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 黄海 (中国)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 (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海外)
图片来自百度

品读《草房子》之<红门>二
黄海(12岁. 海口秀峰实验学校6年级. 海南省作协会员)
当我看到两只叫着的鸭子互相追逐的时候,又想起了《草房子》中描写的红门。
这一段故事,也让杜小康和桑桑的关系缓和了不少。这一次,他们父子俩选择靠卖鸭致富,这段时间,也让杜小康学会了更多的东西。
事实没有那么简单,在鸭子都快要成年的时候,一个事件,真正地击沉了赚钱的欲望。杜雍和和杜小康身在外乡,丝毫不知道风土人情,不小心把鸭群赶入了十几户人家养鱼的地方,把别人的鱼苗全部吃了。
最后,鸭子和小船都扣在了那里,而杜雍和也绝食了,最后是被放在门板上扛回来的。杜小康面对这种情景,也没有愤怒,也没有伤心,人家几十户人的希望,就这样没了,他们也是体验过的。当杜小康回来的时候,桑桑也才穿过人海,看到里面的景象。他看到杜小康瘦了,眼中的情感跟他已经不是同一个年龄了,手臂也护着一个篮子,抱在怀里。
第二天,桑桑知道了那个篮子里是什么——六颗鸭蛋,双黄蛋——杜小康父子归来的全部财产。这里,我有了一种感动的感觉,我也隐约能感觉到,杜小康的心性还是没有变,但一点点大少爷脾气也没有了,仿佛是一个同龄又高深的人。
现在,杜小康想要的,就是去学校,不能有被别人孤立了的感觉,他要像以前一样上学,为此他也想到了好方法。他打算卖东西,但没有进货钱。他的计划既然是对桑桑说的,桑桑总不可能不帮好朋友吧。
果然,桑桑从他的鸽舍里拿出十只鸽子,把卖出去的钱全部给了杜小康。杜小康也成功地买来了第一批货,都是像橡皮泥、糖那一类的东西,在校门口生涩地跟路过的同学和老师打招呼。东西准备好了几天了,只来了第一个顾客——桑桑。
后来,经过桑桑的鼓励和劝说,杜小康还是留了下来,果真卖出了东西。可卖出这些零碎的东西还不了债,欠的债也太多了,他们可以说是身无分文,杜家的宅子也十分空虚。
就这样,让杜小康看了十四年的红门被摘走了,桑桑和杜小康也在一旁看着。桑桑则感觉到,杜小康的手开始颤抖了,并且抓得更紧。
我能体会到,一种陪伴了自己很久的东西消失的感觉,那是一种十分空虚的感觉。红门的消失,也是我心里的一种失落,面对这个故事的失落,我有点弄不清楚,为何命运一直要捉弄人,到最后却让人无法反抗命运。
杜小康的故事结束了,带着和别人的千丝万缕关系,在他的生活里他是自己的主角。看到结尾的时候,会有一种强大的心理上的力量,让你想要了解事情的结果,这一种朴素的神奇,也是常人无法理解的,一种带着悲哀的乡村故事,也有一点一点的转折。
杜小康在我的眼里,一直是一个要强的人,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了,我似乎看见了,他正站在红门旁,笑着。
2020.4.18于海南创意文学院小禾写作班

黄海:12岁,海口秀峰实验学校六(6)班学生。海南作协会员, 世界汉语文学作家协会中国小学生作家分会主席,海南创意文学院学员,有500余篇首诗文发表在绿风、扬子江、西湖、海燕等。已发表长篇《慕辰游》、出版诗集《黄海诗四百》。入选数十个选本。获《诗刊》征文少年组铜奖、上海儿童文学原创征文学生组一等奖等。长篇、中篇、长诗在《海华都市报》整版连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