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母亲节这个节日,说真的,如果不是今天上网看到很多人都签名“母亲节快乐”的话,我还真的不知道,想想有些愧疚!
不过这并不能说我不爱我的母亲,其实在我心中,此生最爱的人就是父母了!
每每看到那些关于写母亲的佳作时,我都心怀虔诚,认真的读完一字一句,不敢有半点他想,感动处,泪眼模糊,母亲的容颜也会在眼泪中清晰。在每个人的笔下,母亲都是伟大的都是无私的。

当然,我的母亲也同样如此。平凡中自有她的伟大,于家庭,于子女。
母亲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土地。没读过多少书,能写一些简单的字,对于那个年代的她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记得初入社会时,我会不间断的给家里写信,其实那阵子,家中就只有母亲父亲两人,写回家的信,应该都是父亲看了吧?他认字比母亲要多,我猜,父亲每次看完信后,再把信中的内容大致说给母亲听听。有一次从外地回家,无意间看到我写回的几十封信都被母亲收放着,心中甚是感动。我装着不经意的问母亲,这些信还放着干嘛呢?母亲的回答令我至今难忘,她说没事时她会看看——看看我写的字,可能是在掩饰什么吧,母亲还说了一句:你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了!我鼻子一酸,转过头去。长年在外漂泊的我,心里其实明白,儿行千里母担忧,她收放着我的信,那是因为她想我挂念我。母亲认字不多,更不用说会给我写回信,她只能用这种方式寄托对儿子的牵挂。
从此以后,我再写信,绝对一笔一画,像个小学生一样,力求写简单的字,力求写浅显的语句。因为我身为人子啊。扪心自问,虽然我很孝顺,但却做得不够好不够完美,所以我不能从细节上忽略掉一个母亲的情感.

后来,我给家里装上了电话,什么时候想母亲了,一个电话回去,就能听到母亲那熟悉但已明显苍老的声音。再也不写信了,却怀念写信给母亲的日子,还会时时想起被母亲收放着的那叠我写给她的信。
上学时,我的家境不好,为了让我读书,父母亲很苦,而我记得最深的,就是母亲的俭省了。我家在农村乡下,离城十七八公里,每逢赶集时,早上四点多,母亲就起床了,在家吃好早饭,背上很重很重的东西到城里去卖。永远也不会忘记,本来就矮小的母亲,能背动上百斤的东西走路——背弯得像一张弓,脸也快贴到地面了。在母亲的背篓里,还有自带的白开水和干粮——为了省钱,她在城里是从来不吃不喝的,她对我的解释是“有什么好吃的?还没有自己做的干净!”那时,由于东西很多,母亲往往是很晚才能把它们卖出去,而不管多晚,母亲总是走着回家,从不乘车,她还总是轻描淡写的说:回家又没背什么东西,走路很轻松。可是回到家的母亲,第一件事就是烫脚,再才是大口大口的吃饭。想起这些,是我一生的痛,同时,也是我一生的动力,也是我一生的财富。这笔财富,它来源于我母亲的馈赠!
读完中学,我直接选择了中专,不是因为我成绩不好,而是我想早点结束学业,减轻母亲的负担。可她依然很苦,在我中专的那三年里,我清楚的记得,我的母亲,一直没有添置过一件衣服一双鞋。
如今,我能挣钱了,我会经常给家里寄钱,可是,不管我寄再多的钱,买再名贵的衣物,母亲却是老了,脸上又多了深深的皱纹,头上更多了白发,腰再也不直了,再也不能背动上百斤的东西了……这是让人心痛的不争的事实。其实我也知道,母亲现在不差钱了,她需要的不是这些,她需要的是一封信一个电话一声“妈”,这些,能胜过一切。

为人子女的我们,拿起电话,叫一声妈妈吧,趁她们现在还能有算是清晰的思路和我们话家常,不要嫌弃她烦,你也许不知道,哪怕电话已经讲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你听到的却是一些重复的话语,而当我们的电话挂断后,在电话那头的母亲,手中的电话却久久没有放下。为人子女的我们,抽出一些时间,回家陪陪她吧,还能吃到母亲亲手做的饭菜呢……不要等到那一天——那一天——我不敢去想的那一天,想到就会让人哭泣的那一天……千万不要到了那个时候,才知道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我不写了,我要打电话回家。我敢肯定,我的母亲绝对不会知道世上还有一个叫“母亲节”的节日,正因为这些,我更要给母亲一个电话,我不会告诉她今天是母亲节,我只会问母亲吃过饭了吗?今天家里冷吗?妈妈你身体还好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