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茅檐低小”这句词形象的描述了解放前农村的人居环境。房屋又小又矮,胡同又窄又深。雨天,泥泞的道路往往溅人一身水。时而,陷在泥水里不能自拔。驾车拉过留下两道深深的水沟。漆黑的夜里行人难免跌落围村的水沟里,人们缺吃少穿。阳春三月,农村人家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吃完野菜、草根,还要吃树叶、树皮,生活极度困难。现在,农村两层洋楼整整齐齐排列,一色的水泥路村村相通。路灯已到晚上就通明发亮,孩子们聚集在路灯下嬉戏玩耍。平常肉蛋奶都吃腻,偶尔剜点野菜吃,也是为了换换口味,调节一下饮食。庆幸我们生活在这样幸福的国度里,我们要倍加珍惜。
“大儿锄豆溪东”这句词逼真的展现了我国以前农村劳作的场景。我们这一年两茬庄稼,秋麦夏黍的管理全靠农民用锄头。无论炎炎烈日的夏季,还是凛凛寒风的冬日,人们都会在地里除草。旱天,农民没有浇水工具只能祷神告天以求下雨。麦收季节,家家户户齐出征,大大小小齐上阵,拉着驾车,拿着镰刀,早早到地里收麦。逢到连阴天,麦子是堆了晒,晒了堆真是又苦又累、费工费时。改革开放后,村里收割机、播种机,耕地机、无人打药机一应俱全。一个人种几十亩,几百亩地都不在话下。年轻人不需要回来帮忙收种,一心打工挣钱就可以了。为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有些年轻人在外边挣了钱学历技术已经开始返乡创业了。改革开放搞活了地域经济,发展了国家科技,提高了农村生活。学校也变得鸟语花香,窗明几亮。语文课上我们用课件演示西沙群岛的富饶美丽;美术课上我们用彩笔描绘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音乐课上我们用乐器演奏七十国庆的交响乐曲。节假日,父母会带领我们去聆听长江黄河的汹涌咆哮,带领我们去欣赏江南小桥流水,带领我们去攀登三山五岳让我们不会再沉淀在“溪头卧剥莲蓬”的乐趣里。 
我们不得不为华夏的美景点赞,为神州的振兴高歌!铭记过去,展望未来。作为新世纪的我们应该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未来的振兴、早日实现强军梦、强国梦、中国梦而努力学习,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