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人兴致盎然,谈着中国玉石文化,骆医官拿起一个带着大片红色的大方印来,这石料也确实难得,放在手里,柔和润脂,一眼看去,色彩斑斓。他向英才姑父问道:“如此血红,莫非就是鸡血玉石一类?”别看英才姑父自称粗通武略,可是说起巴林石,还真是知之甚多。“总医官,这巴林石是四大名石之一,”说着回头就问:“哎,大哥,那寿山石是哪儿的?噢,知道了,福建的。这福建的寿山石,浙江的青田石,昌化的鸡血石,和咱这巴林的巴林石。这巴林石是当年女娲补天,剩下的五彩石,掉在巴林草原上,给我们带来吉祥的福物啊。我们巴林查干木伦的特尼格尔图就是出那个透明石头的大山。”说着朝落蒙伸过手来,把玩着架子上的金石印章:“大哥和我说过,巴林石分五类,鸡血石,福黄石,冻石,彩石,图案石。以鸡血石最为上乘,要不圣主成吉思汗能把它称为腾格里朝鲁,那叫天赐的石头。”他领着骆神医在书架前徘徊流连,指点江山。可以看出,英才的姑父在外人面前,对这两架的石头和印章,比英才父亲本人还得意哪。英才姑父从架上拿了五块章石,摆在桌上,对骆医官说:“这就是那五种巴林石,你看,难道不比那什么翡翠,羊脂,强上好多?”那椅子上端坐着的英才父亲又在摆手:“罢了,罢了,让你夸夸,就走了话,这宝石,玉石,彩石本不是一类,如何相提并论!”潮洛蒙哈哈大笑:“我要不这么说,就等不上你给我们谈古论今啊。”
英才父亲捋着胡子, “看我中华地大物博,珍奇宝物多不胜数。就说这人称为宝贝的石头,它分三种,宝石,玉石和彩石。宝石奇硬无比,晶莹剔透。玉石次之,温圆润莹。只有彩石质地柔弱,能为造章制印而用。”他喝了一口茶,接着说:“说起四大名石,也是指章料而言。想必我讲这些,也是在班门弄斧了。”英才父亲向骆医官点点头,走到桌前取出鸡血石,对着窗外的光线:“这是大红袍平头对章,是鸡血石里的极品。鸡血石不以地为分,均按红命名,如翡翠红,彩霞红,芙蓉红,金银红等等。”老人家又从架子上取下另一对石料告诉骆医官:“上次巴林王爷来我家,就看上这对印章,想要买去,我不愿让它离架,也就没有答应。”在他的手里,骆神医看见一对儿鸡血石,一破为双,上面黑地儿旋红,突出龙首,中间是黑红黄衬出龙身,只见那龙首侧面张口,其下半壁犹如火球般的熊熊火炎。细细看来,画面上俨然是两条蜿蜒向上对着喷火的飞龙,正在张牙舞爪对着厮杀。四面转来,龙火同生。 骆神医感慨万分:“真是以小博大,惟妙惟肖,生龙动舞,天成地就,这朗朗乾坤真是太奇妙了”。再看那底部,用篆刻写就了“中华奇芭,翔龙对舞”八个阳字。字体清晰,笔划有力。“此乃珍品也,”骆医官赞不绝口。“总医官请看,此为福黄石。福黄石不论透明与否,只要主体呈黄色都称为福黄石。主要分蜜蜡黄,虎皮黄,金桔黄,还有黄中黄。”骆医官看到这对福黄石是金桔黄,那黄里透金,色泽美极了。英才父亲解释说:“这叫雕头对章,和那个冻石章一样,都是英才的先生精雕细琢的。”只见这是从那石方中间开雕,树下站一老者,手捧书卷正交与身前一仰头跪地之童,老者眉发丝细,面目慈祥,跪童认真求读,手伸若渴。而那芙蓉冻石是一大方印底,粉中散出云白,围着一棵古树,人们或在下棋,或在读书,或在饮茶。远处碧波荡漾,船翁翘首,亭台楼阁遥遥可见。“冻石,听其词意即像那肉汤冬天冻后的样子。简单说,只要是不含鸡血也非黄地儿,无论透明与否,皆为冻石,所以巴林石以冻石为多。”老先生逐一介绍,那潮洛蒙跟在后面,认真学着,“哎,这听了多少遍了,只怕还是记不住。”骆医官向英才父亲请教:“英才之拜教的先生,可是江淮之人?