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马拂云飞
——记国画家沈彤
文/清馨
2012年初,朋友聚会认识了他。认识他纯属偶然,也是必然。我所居住的城市比较小,虽然是闻名中外的口岸城市,但人口仅有二十几万。在市区书画界稍微有点名气的书画家屈指可数,国内知名画家更是凤毛麟角。
以前,我也常听人们提起他,说他在国内书画界颇有名气。也被人们堪称国画艺术大师。称赞他画的马别具匠心,说他独树一帜,他能把一般草原人眼中平平凡凡的马画得出神入化。大家赞誉他的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当时,我听了很不以未然,心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骡是马,拉出来溜溜。
也许是机缘,也是缘分,若无缘分,纵使相逢也会擦肩而过。
在一位朋友的引见下,我终于认识了传说中的这位画家。平时,我见到陌生人,会很拘谨。
与他相见时,我却一反常态,非常坦然没有丝毫的陌生感。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
我们像久别的朋友,无所顾忌也无可讳言地谈笑,我渐渐地发现,我与他的家庭教育生长环境社会背景有许多相似之处。
六十年代,我们都出生于干部家庭,我比他早出生几年。
追溯八十年代初期,在偏远的北部边城,在淳朴的平民百姓眼里,在政府机关为数不多的领导干部里,我们可是得天独厚令人羡慕的干部子女。
虽然,我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绘画学习,可从小喜欢绘画艺术,有那么一点点绘画鉴赏天赋。
曾经一时心血来潮胡涂了一幅水墨画,参加了机关工委举办的绘画比赛,惊喜地获得了一份鼓励奖品,至今我还保留着那幅平安竹。
与他在一起交谈时,你会从他的言谈举止上,妙趣横生的谈吐中,感觉他身上散发着一种浓郁的艺术气息。
当他谈到自己少年时,曾经为了掌握绘画艺术技巧,他四处拜师。有一年暑假,当他听说呼伦贝尔海拉尔有位资深画家,他便背着父母只身一人去拜师学艺。几经周折才找到了这位画家。画家被眼前这位瘦小少年对艺术执着的精神所打动。收留了这位身无分文的学生。却让父母为他担忧了好几天。
我看着他,敬佩他对艺术执着的追求,敬佩他为了实现画家梦,从小付出过许多艰辛与努力。
被他几十年,锲而不舍在绘画艺术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折服。自己心里不由感到很惭愧。自己曾经为了实现作家梦也努力付出过,但至今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网络作者。
他好像看出了我的心事与烦恼,他眨了眨眼睛,冲我低声笑着说,姐,第一眼看到你,感觉你与众不同。姐,其实,你是一个很有内函的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你,他们也不可能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眼中,你往往让人觉得冷漠难以相处。
依我所见,你骨子里有一种不落俗气的贵气,内心是一个热情奔放,为人谦和乐观豁达的人。你为什么总是刻意掩饰自己呢?
我笑着点点头,对他说,谢谢你的直言与赞美。其实,你也一样。
我常听人私下议论你,说你是一个桀骜不逊不可一世狂妄之人。可今日与你相见,感觉你是一个外表温和内心刚直的人。
我想你可能就是人们常常赞誉的那类无俗真君子。人们常常在一起谈论你的书画作品。
赞叹你的画笔墨精湛,气势恢弘,是名副其实的中国书画界国画名家。
还说你在云、贵、湘三省书画界里,是颇有影响的知名画家。现为西南国画院名誉院长,遵义师范学院客座教授,北京艺海画廊签约画家。
目前,在我们全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书画界也是屈指可数,是当之无愧的书画界奇才。
听说,这次你是迫于各方面工作压力,才放弃外地安逸的工作返回学校复职的。
他抬头看了我一眼,沉默片刻。彬彬有礼地说,你,过奖了,我不是知名画家,这次返回家乡,一是为了拓展自己绘画艺术;二是不想丢掉这份固定工作,只能选择放弃外地优越的工作环境,回家乡发展。
这么多年走南闯北,多多少少地积累了一些古文物鉴赏知识,也积累了一些博物馆管理经验。
我曾多次找政府部门的主管领导,请求把我暂调博物馆,参加博物馆的组建工作。
上级部门各级领导也都很重视博物馆文化建设,批准了我的调转,工作期间部门领导也很器重我,所以,我不能辜负他们对我的信任。
再则,我也想学有所用,利用这次机会发挥一下自己的才智,为家乡尽一份力。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这次回来大概也是与我对家乡这片草原眷恋有关。
这么多年,我走过许多名山大川,唯有呼伦贝尔大草原让我魂牵梦绕,茫茫的草原是养育我给我艺术生命的地方。
他把手中的茶碗放下,忧心忡忡看着窗外,叹了口气,说道,但也碰上了许多令人烦心的事。
虽然,这次回来我低调做事,克制改变着自己以往的倔脾气。与人接触待人接物尽量谦卑。
特别注意自己在人们心目的形象。但往往事与愿违,有时无端惹人嫉妒非议。
我深有感触地对他说,社会中妒贤嫉能的人无处不在,尤其是在文人中,难免会遇上思想龌龊的小人。
这也是你树大遭风的缘故。你要学会忍耐与包容。
他点燃香烟吸了一口,接着又说,有些人以为我这次回来,是为了分享他们的一餐一羹。
其实,人与人之间的名利之争,我早把它看淡了。对于权势之争,更是不屑一顾。
如今我只想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闲暇时,有足够的时间,潜心研究绘画艺术与创作,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说完他熄灭手中的香烟头,眺望着窗外,心有感而发地说,岁月不饶人,已近半百的人了,现在更喜欢过一种然自心随的生活。
