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 养 鱼
张 军
那条孤独的鱼最终还是死掉了。
在我家石盆生活了一年又七个月后,它还是选择了一种决绝的方式,慷慨赴死,以此抗争我对它长久的禁锢。我不知道,是一种什么神秘力量,又是怎样的一股勇气,让它毅然决然的走向一条不归路,循着先前死去的四条小鱼足迹,跃出石盆跌落地上,圆瞪大眼死不暝目。
一条死不瞑目的小鱼,让我心下一惊。
盆是朋友相赠,汉白玉材质,有些年头的老物件。鱼是买自花鸟市场,极小极普通极易侍弄的一类。五条小鱼游弋盆中,上下左右摇头摆尾,自在快活。当日怡人一幕犹在眼前,但好景不长,四条小鱼或是不适应石盆环境,或是感觉困于其中难得自由,先后跃出石盆化仙而去,剩下一条孤独的小鱼黯然神伤。但是它当时并没有步四兄妹之后尘,它选择顽强的活下来。它逐渐适应了石盆狭小的空间,学会了与我互动、向我乞食,它后来完完全全变成了我的宠物。原以为这样的场景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小鱼终老的那一天。可谁能料到,今夜,硕果仅存的小鱼竟辞我而去一命归西,却让我情何以堪?
我已经无法确定小鱼来到家中的具体日子,也无法确定从那一天开始,小鱼成了石盆王国的孤家寡人。我只能记得,每当取食饲之,小鱼跃上水面频频摇头晃脑的可爱模样。那一刻,小鱼好像变成一个贪吃的三岁顽童,只顾张口吞咽,不再忌惮盆边的养鱼人。或者,在它心中,已把我视作一个可亲可近的人。又或者,它明白了自己处境,离开我的照料,它将无法生存下去。在我看来,小鱼和我之间,相处日久生出一种默契,无须语言,无须交流,仅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便架起了一座沟通彼此的桥梁,双方心领神会。不正是如此吗?鱼得食而活,人赏鱼怡神,相互配合各得其乐。
站在我的角度上,这是一件乐事。普天下养鱼之人莫不以此为乐,我亦未能免俗。小鱼出自花鸟市场,也就免不了被人饲养的命运。即使我不买之,终还有人将它购去。它的生活圈子注定要在一个鱼缸或鱼盆中,这是它生而具来的一个宿命,逃脱不掉改变不了。站在养鱼人一边得此推论,观点正确无可指责。但是,(文章转折处总要用上这个词,作用无非是提醒人们注意,重要内容在后面)。但是,有谁问过又有谁了解小鱼的诉求呢?它是否心甘情愿被人养在一个狭小的容器中呢?我与我家小鱼并未有过这方面的探讨,我只看到它欢欣吞食貌、快乐游弋样。我也曾试着与小鱼说上几句话,也曾见它张张嘴摇摇尾。我说了什么它不懂,它回了什么我亦不知。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屋檐下的两个不同物种,各自按照自己的认知揣测对方心思,无聊而又无奈。
多少个夜里,坐在盆边看着水中形影相吊的小鱼,心中还是有些感触的。一条孤独的小鱼,没有同类没有玩伴,它该有多么寂寞呀。心底有多少话想说,可是诉与谁听呢?石盆、水草还有坐于一侧的养鱼人,谁能听懂小鱼的话呢?谁能明晓小鱼的心思呢?我想,久而久之长此以往,小鱼便成了一条不会讲话的哑鱼。因为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语言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它又何必整日自言自语呢?索性不言不语索性变成一个哑巴。糊里糊涂的活下去,远比清醒的死去艰难的多。然而,鱼与人一样,一旦失去了自由,一旦看不到希望,负面情绪郁积于心又无处倾泻,最终无非两个结局,一个是死去一个是变成疯子。一个人变成疯子会有人救治,一条鱼呢,即使成了疯鱼谁会知道呢?无法沟通的人和鱼之间,谁会站在彼此的角度换位思考呢?作为人类一员,我想我不会,相信世界上大多数人如我一样,不会费些心思与时间思索一条鱼的处境与命运。我想,这便是小鱼最终选择死去的缘由。与其做一条苟活于世的疯鱼让人嘲笑,倒不如痛痛快快的死去,保留住一条鱼最后的尊严。
一条死不瞑目的小鱼就在眼前。逼迫我不得不去思考,不得不去拷问,拷问自己的内心拷问自己的灵魂。
此刻,灯光照下来,如水一样泻满了整个房间,四壁生辉,流银淌白。我坐在那儿,良久不动良久无语,良久望着小鱼的尸体。小鱼在死之前想到了什么,它可曾犹疑不决?它恨过养鱼人吗?如若不是我,它会生活在谁人家中?如果换做是我,单独囚入牢中,又会是怎样一个结局?我不敢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我自认为无法承受那样的孤寂。我似乎看到小鱼张了张嘴,我依稀听到它在大声控诉:“为什么?为什么?我们鱼族原本生活在浩渺水中,兄弟姐妹一大群,快快乐乐无忧无虑。为什么你们人类要把我们捉来,养在这么一个小石盆中,就为了满足你们所谓的情趣吗?你回答我!你回答我!”。我又仿佛看见,无数条小鱼围拢过来,齐齐张嘴大喝,众口一辞排山倒海:“你倒是说呀!你倒是说呀!……”。我惊然、竦然,我额头冒汗、呆若木鸡,我张口 结舌、无言以对,我痴呆呆怔在当地,我脑海中一片空白。我的眼前晃动着无数条鱼的身影,千千万万难以计数的鱼。忽而又幻化为一条,那分明是陪伴了我一年又七个月的小鱼……
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亦不知夜已到了几时。窗外的风骤而呼叫起来,打断了我的遐思。无数条小鱼退去,无数声控诉不闻。我的眼前,惟见那个白色的石盆,还有石盆外面小鱼僵硬的尸体。
我取过一张洁白的纸,把小鱼紧紧包在其中,环顾四望,我要将它葬在何处?桌上,文竹婆挲起舞,摇曳生姿。心下一动,埋鱼竹下,小鱼化为泥土,土壤为植物提供养分,小鱼将会以另一种形态永恒存在。世间生物,莫不是在生生死死间循环往复,莫不是化为另一种形态永恒存在。小鱼如此,万物如此,我们人类亦是如此。
我的眼前又呈现出一幅幻像:我看到一条孤苦无依的小鱼,找到了它的四个兄弟姐妹,它们一同回归到最初来的地方。那里,流水潺潺常年不歇,那里,鱼儿成群结队嬉戏玩耍。那里,才是它们的极乐净土,那里,才是它们最终的家园。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