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学珍和傈僳族民歌
(文图转自宁夏原生态好友群)
蔡学珍,丽江市华坪县傈僳族。1980年,20多岁的她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把自己创作的傈僳族民歌《苦歌》、《甜歌》唱到了首都大舞台,得到了中央领导的赞赏,并获得演出优秀奖。更坚定了她收集整理傈僳族民间文艺的决心,也为她今后走向民间艺人的道路打下了基础。她演唱的《放猪调》被誉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中的一流精品”。2002年5月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政厅授予"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师"称号。2006年,蔡学珍组建了傈僳族歌舞表演队——“阿赤罗玛”组合。10多年来,她带着演出队的演员,从事傈僳族歌舞创作表演与推出工作,先后录制了傈僳歌舞风情片VCD影碟《打跳》系列之二、之三。
1969年,11岁的蔡学珍因生活所迫,来到务坪水库当上小工,从小就能歌善舞的她,无论是在劳动之中,还是在劳动之余,都喜欢唱歌跳舞,大伙都会听到她那欢快的歌声,看到她优美的舞姿。在务坪水库,她遇到了精通傈僳族民间文艺的蔡应福老人,并跟他学文化,收集和学习原始的傈僳小调及古老的傈僳打跳。15岁那年,她开始到华坪县城、丽江等地演出。1980年,20多岁的蔡学珍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一曲散发着浓郁民族特色和泥土芬芳的傈僳小调《苦歌甜歌》,唱红了北京城,并获得了文化部颁发的独唱优秀奖。北京之行,使她真正意识到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从而萌发了要把它传承、发扬下去的念头。为此,她婉言拒绝了一些大歌舞团的真诚邀请,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大山里,开始她美好的梦想———创建一支傈僳族业余歌舞表演队。
杨自保老师推荐
周中金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