你的愿望是好的,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心要心气和,心清静心才净。有些事你也别总放在心里,其实,大家都很敬重你,说你虽然看上去名气很大,但却很少在真正朋友面前耍大腕。
还敬佩你是一个不畏权势秉性刚直的人,既便是高官权贵,你也绝不去巴结。即使是无权无势的一介草民,你也绝不会鄙视低看。大家心悦诚服说你是一个心地善良重情重义的人。
姐,我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但我的确没有过多贪欲,回来只是为了圆自己曾经一个梦。
虽然,以前我在其他省市参加过各种大型画展并获得了成功。有些作品还被陈列收藏。
可我更希望能够在生养自己的家乡,用我的真情成功地举办一次个人大型画展。回报家乡父老这么多年对我一如既往的支持与关爱。
这才是我心中最大的理想,也是我梦寐以求的愿望。
天马行空之开天辟地,毋须挥鞭自奋蹄。瞬时间,我被他这一番发自肺腑的感人之言所打动。
我慢慢地抬起头,端详着这位齐肩披着自然弯曲的头发,非常有型的脸上总是荡漾笑容,说话惟妙惟肖总是配合肢体语言,身穿灰兰暗格衬衫的画家。
他是我结识文化界的男人中,最具有绅士风度与艺术家风范的男人。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他的文化修养和艺术天赋,吻合了我对美的解读和追求,使我对美又进行了一次除渣去杂取纯的锤炼,可以说他的气质感染了我,我的内心世界又得到一次新的升华。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他超俗的一面,或者他身上脱俗的气质照亮了我,我身上仿佛反映出了他的光亮。
虽然,我还没有欣赏过他的绘画作品,但他从精神上已经影响了我对博大精深绘画艺术的热切追求,唤醒了我沉睡的艺术美感。
刹时,我由衷地对他产生了敬佩,感叹与他在一起,真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破蛹化蝶。
在我眼中,他并非是一个高不可攀自傲的人。他很自然,感情很容易沟通,是一个值得让人信赖的人。
他,就是中国国画名家沈彤。1966年8月生于内蒙古满洲里,少年时代受黄胄大师的影响学习中国画,青年时代考入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随诸师学习绘画艺术。
美术学院毕业后,回到了家乡参加工作,在矿报社做了专栏美术编辑。期间,曾被聘为书画艺术家报特邀记者,专职约稿画家。
几年以后,他离开了报社,调进了一所学校做一名专业美术教师。
窠臼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开始,他还能满足这种安逸的工作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追求完美艺术生涯的他,渐渐地厌倦了这种平淡无味缺少创作激情的生活。
他无法忍受更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只满足做一个碌碌无为平庸的教书匠。
于是,他为了拓宽提高自己的绘画艺术领域,经深思熟虑毅然决然地做出了放弃自己所热爱的教师职业,做出了停薪留职的决定。
他告别家人,背起简单的行囊,独自行走全国名山大川。
十几年,碾转了许多省市,踏遍了万里千山。绘画写生、虚心拜师学艺、与国内画界同行切磋画技。
这几乎成了他的一种生活方式。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历经了艰辛,他的绘画艺术突飞猛进,现已跻身于国内国画知名大师的行列。
那天璀璨的星斗送我回到家中。虽然感到身体很疲倦,但却无一丝困意,我披着睡衣,坐在了电脑前,上网搜索浏览了他几年前上传的绘画作品。
一幅《天马奔腾图》闯进眼帘,像一声霹雳震撼了我的心灵;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我的眼球。
这是他2002年的代表巨作,画卷全长18米,画马206匹。这206匹马或昂首向天嘶鸣,大有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的意境;或四蹄腾空,别有天马行空谁堪比,神骏踏雾九霄行的精神;或低头觅食,另有灵骥欲行千里路,蓄精存能别样情的感叹;或明眸四顾,却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自豪;其神态各异,聚散得当,疏密有致,层层晕染生机万千,千骐百骏出神入化。
正如一位网上读者所解读的那样,读沈彤笔下的马,无论是千骐百骏,还是茫茫草原中单匹的个体,墨色凝重,铁骨铮铮,雄强刚烈,大气滂沱,总给人一种惊心动魄的精神震撼。究其原因,是博大神奇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孕育滋养了画家的创作灵感和激情。
可依我所见,沈彤,他是那种能让你触摸到灵魂的画家。他的作品很成功地用马表现了我们人类昂扬奋进的精神。
他的马更有别于徐悲鸿一派的写实手法,其运用抽象主义的写意方式自成一家。
认识了沈彤,才让我真正领悟到了“天马毋须挥鞭自奋蹄”的真谛。
其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备这种龙马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成功者必备的前提,更是我们中华民族性格的写照。
沈彤,这个激情画神骏生长在北方的汉子;沈彤,这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骄子;沈彤,这个毋须扬鞭自奋蹄的天马。他具备了龙马精神,他是当之无愧的呼伦贝尔草原为之骄傲腾飞的天马!



作者简介:孙爱丽 笔名清馨 祖籍山东莱州,现居满洲里市,酷爱文学艺术,其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在省,地级、市区刊物均有发表及发行,并多次获奖。现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