这冻石之上,分明是太湖之景,看这细工,也确是思乡之作呀。”老人欲言又止,只把那话又岔到雕功上来了。“总医官,你看这石材优质,也要精工雕琢。元代之前,印章多用金银铜铁,极少也有象牙和玉。元朝以后,有人试着在花乳石上镌刻,这花乳石柔而易攻,至此,文人墨客,开始自己操刀。他们驰娉思绪,撰题隽刻,这才推陈出新,美雕纷呈。”“是啊,老先生所言极是,学生也略知一二。印章虽小,集聚雕书篆画中华文化之精华,无论如何改朝换代,这文化的传承,使上至皇帝亲王下到黎民百姓,谁也放不下那古香古色,斑斓绚丽的大小石方。”英才姑父总算记住了几句英才父亲的文词,声音洪亮地说:“把这些质地细腻,光泽晶莹的石章放在手中,审视那美石匠心的时候,谁能不为之心移而神荡呀。” 英才父亲在博古架旁挂了一付小小的对联,潮洛蒙指给骆医官看,只见那上联写得就是: “美石彩玉上下方寸四棱六面。下联跟着一句:微雕美画豪书篆刻观古赏今。横批:掌上乾坤。”
神医认舅
“姑父,姑父,”英才听说他姑父来了,跑来见他。“巴图,五年没见,小子长结实了。”当胸就给一拳,骆医官看到,禁不住“啊”了一声。英才眼急手快,一把架住潮洛蒙的大手,“姑父,啥时我长到你这样,那才算是结实了呢。”潮洛蒙看着英才哪儿都好,一会摸摸头,一会拉拉手,看那样子,还想像小时候那样,抱一抱呢。“铁木尔哥哥呢,他在家吗?”“你俩差一岁,你都带兵打仗了,他啊,嗨,就在嘎查放羊吧,···”“我铁木尔哥哥,才不像你说的那样,将来能当大官,专门管你····。”姑侄两人,嘻嘻哈哈,说上个没完。英才父亲看着他们,摇着头,可发自内心里的喜悦,全表现在那眼睛里闪闪的笑意中。“姑父,我那巡防营近期在草原护垦,牧民哭天抢地实为何故?”“巴图,这话本不该说,只因我们家里议论,再无外人,姑父也说说一己之见。那草原本是王爷私产,如何处置我等无可非议,只是科尔沁,巴林草原植被浅薄,少雨多风,垦荒几年下来沃土成沙啊。再说那垦荒之人截河灌田,牛羊无处饮水,牧民激奋,情也可原。官军只是一力护垦,不问缘由,王爷示我避其锋芒,只是奉天总督府衙为安置流民,一味用官银买地,岂不知,这并非单单土地之事,看似为农民办事,却激起牧民造反,这奉天二品大臣三省总督,蒙古的锡良王爷做事也太不周到了。”英才和骆神医相互看看,心里意会着。
英才忽然想起来,马上向父亲说:“父亲,老师请您过去。” “···这月子地里,按例儿是不能看的。”“他高兴,执意要第一个让您看看。”英才对着骆医官说:“我又有了弟弟还是妹妹了,哈哈哈。是我的老师的头生子。”骆神医知道,英才说的是那个他一直没见到的习文的老师,授武的英才叫师父。“你这老师大喜,如何庆祝?”“我额娘们早就弄好了,咱男人们只能在客厅摆酒祝贺。”正说着,骆医官看见他那个医护兵在门口站着,眼睛急得直向里看。他走出厅外,医务兵说:“听说后院生孩子,到现在不见哭声,接生婆还在忙,丫环们都在那里急哪。”“这还得了!”骆医官匆忙走进厅堂,向英才父亲几个人说了情况。“这可如何是好?”老人家直拍大腿,“莫慌,莫慌,我是医官,我来看看···。”几个人手忙脚乱地把骆医官送到后院门口,就在这里等着消息。一会功夫,“哇,哇,”婴儿的哭声传了出来,门口的家人们,都额首相庆。“大喜之下,偶遇小忧。忧解增喜,双喜临门。”老人不断祝福着。英才扶着父亲,老人不断的说:“亏了这骆医官,···真乃神医,真乃神医也。”
