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 黄海 (中国)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海外)
图片来自百度

品读《草房子》之<艾地>
黄海(12岁. 海口秀峰实验学校6年级. 海南省作协会员)
每当我回到乡村的时候,脑海里总会出现一片艾地,还萦绕着苦涩的香。
一个老人,顶着一头白发,背上可以过山车,可她依旧还是不愿意离开那片艾地。在油麻地小学建好之前,她就在那里住了很久了。
秦大奶奶的丈夫叫秦大,早就离开了人世。在秦大生前,他们最喜欢种的就是艾草。在油麻地小学运输材料的时候,秦大奶奶就没有走。她对那片艾地肯定有一片深情,才会保持着那股决心。
后来,政府为秦大奶奶在很远的地方建了一个屋子,并且叫人去告诉秦大奶奶,让她搬到新房子里去住。后来,秦大奶奶死活都不愿意,最后是被几个民兵给扛过去的。而秦大奶奶也是打算以死相拼,可她怎么可能打得过好几个大汉呢,就这样,被扛着带到了她的新房里。
她的心里肯定很挣扎,她心里,肯定也会有一个小小人在喊着:“学校是造福子孙的大业。”而她自己对之前记忆的眷恋,也是另外一个选择。
结果,那新房才没住多少天,秦大奶奶又弄坏了窗棂,逃了回去。不管扛走多少次,她都会回去。可那一次回去的结果,也让我很难受——屋子和艾地都没有了。
就这样,秦大奶奶的艾地和茅屋就成了桑乔的眼中钉,恨不得立马拔掉。后来,秦大奶奶开始跟学校杠上了,学校会拆了她的房屋,会拔了它的艾草,但始终不会让秦大奶奶离开这里。而他们的斗智斗勇,也是这样展开了。
后来,秦大奶奶改变了,不再那么死板了,也了解到了他们苦心,也都互相包容了对方。在我看到,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功劳来自桑桑。桑桑是最开始真正叫秦大奶奶“奶奶”的人,秦大奶奶就开始有了一点点的变化。
后来,当秦大奶奶真正地跟孩子们打成一片的时候,她却要搬走了。就连桑桑去问秦大奶奶,也没有问出个所以然。
秦大奶奶搬走之后,还是会有人去找她,她已经被油麻地小学的学生们给记到了心里。秦大奶奶在这段时间里,对于一个老人来说,为油麻地小学做了太多的事情,也让油麻地小学的师生都对她有了一个好的印象。
想必,那些人的心里也在回想秦大奶奶走过的路,也同样充满坎坷。互相多一份同情,才会真正的了解到人生。那些时候,我也能体会到秦大奶奶的心理。
总有很多时候,自己想守护的,正是阻碍别人发展的。秦大奶奶在桑桑他们的感化下,还是选择了离开,虽然那些人已经不想让她离开了,就连面对学校要坚持一丝不苟的桑乔也一样,想挽留她留下来。
但秦大奶奶心里的艾地,还是会散发着苦涩的香,顺着风一路流传。播撒她一生的故事。情感的抑扬顿挫,和事实的蜿蜒曲折,总会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法,去面对完美的成功。
2020.4.16于海南创意文学院小禾写作班

黄海:2008年出生,蒙古族,海南作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