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题诗荟.题图(《三驼图》)
发起、收集、编发:赵鲁白
(龙风文学院红三系华南大区三区院长)
1.赵鲁白
不期而遇故人逢,大笑开怀仨老翁。
莫道此间多怪事,罗锅驼背世无穷。
2.洛一夫
三个罗锅街上聚,你言我语好开心。
打躬作揖呵呵乐。但笑直人今不寻。
★《增广贤文》:山中多直树,世上无直人。
3.金垛愚叟(古风)
张驼一夫根河洛,赵驼鲁白天山客。
李驼见面拱手揖,心存良善常乐呵。
4.刘丽玲
千姿百态世间翁,驼背弯腰状似弓。
心存良善得人助,你来我往乐无穷。
2020.4.15
5.毛毛虫
题图.街头偶遇
经年一别始回村,偶遇街头拜揖跟。
昔日胸高才八斗,今朝曲背负乾坤。
6.愚陋斋主
斗胆改@毛毛虫老师诗以滥竽充数
一别经年回故乡,街头偶遇二贤尊。
才高八斗曾年少,今日乾坤驼背吞。
7.张凯棠
斗转星移天下春,山明水秀景堪吟。
驼背三翁今不见,原来世上多直人。
8..河图洛书
张翁提篮常探亲,李叟晓明个中因。
同心协力行善道,惟留李驼徒悲吟。
9.天山客吟
三驼三诗古贤智,世事洞明情殷殷。
莫道驼疾了无救,晨钟暮鼓时警心。
——此同题将与鄙人之《美篇》文(《三个驼背一幅画,故宫珍藏400年》)一同上《都市头条》(河图洛书认证编辑)。
2020.4.15
三个驼背一幅画,故宫珍藏400年

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李士达《三驼图》
活灵活现仨驼背
半边字——奇特,有味道!
▲画家半体字落款“李士达”,这个不是字掉了一半,是他真习惯只写左边一大半字体。
从左下角落款获悉,画家名叫李士达,不是大咖仇英、文征明之辈,只是一个草根画家,关于他的史料记载也不多。
画家肖像
李士达,字通甫,号仰槐,江苏苏州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工画人物、山水,曾经论述画有五美:“苍、逸、奇、远、韵。”又有五恶:“嫩、板、刻、生、痴。”擅用洗练简洁的线描给人物造型、勾勒衣纹,人物须发笔墨圆润,可见其深厚的绘画功力。
三角形???稳定性!!!哈哈哈
《三驼图》中人物排列成稳定的三角结构,氛围紧凑,虽然没有背景衬托,却耐人寻味。
李士达的成功,是明代商品经济的产物。市民阶层强大了,他们更愿意用幽默诙谐的方式展现生活中丑恶,这为《三驼图》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题诗一(赵允治)
提篮(盒)的张驼
拱手的李驼
题诗二(陆士仁)
笑呵呵的赵驼
题诗三(文谦光)
落款:万历年
这景致,只在心中。
钱允治题诗
张驼提盒去探亲,李驼遇见问缘因;赵驼拍手哈哈笑,世上原来无直人。
★“世上原来无直人”,出自《增广闲文》,
原句为“山中有直树,世上无直人。”
意思是:世界上长得笔直的树木多得是,可是正直的人、没有心计的人却是很少有的。
陆士仁题诗
为怜同病转相亲,一笑风前薄世因。莫道此翁无傲骨,素心清澈胜他人。
文谦光题诗
形模相肖更相亲,会聚三驼似有因。却羡渊明归思早,世涂只见折腰人。
👍明.李士达《三驼图》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画家画得好,三位诗人立意也好,静思后还会觉得三首诗的内涵不尽相同。要是《三驼图》有画没诗,能否传到现在都是个问题。画与诗的珠联壁合如锦上添花,给人带来了极大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惊奇。
若让李士达自题诗一首,不知会如何下笔。也许他会莞尔一笑:“嘻!尔等见仁见智,各引一端,正合吾意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