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中国的诗词文化,骆神医兴致极大,不依不饶,还要对诗。英才答应,一人一首,题材自取,或诗或词,五言七绝,只是要学那曹植,七步为限。二慧一直插不上话,好不容易有机会,他喊着,“我来做裁定。”二慧高声喊开了:“对诗大会现在开始!骆神医舅舅连忙摆手:“不可,不可再提赛诗。”人们安静下来,二慧在客厅里数了十二块砖,用步量正是七步以内。两人站好,骆神医凝眉聚思,英才远眺腹收。二慧看着英才小声说:“哎,少爷,想好了就跺一下脚。”骆神医吐了一口长气,二慧心想:“哈,这是肚里有食啦。”他着急的看了看英才,这时骆神医得意地将右腿慢慢抬起,英才的脚也翘了起来。“开始,···啦。”二慧故意拉长了调门,想再给英才少爷一点点思考的时间。
“ 叶赫客厅前,齐聚忘年贤,喜得曹家慧,方显今日甜。”
骆神医走到六步,吟诗结束。“好,好,真是一诗双点哪。”英才父亲先夸起来。“老爷,这还没出结果哪,您先等等,···”二慧急得直喊。
“轻骑并羁道为远,扶苗成树奇为仙,
华佗医得千年暖,扁鹊解忧人世间。
江河畅流千万里,山川何人来御寒,
今得伯仲诚意在,戎马相约北国还。”
英才正好走到七步,念完八句。随后向骆神医抱拳致意:“骆兄出口成章,独占花魁。英才心悦诚服。”二慧瞪着眼睛:“哎,哎,我说了算,这还没评没论那,倒服了!我不服!”众人哈哈大笑,骆神医舅舅看着自己的外甥和学生:“平心而论,英才占先,七步七绝八句,要比我那外甥强啊。”英才父亲忙摆手:“五步成诗,曹植不及,英才慢他好多,哪里如骆医官才华横溢呀。”二慧不满地嘀咕:“我数了,少爷一共五十六个字,骆医官才二十个字,就差一步,他还抢先说。英才少爷正要···”英才踢了他屁股一脚,他才不作声了。要说骆神医还真地佩服英才,尤其那诗的内容真情意切。“要说文才,真是比我强,不过吗,他再超过我,那也是我舅舅教出来的吗!”想到这儿,他又得意了。
掐指算来已是月余,骆医官与舅舅天南地北地深谈了几夜,舅舅把自己观天图的结果向骆医官悄悄地讲了一些,“小六子,这改朝换代的事,可不要乱说啊。”谆谆告诫他,随军不可大意。看到舅舅根扎北国,舅母贤慧节俭,那小表弟呀呀可爱,自己也倒踏实了。每次提起家乡,舅舅因受大挫,极不愿再提往事。“关外就是我现在的家乡,这里就是我的家,小六子,你就放心吧。只是能多来看我就好。”
英才五年未见老师,很多事情都想请教,在他心里,老师知天识地,无所不知。“英才,我近期多次翻看刘伯温之神书,谓之观天图。推断这天下纷争,将有几十年大乱。历朝历代无非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之理。可外夷之患,却显久拖不决。你之从军,在此当口定要为国,为民做事,好好保护自己,此话切不可对他人轻露。”老师语重心长地告诫他。
骆神医放下了十几年心中惦记的大事,感觉无比的轻松。他几度告辞,英才父亲竭力挽留。看到英才健康日好,骆神医决意先行回营。留下二慧照顾英才,待度过严冬再返军中。前几天,骆医官委婉地将英才负伤之事告知老人家,担心老人会为英才重伤所痛心。没想到英才父亲只是问道:“我只信你,英才何时能返洮南?”“再过百日,英才就无大碍。”老人点头称是:“好,国家之人,以国为重,莫以家为牵。其实你们一到,我即觉得英才定有伤痛,要不这军中总医官如何随同而来?留在家中数月,正好武功老师也为他调理调理。”骆神医也告诉英才,那些饮食起居,要特别注意的事项。看看左右无人,悄悄问道:“如何未见杜老夫人?”英才叹了一口气:“她只在后院佛堂念经吃斋,再不见外人。我每日前去请安,只见伤心落泪,并不言语。”听了此话,骆神医也觉怅然。
