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先的智慧
文/ 明水一中 孙海英
我总是惊叹于祖先们的智慧。
天地之道
我们的祖先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互联网,也没有高楼大厦。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他们相伴的只有日月星辰,山泽草木。可他们却通过观察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掌握了最朴素却又亘古不变的真理——天地人三才之道。
我们的祖先以天地变化的规律为准则,就将天地间的道理普遍包容在内。“与天地相似”,行为便不会违背天地的规律。“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万物尽其所用,就不会流入歧途。“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人们就不会有忧愁。
“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 我们的祖先对天地与自然有着极其虔诚的敬爱之心。他们讲求天人合一,他们从未想过征服自然。所以我们的祖先说“天地者,万物之母也”,还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何为至乐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一只海鸟飞到了鲁国都城的郊外停息下来,鲁国的国君让人把海鸟接到太庙里供养。这些人又献酒,又奏乐想使它高兴。可是海鸟竟眼花缭乱,忧心伤悲,不敢吃一块肉,不敢饮一杯酒,三天就死了。因为这些人是按自己的生活习性来养鸟,不是按鸟的习性来养鸟。按鸟的习性来养鸟,就应当让鸟栖息于深山老林,游戏于水中沙洲,浮游于江河湖泽,啄食泥鳅和小鱼,随着鸟群的队列而止息,从容自得、自由自在地生活。
无论多么著名的乐曲,多么豪华的笼子,鸟儿,野兽,鱼儿都不会喜欢。鱼儿在水里才能生存,野兽在旷野才会快乐,鱼儿在水中才能遨游。
可是很多人不懂。

网开一面
有个充满仁爱的成语叫“网开一面”。
说有一次,成汤到外面游玩,看见族人们把整片的林子用罗网包围起来,网孔的大小正好能钻进鸟的头,鸟脖子的羽毛一旦卡进去,想进进不去,想退退不出来,只好被人摘下来活捉。当有成群的鸟儿路过时,一次甚至能网到几百只。猎人们把网围好,喃喃地说:“来吧,鸟儿们!飞到我的网里来。无论是飞得高的低的,向东还是向西的,所有的鸟儿都飞到我的网里来吧!”汤走过去对那人说:“你的方法太残忍了,所有的鸟儿都会被你捕尽的!”一边说着,汤砍断了三面网。然后低声说:“哦,鸟儿们,喜欢向左飞的,就向左飞;喜欢向右飞的,就向右飞;如果你真的厌倦了你的生活,就飞到这张网吧”。
不知这个故事能否让那些在长江摆迷魂阵捕鱼的人汗颜?
《荀子》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草木正在开花长大的时候,则“斧斤不入山林”, 这是为了使它们的生命不夭折,使它们不断生长。鼋、鼍、鱼、鳖、泥鳅、鳝鱼等怀孕产卵时,“罔罟毒药不入泽”,这是为了不使他们的生命半途夭折,使他们能够不断生长。春天耕种,夏天锄草,秋天收获,冬天储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池塘,水潭,河流,湖泊,“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树木的砍伐与培育养护不错过适当的时节,“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后记
天有好生之德,人当效之,网开一面,不绝珍禽异兽。南张一面,放南山之鹿,北张一面,放沣滨之麋。
我们的祖先拥有的是大智慧,可用之于家、国、世界。相比之下,我们是否感觉到惭愧?今时今日,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定位我们与自然的关系。我们不应该把自然当成我们征服的对象,不应该把鸟兽虫鱼仅仅看作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我们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像我们的弟兄、像我们的姐妹。我们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

孙海英,女,1982年生,黑龙江省明水县人。2000年肇东师范学校毕业,参加工作。2003年以函授形式完成绥化市教育学院专科学习。2005年以自考形式取得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证。2009年以自考形式修完哈尔滨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毕业取得学士学位。2015年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学科教学专业。业余喜欢读书,尤其是中国古典名著。现为明水一中语文教师。其文《红花配绿叶》曾在《冰心文化传媒》——上海头条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