于秋的热烈,更是一颗赤子之心对自然之力的忠实与敬畏。而我,虽无他们如此的高度,可我内心深处隐藏着多情之秋的影子,爱秋的景色,秋的生物,秋的风度……
总之,是爱秋的一切。
今年的秋天,还下了几场雨,更是一种深沉、严肃的气息,是多情之秋的性格,是多情之秋的善性,更是多情之秋的风度。颇觉无奈的是,我只是望过了山东的秋,望不尽全国各地多情的秋。
简介:王誉晓,女,20岁,山东省临朐县第一中学2015级学生。目前学习医学专业。喜欢读书、演讲、书法、朗诵。丝路国学社团成员,作品发表在《丝路芳华》。
指导教师:李永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