清早,骆医官照例吃了英才家的上马饺子,在门前向英才老父亲,自己的舅舅,还有英才其他的家里人告别后,坐上马车,顺着来的路向洮南而去。一家人还没回到院里,那骆神医又回来了。“莫不是又有什么急事?”英才连忙跑向马车,就看到骆神医皱着眉头,喘着气。看到英才他说:“英才,我有一事不解,不知你能回答否?”英才不知这骆医官有何大事,急着催他:“快说快说。”“你家大门上那个满语横匾是什么意思?”“哎,你这个老···,”英才看看门口站的人们,放小了声音,“你真是个老迂腐,那就是叶赫那拉四个字。”骆神医还真有点失望,嘴里念叨着:“就这几个字,还要挂个大匾···?要我们家把这个骆字也挂上去,那也不好看哪。好,走啦。”他回头嘱咐那个小兵:“把车赶的快点。”英才看着“咕噜,咕噜”远去的马车,哭笑不得地摇了摇头。
英才定亲
骆神医走了以后,英才开始了每天的练功。在师傅的指导下做了一套陈家拳,老镖师一直在观察英才的身体,“嗯,胸骨未拉开,不可大幅动作。”又发了六个转镖,全上靶心。“英才呀,半月之内只是小动作,不可急练。”“虽然伤胸泄了元气,咱功底扎实,恢复武功没有问题。”二慧跟着行了一套拳,“英才少爷,别急,有我作陪练,保你又北打张二慧南打骆神医。”老镖师回到房内,让英才解开胸扣,只见自咽喉开始,在胸骨中间,向下至腹部有条长达一尺的伤口,大约长成一指宽的暗红色的疤痕。老镖师用手指从上至下轻轻地按了一按,二惠好奇地在后面看着,嘴里叨叨着:“这刀疤像一条大虫子。”“胡说,”老镖师厉声呵斥张二慧,回头对英才说:“我看了,骆医官确实妙手回春,这胸骨长得结实,很快就会和受伤以前一样。这心之受损,最大之忌不可生闷气,切切。”回过头来,他揪着二慧的耳朵,用他那曲里拐弯儿的胶东话骂道:“你个小兔崽子,你看看,这叫龙!你才是个虫儿呢。”
离过年还有些日子呢,这几天,英才看见家里人进进出出,比以前热闹多了。“额娘们没事情,又招人串起门儿来了。”“英才少爷,听说是给你找媳妇呢。这黑家窝铺就那么几个碎嘴的媒婆,我看见全都来过了。”英才对二惠说:“我看都给你说正好,”“那哪行呢,哥还没娶呢。再说你们这旗人,规矩太多。我呀,随便划拉一个就行。”英才听了只是笑笑,他也不去打听。按照英才的家教和传统,在他看来,老祖宗留下的做法,谁也改不了,就那么办呗。实际上戎马生涯刀光剑影,使英才对男女之事未感兴趣,也就所谓情窦未开。他只是每日按照师傅的嘱咐,慢慢活动筋骨,偶尔也和二慧练一路拳脚。
慢慢的英才可以加大练功的幅度了,在老镖师的指导下,第一次飞身上房。这动作做起来,那叫地三墙二房一。就是地上跑三步,墙上跳两步,然后上房顶。当他手把着房脊脚踩着带雪的瓦片时,自己感觉倒还和伤前一样,可老镖师看出了问题:“上房的速度慢了,别急,还是先练平地飞吧。”平地飞是飞檐走壁的基本功,它要求练者先在平地上跑,然后再练跳跃。再后是以跑助跳,最后达到以跳代跑。英才做什么都是认认真真的,就这还用了二十天才达到了师傅的要求。“算来你已经拉开胸缝六十天了,可以每天加强练功的强度和延长些时间,记住,这夏练三伏,冬练三九,都是百天,不能停止。以巩固周身筋骨韧性。”老镖师看着英才健壮的体态,嘱咐道:“英才,身体骨为本,在外切记不要吃那熊,虎身上之物,记住强物不补弱势之体。咱地上跑的,就多食农家之物吧。”