英才的老师千恩万谢地将骆神医送出大门,骆神医一直盯着看他,还上下打量个没完。“敢问先生就是当年徽州举人,那无为的曹家是吗?”,听到皖南的方言,英才老师一下挺起胸抬起头来,诧异地看着骆医官,用疑虑的目光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请问你是如何知道的,你···你究竟是何人?”“他是我大营里的···”英才正要解释一下,没想到这世上最感人的场面出现了。“舅舅,舅舅,我的好舅舅,我是你的外甥小六子,我找你找得好苦哇!”只见那骆神医双膝跪下,抱着英才老师的双腿,大声地喊,大声地哭。小孩子在房里高兴地哭,骆神医这个大孩子在院外痛快地哭,那一高一低的哭声,竟成了此时人们觉得最美妙的音乐。“甥舅相逢呜吟泪,胜似瑶池丝竹音。”老人家高兴的说着:“如此奇遇,难得,难得。”英才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他觉得···,这···,就是个梦吧。
都说外甥像舅舅,看这骆神医,除了年龄,和他的舅舅像的活脱了。你看那身材,走路的样子,琢磨事情时的神气。英才和骆神医,你看我我看你,两个人高兴地不知说什么好:“你说我怎么就没往这儿想呢,”“哼,你还不是想霸占住我舅舅给你当一辈子的老师。”“那我就霸占到底了,只怕你这个小六子,也要搬来黑家窝铺住啊,” “哈哈···”。
要说骆神医的舅舅,与英才家还真有缘分。当年千辛万苦到了关外,正值寒冬,孤苦伶仃,被叶赫老先生撞见,接回家里,再不放走。要知道满人入关之初,朝廷的“逃人法”极其严厉,一经被抓即行处死。又设兵部督抚衙门专司捕捉逃人事宜。虽然康熙后期渐渐松动,可官府因其罪名严重,还是多次查找,并无音讯,就作失踪记载。不时也有私下探查,只是近年方才未见再提此事。英才父亲三年前,将二福晋的妹妹许配与英才的老师,将家就安在叶赫府后院。这么多年,骆神医的舅舅在关外总算有了个归宿。今天这喜得贵子,又甥舅相逢,整个儿叶赫府上,全乐得闹哄哄的。正房东厅本就是英才父亲的书房,老先生兴致所到,提笔挥毫:
“成汤商亳楚寿春,凤阳洪武故家人,
天柱莲花禅佛道,徽士尊儒九华峰。”
你要叫英才姑父看,写出来的字,个个都好看得不得了。旁边放着骆神医舅舅先写的墨宝,龙飞凤舞,抒发了他今天愉快的心情。
“楠空举结指叶张,狂风摧竹卷斜阳,
苍松古柏敌寒雪,枯藤北岭柔箩墙。”
骆神医心情极好,拿起毛笔,三划两笔写就一诗:
“徽山皖水千年开,浮葛参芪雪岭霭,
飘叶聚起三春暖,至诚寻得灵芝来。”
骆神医写完特意摆在英才面前,“指正,指正。”英才把纸铺好,提笔思索片刻
“为忠为孝为人佳,无止无境无天涯,
徽学徽道徽商贾,安天安地安中华。”
骆神医站在桌边,一下就看出英才这诗是藏字诗,里面藏着安徽无为四个字,诗句大气,藏字贴切,心中暗暗叫好,可嘴上并不服气。“哼,来藏字的,好好。”等英才姑父在那边写好后,自己又想了一想,然后提笔疾书:
“关外五更刺骨寒,慈母掩门合衣眠,
清晨袅袅炊烟起,隔墙几问无人言。”
英才看了,知道这是一首谜面诗,内藏黑家窝铺四个字,不由地连连叫绝。英才姑父看了半天,摇着头说:“不就一首诗,藏什么?看不懂。来来,英才,比比我的。”
“甥舅相逢姑侄会,婴儿巧遇神医对,
哥哥妙手方寸间,精雕细琢赛翡翠。”
“好好,姑父,你真的是会写诗了。”“哈哈哈,英才说了,那就一定是了。”
骆神医兴致极大,不依不饶,还要对诗。英才答应,一人一首,题材自取,或诗或词,五言七绝,只是要学那曹植,七步为限。二慧一直插不上话,好不容易有机会,他喊着,“我来做裁定。”二慧高声喊开了:“对诗大会现在开始。”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