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伏牛山是名山,位于河南西南部,属秦岭支脉,东西绵延八百里,形如卧牛,故称伏牛山,是黄河、淮河和长江水系的重要分水岭,山脉规模巨大,山脊层峦叠嶂,山势高峻雄伟,林木葱郁,鸟语花香,洛宁县景阳镇就在伏牛山北脚下洛栾通道要塞,山川秀美,水清地灵,物丰人杰,靠山吃山多有樵夫,但实不为樵夫却自号为樵夫者独一人,谁也?伏牛樵夫王玉水是也!已是中寿之年,故尊称王老!
一担干柴古渡口,盘缠一日颇优游。樵夫干的是体力活,劳而有获,苦而自得,知难而不知难,知苦而不知苦,不失为一种简单的快乐和幸福。王老曾经有过较长的戏剧武生工作和生活经历,也是体力活、辛苦事,并至今常常念及其美与好、快与乐,也一直简单地快乐和幸福着,所以自称樵夫应该也缘于此种意、同种情吧!
小门楼,大宅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五间两层楼房颇为耀眼、出彩,二十一世纪的半庭院半菜园亦显悠然、惬意。王老对戏剧情有独钟,也浸染半生,他能演戏,他也能把自己演进戏,他更能把自己的人生演绎为戏剧,现在这个方寸宅院,石榴花红,梨花粉白,青砖苔痕,柴薪齐整,这就是他的曼妙舞台,而他自然是剧中唯一倾情演绎的主角。角里也是角外,演戏也演自己的戏!

武生在戏里往往很起势,硁硁锵锵、打打杀杀、来来往往的,快也利落,响也紧凑。王老一生曲折,经历丰富,少小离家,自立图强,走东闯西,历多行当。学戏为武生,身手矫捷灵活,常常一下子百十个跟斗;从军为勤务兵,做事利索干净,常常受首长们惜爱;打铁时,从零做起,持之以恒,用心居上;当过剧团团长,做过乡镇企业局领导,风风火火,行行都颇有建树;退而不休练书法,独辟蹊径,勤恳敬业,长期任职洛宁书协副主席、秘书长,在洛宁的书法发展方面也是贡献颇大的,至今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仍老有所为,老而有为。

戏剧的高潮往往在落尾处,方能引人入胜。王老也特别在心和倾心自己的老年书法创作。书法是一种艺术,常常以字取胜,以章法为灵动,以内容为绝唱。书法有灵性,但书法人更是应该有思想,虽专习书法较晚但颇具思想和智慧的王老,让他恰当地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创意与风格,重内容和择形式、知自己和看受众、无捷径而辟蹊径,独树一帜,自然也顺其自然,功到也马到功成。代表作为《八仙庆寿》书画中堂,中为四尺竖幅,以字形各异的99个篆书小寿字,巧妙组成一个谨而富贵的大寿字,也分男女寿星两种风格,男主为仙翁,女意为佛主,意喻百寿福年、长寿万年,两边为一幅对联,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为字底,八仙着彩衣恭礼,意喻八仙来贺、超凡脱俗,作品整幅仙风可期,寓意美好,常常是为老人祝寿、家居中堂之上乘佳品,求之送人者众,专道而来者多,飘洋远寄者有,多乎哉乐乎哉,能乐乐就是快乐!就是快活!

常常也作“百福、百禄、百寿、百喜”等篆书条屏,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篆书长卷。百一字书写各不相同,粗细运笔不一,严谨形体各异,章法巧妙变化,不思量自难忘,篆书百字绝非一时逞兴,个中不易谁都明白,细思量更难忘,耄耋老翁谨慎翼翼数小时,顽强精神与世无争、谁与之争!他的书法作品几乎都恬静有余,显静态,着敬意,寓美好,宁静致远,祝福悠长,足矣!一切静好、安好!
无意带将花数朵,竟挑蝴蝶下山来。王老极具性情,虽老却不服老,做事往往随性随心随乐,心若在情就在,有时候直面人事快意恩仇,有时候慷慨解囊在所不惜,倾情动情,实情真意,舍就是得,受人尊敬自然也是必然,身处各处称兄呼叔敬师者众。他的热情好客是出了名的,一如樵夫质朴直白,一如武生性情似火,常常邀约也常常有拜访,常常出门造访也常常有朋自远方来,谈天论地,说道叙旧,总是好酒好茶粉蒸肉,酒众多让来客挑最好的饮,茶众多取最好的品之,粉蒸肉自是一绝,不着面不见肥,及熟时即溢香飘味引人口水,入口时滑柔油顺爽胜百味,边吃边饮边聊,王老虽不善饮,有时也乘兴助兴,虽小饮却常常劝君更饮、畅饮,酒浓情更浓,浓于口醉于心,不能忘自难忘。他也常常快乐地为外人道其书作收入、友朋往来、儿孙好事等等,或许有人说是炫耀,但事实如此,炫是坦荡,是知足,是自得其乐,分享快乐,与众乐乐,这就是最好的幸福,何乐不为呢!知足者必然常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王老老矣,尚能饭否?耳不聋眼有神,能饭健谈,能写喜乐,走亦如武生般铿锵,小碎步快如风,思无老态,远离龙钟。不易,实属不易,人生本不易,精彩,精彩入胜,路遥在自行,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作者简介:曲学军,七零后,洛宁县小界乡卡村人,喜欢书法,爱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