老管家招呼英才少爷,言及父母召见。来到客厅,英才父亲和两个额娘端端正正坐在中堂前面,英才跪下行了礼,起来退后几步,站在正面。心里想,“看来要说娶亲的事了。”英才父亲端详着孩子,“英才,你是家中独子,今已二十三岁。我族人,男丁十五就是家中栋梁,即要成婚。按族规,家规,阿玛和你的额娘们,为你选了妻子,就是长白山的那伦部族长叶阿拉的长女,叫索佳,今年一十八岁。这传宗接代是我们叶赫家族的头等大事,你的额娘们询问了十个见过叶阿拉家人的族人,健康,聪明,是那种能为我们叶赫家族传承血脉的女人。听说这个索佳,除了贤惠还勇敢过人,十几岁时为救弟弟和那熊瞎子还摔过跤。”“儿子,”大福晋笑着对英才说:“我们叶赫这脉已经三代单传,你现长大成人,不需家人再多讲,我们希望孙儿满堂。”二福晋严肃地说:“英才,明儿额吉就要去那伦部,去看索佳,并下聘礼,按习俗和家规,把定亲的事按例儿一项项去办,待娶亲时再入家门。你阿玛让姑父去寺里请活佛看了日子,和那伦家商量后,要没什么意见,我们就定在今年六月二十三成亲。”英才低着头:“就按阿玛和额娘们定的,英才照办就是了。只是,这···”他这时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和姑父潮落蒙一样虎背熊腰的姑娘,又隐隐约约出现了一个小巧灵珑的女人,噢,八姨太。这两个女人的样子时时颠倒,英才一下懵住了,···“英才,你···怎么啦?”英才父亲急得站起来,一阵剧烈的咳嗽使他说不出话来,老管家忙在身后拍背,好一阵才喘过气来。英才被父亲的咳嗽震清醒了,他看着身着棉袍身材消瘦白发高龄的父亲和面前瞪着急切眼神的母亲们,心中想的只有忠孝二字。“孩儿身在军中,不知到时····”“此事无妨,我已托骆总医官向统领大人提前告知,你的两位老师也希望你能早日完婚。”“那就听从阿玛和额娘们的安排。”
英才自己还奇怪,怎么能忽然想起那个八姨太呢?上次从哈尔滨回来,对她除了厌恶之外甚至还有了些仇恨,大概是···那些为传宗接代的说法,还有那个和熊搏斗的女人给刺激的,把脑子给弄乱了。
刚刚过完一九一零年的大年,大营派人带马来接英才和二慧,还带来了速返营内的文书:“接奉天总督府下发文告,凡帮带以上做战军官,均到沈阳讲武堂接受轮训,着即复营先行操练。”英才父亲站在大门前,头上戴着缎子做的风帽,用手杖撴着地,连连叫好:“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也,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总督就是懂得军务,从军就得学习军中的要务和武器的使用。那洋人哪个不是开军校,把军官们教得打起仗来头脑灵巧?这样好,太好了。”
额娘们站在门前,大额娘给英才系着领扣,轻声嘱咐:“这春风刮起来可冷得很,在外行军,自己要学会知寒知暖”。二额娘只是说:“到了娶亲之日,早早返回,切不可有所耽搁啊。”
奉天武堂
前几天,在英才回到洮南大营后,张统领让他和张景慧看了新任总督赵尔巽给他的明文复电,原来在英才养伤的这些日子,奉天又换总督了。“统领,不管你如何想,我们只有在沈阳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景慧向统领建议,“你说得很对,我向总督提请返回辽南平匪,也就是要不能进,则要近”。“我闻这乱党活动猖獗,此乃我们的机会。现在我营军官大部分在沈阳,把这上下重要之地全部弄清,只要异动,我随后一天即到。景慧到盛京,我这里有十几个人名,都在省里各个衙门供职,是我的好友。你要挨个去拜访,钱要带足,多听他们的韬略和锦囊妙计。这总督有句话,‘日后遇有重要任务,定当繁复’。所以,讲武堂轮训六个月,是极好机会,切不可放过。布置军官们,在沈阳多注意官府民间动态,不要漏过一切可用之消息。真有事端,抓住机会,开进沈阳。”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