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方你摊上大事了
文/王兆海
随着武汉的解封和中国抗疫斗争取得的阶段性胜利。一个人,一个所谓的“名人”轰轰烈烈的走入了广大观众的视野。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两个月写了60篇自我陶醉且牛头不对马嘴的《方方日记》的作者——汪方方!
她的成名不是文章写的有多好,也不是文学修养道德素养有多高,而是她的两句话似乎曾经引起过中国人的“共鸣”。
我们先来看看她的第一句话“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句话不仅不假,而且很接近真理。看来她在写这句话时,好像动了心思,也激活了多年不曾好用过的数万脑细胞,从而使这句话如神箭般“冲出亚马逊”见了天日。
说实在,方方若能按照这个思路来写武汉,写疫情,写白衣天使,写人民警察,写解放军战士,写志愿者……;哀伤弱者的不幸,讴歌英雄的壮举,描绘抗疫的艰难。如是的方方,不仅完美,而且会以满满的爱和充分的正能量俘获无数读者的心。
可是,年老色衰的方方可能被无情的岁月和几句摸不着头脑的赞颂,让自己一下子忘掉了自我,失去了本真,将一篇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小道消息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道听途说,当成了自己创作的本钱,几近渲染,几近刻画,不管真的假一股脑按照自己的臆测和想象,为武汉政府和武汉人民,甚至国家决策罩上了一层似是而非的雾纱,明白的人也许知其一二,听到看到既不会大惊小怪,又不会恶意炒作,不明内情的人却借力作妖,妄加揣测,拨弄是非,以讹传讹。
而方方日记关键的关键是其只管自己“听”的舒服,写的痛快,而却忽视了创作的主题和创作的方向,让通篇的负能量掩盖了武汉人民斗争的艰辛,抹杀了全国人民尤其万千白衣战士抗疫的英勇和悲壮。这不能不说是方方晚节不保,文创败笔的开始!
到如今,《方方日记》火了!何为?原来《日记》改换了门庭,出国了。留洋镀了一层金,让本来就忘乎所以,孤芳自赏的方方瞬间变得更加耀眼,更加辉煌。可是,这一耀眼的辉煌在困顿后的中国却没有获得闪光,而换来的却是全国人民一致的口诛笔伐,一片喊打!
不知道现在“时代的一粒灰,落到方方头上,是不是压垮她的一座山”,个中滋味,恐怕只有方方自己知道!
要说这句话引起人们的“共鸣”是大家在灾难面前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那么下一句话的“共鸣”显然是为她不当创作,所造成极坏影响的狡辩和社会舆情的反转。
在《方方日记》被英德不良媒体刊发出笼后,面对全国人民的挞伐和质疑,这位曾经任过湖北省作协主席的方方不仅不思悔过,亡羊补牢,而是面对怒不可遏的国民,却大放厥词。不仅将全国人民的愤怒和责备与“文革”挂钩,而且在言词上还有与国家进行对抗的意味。说什么:“我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会因为一本书的出版就坍塌掉,一个自信的政府也不会因为一本书就无端地指责作家。2020年及以后的人民生活状态,取决于本国与各国政府对待新冠病毒的方式,而非一本小小的方方日记!”大家看看,这个曾经担任过国家省部级要职的人是多么的无耻,逆贼走狗的嘴脸可谓一览无遗!
是的,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我们的政府还没自信到无所不能的地步,所以,我们前进的路还充满坎坷和泥泞,还禁不得妖孽无休止的作乱和折腾。试问:方方你是何方神圣?难道你不是中国的国民?“胳膊肘往外拐”,吃里扒外,可向来为爱国者所不齿,除非你不是中国人,身上流着不是炎黄的血。
……“一本小小的方方日记”说的是那么的轻巧,又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你可知道,正是你这个“小小的方方日记”在今天,却给国家和民族招惹了巨大的麻烦,成了西方国家和无良政客拿来攻击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工具,陷国家于不义,陷民族以不利。再问方方:你对这样的结局,是否感到满意的心安理得?
要说方方引起大家“共鸣”的第一句话,是给遭受创伤的湖北和武汉人民留下伤痛后的记忆,作为日后的怀念和反思,那方方无疑就是人民的功臣;而方方引起大家“共鸣”的第二句话,很显然,这就变成了“共鸣”的另一面,方方女士无疑就成了国家的罪人民族的败类!

作者简介
王兆海,网名:寒梅傲雪,爱好写作、摄影、旅行。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第二届院务委员,中国诗歌网、中国散文网会员;中国网络诗歌《中国诗》签约诗人;邢台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协会员。多篇诗歌散文在国家、省市媒体刊物发表。联电:15830708168
微信:w757441345 寒梅傲雪

编后语:
汪方方!你不仅仅来自江湖,还是来自江洋居心叵测的没良知的大盗!人不要脸,百事可为!你这三脚猫的文字功夫,或许吧,凭《方方日记》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估计欧美文学界正在大力推荐呢!
但是在牺牲的病疫烈英面前!你是个铲铲!在华人面前,你仅仅是个铲铲!铲铲你懂么?
你不懂!土苗人的铲铲是什么呢?是杀生的!一铲下去,土里蚯蚓、蚁虫皆会命归黄泉!
一一杨歌一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