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Beatrice,魏红霞,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访问学者;安徽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酷爱诗歌和翻译,1999年曾在《英语沙龙》上发表双语诗歌《写在毕业纪念册上的话》。

渣渣饭
文|魏红霞(中国)
每年冬至,朋友圈里,都有很多朋友发图,发文,说“冬至到,吃水饺”。
水饺是北方的食品,因为北方是平原,盛产小麦。而关于吃饺子,也有很多说法,什么“饺子就酒,越喝越有”,“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等等。
而生在南方的我,主食一直是米饭。对于冬至,我的记忆里,并没有很深的印象。只记得小时候,每到冬至这天,母亲就会说:“吃了冬至面,一日长一线。”小时候不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上了初中,学了地理,才知道,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就会向北移动。我们居住的北半球,白天开始变长,夜晚开始变短。但是,白天延长的时间,大概只相当于一根线那么宽。
可是,从这句俗话,可以看出来,冬至这天,在我的家乡,家家都要吃米面。再就是,冬至这天,是祭祖的日子。家家都要去坟地,给去世的亲人,烧些纸钱。
米面,顾名思义,用米做的面条。现在超市、菜市场,都有的卖。形状有圆形的,也有长条形的,也有叫米线的。不过,现在米面都是用机器做的。我们小时候,米面都是手工做的,而且过程非常复杂。
做米面,要在腊月里,可能是因为泡米的时候,米不会变质吧;亦或是,米面只为过年准备的,如果早早做好,平时就吃完了;又或者是,只有冬日,村民们才有空闲时间,忙些过年的吃货。
做米面,首先,要把米放在米缸里,用冷水浸泡十来天吧(父亲会捞一些米,用手指捻捻,查看泡的程度),然后把泡软的米,用淘米篮子(一种大致是圆形的、缝隙很小的竹篮,防止米漏掉),在冬日清澈的河水里,淘洗干净,然后就着家里吃的井水,用饭勺舀一小勺米,加一点井水,放在石墨里,磨成像牛奶一样细腻的,白白的米浆。
之后,母亲在灶底下,用柴火烧着大锅,等到水沸腾得在锅里高兴地唱着歌时,父亲就把舀了米浆,倒在里面并且慢慢悠匀的面盒子(一种铝做的,非常光亮的,四周有浅浅的边沿,防止米浆漏出来的,形状和现在的鞋盒子差不多的盒子),放到咕咕冒着热气的沸水上面,盖上锅盖。不到一分钟,揭开锅盖,米浆就熟了,变成了一块薄薄的米布了。父亲拎着面盒子一头的绳子,飞快地把它从沸水上面拿出来,跟着放入第二张已经把米浆悠匀的面盒子。然后再把第一张面盒子,用筷子顺着四周边沿一划,一张米布就从面盒子里,脱落出来。再把它放到一根竹筷上,让我们这些孩子,飞快地送到院子里面事先系好的绳子上面晾晒。父亲再用一把薄铲,把面盒子四周的残留铲下来,放到一个碗里,再依次喊我们几个孩子过来吃,权且当作午饭。因为中午既没有时间,也没有锅,可以用来烧饭做菜。
为了防止面布粘在面盒子上,每次舀进米浆前,父亲都用一个喝汤的小瓷勺子,舀点菜油,在面盒子里摇匀,再舀进米浆悠匀。偶尔忘了,面布便不能完整地从面盒子里脱落。而我们除了把面布晾到绳子上,还要不停地用手贴贴先前晾晒的米布,看是否干爽爽的(方言,不沾手)。如果干爽爽的,就赶快换另一面晾晒。等到两面都晾得不粘手,就及时收回来(收得太早,切的时候,米面容易粘住,后面不容易晒干,下米面的时候也不好吃,而且容易上霉;如果不及时收回来,晾得太干,即使锋利的菜刀也很难切得动,而且,米面也容易断。所以,晾晒的时间至关重要),然后,把它卷起来交给姐姐或哥哥。姐姐和哥哥轮流(因为切要用力气,很累,还是因为家里只有一把切菜刀)拿着早已磨得锋利的菜刀,在菜板上把它切成条状,跟着用刀顺着菜板一划,把切好的米面划到下面搁置的大圆筛子里面。等到切了足够多时,我和妹妹赶紧用面盆把切好的米面送到外面,放到事先摆在太阳底下的凉席上晾晒。偶尔,我们还要把家里贪吃的鸡赶走,它们竟然也想品尝我们的战斗成果。
如此周而复始,从早晨要忙到傍晚,具体时间还要看每年要做多少斤米面。整整一天,我们一家人建立了一个高效运作的流水线,每个人都忙得马不停蹄的,不亚于打仗一样,可是,一劳永逸。经过这一天的辛苦战斗,后面想要吃米面,就轻松多了。
米面不仅好吃,而且容易熟。只要提前用水泡一下,放到沸水里,水一开就能吃了!冬至、腊月三十、大年初一、初七、正月十五,这些传统的大节日,在我的家乡,都是有吃面的习俗的。当然,如果春节期间,有客人来拜年,早晚都是要吃米面的。这时候,我们费劲千辛万苦做好的米面,就派上用场了。
也许是因为米面制作复杂,平时家里一般是不吃米面的。但是如果哪一天,家里凑巧剩了比较多的饭,我们几个孩子,就一起和母亲说,不要再煮饭了,今天就吃渣渣饭吧。母亲知道,我们不是想给她省事,而是非常急切地想吃米面了。于是,就问我们几个孩子,谁愿意到菜园里,掰一些青菜叶子回来,洗净放到渣渣饭里。我们争先恐后地要去。母亲没有办法了,一边笑着说,“不要还没有到过年,就把面条吃完了,等到过年的时候,就没得吃了”;一边把剩饭里,加入一些水煮开,然后再放入泡好的米面和洗净的蔬菜,再加一点盐和猪油,那简直是冬天的美味了。我们每个人都要吃几大碗。
现在饭馆竟然也有了菜泡饭,做法和渣渣饭差不多,可是我却觉得没有家乡的渣渣饭好吃,或许是家乡的渣渣饭,里面有我们亲手做的面条,或者是童年时,渣渣饭给我的印象太深了吧!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