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的家乡》 作者/牛宏伟
春天来了,牡丹引领群芳。鲜花铺满大地,嗡嗡蜜蜂采蜜忙。 此时此刻,乡愁与思绪在心中奔腾,荡漾。想起遥远的过去,这是一个一年中最为美丽却又最为缺粮的季节,如今打开话匣,敞开心扉,回忆起那难忘的时光。
在七朝古都,偃师市北边的邙山岭上,有着我们可爱的家乡~牛庄。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村庄,经历了岁月的洗礼,饱经风雨的沧桑,北望黄河,那是流淌着中华血脉的母亲河,南望伊洛,那是华夏文明孕育诞生的地方,因为最早的中国王朝~夏都就诞生在夹河滩二里头村庄。我们家乡的西南边,有一座叫做庙坡的山,那就是大名鼎鼎的首阳山,山上有座舜帝庙,还在诉说着上古时代英明帝王的辉煌,山上有伯夷叔齐墓,则默默的把大义凛然的爱国精神,刻在巍峨的墓碑上。 想起家乡,暖流涌进心房,想起家乡,心潮澎湃激荡,想起家乡,怎不感慨万千,想起家乡,叫人热泪两行!这是我们这些山里娃,小小生命诞生和成长的地方,你的一草一木都让我梦牵魂绕,你的一缕花香,都让我心潮激荡,忘不了村北那雾霭霭的红眼深沟寒风冽冽,还想起大窑坑机械厂锤声叮当。是谁刨去了虎头山顶那棵倔强的皂角树啊?它撑起的一把巨伞,曾为汗流浃背的 我们遮阳。是谁填埋了从黄河岸边连到家乡的水池水塘,让我们纵情嬉戏的黄河水,再也不能滋润干渴的家乡,是谁拆去了老校园那么多的庙宇大殿,那里曾有披星戴月的我们传出书声朗朗,是谁毁掉了那么多的苹果园?我们多么怀念那深秋时节的硕果飘香。
想起那温暖的春天,并不是尽都是欢乐,每到这个季节,其实往往有点饥饿的恐慌。稀缺的小麦面,早已吃完了,粗粮红薯到这个季节,也快要吃光。下红薯苗,种棉花的时候到了,饥饿的我们去漫山遍野寻找蜜蜜罐,麦布袋,罗罗葱等野花野菜充饥,躺在蜜蜂嗡嗡乱飞的柿子树下,头枕着散发脚臭气的布鞋,进入偷吃熟柿子的梦乡。干渴呀干渴,十年九旱的家乡,此时滴水贵如油,年年到了这时会闹起水慌。我们和大人一起拉上大水桶,挑起小水桶,到村里村外,都有可能存水的地方仔细张望,哪怕发现一点可以吃的水呀,犹如发现了救命稻草,珍奇宝藏。
夏天的家乡,奔放而粗犷,狂风暴雨抽打着贫瘠的土壤,北大坡池及所有水囤都灌得满满,羊屎猪粪杂草 都漂在水面上。我们就在暴风骤雨中奔跑追逐,个个变得像落汤鸡,哪管它污泥浊水在雷鸣闪电中顺着大街东冲西撞。满地绿油油的庄稼和树木,也都卯足了劲儿,蹭蹭往上拔节成长,知了麻雀,蚰子水蟒牛,既是我们的伙伴,也是我们去猎取的食物野味喷香,任凭风吹雨打,烈日暴晒,偷偷去水坑里游泳,爹娘在我们身上如果能画出一道白印,那就准备着挨揍一顿吧,揍得哭爹叫娘,此时的我们去喜戏,去劳动,去锻炼,去成长,犹如那田野里绿油油的庄稼,挺起来腰杆儿,打起了精神,在痛苦的洗礼中成熟,在艰难的磨练中成长,向着收获,向着远方,向着奢望,向着理想,奋力跋涉拼命勇闯,当三夏铺满金色的地毯,我们帮大人搞颗粒归仓。拖拉机,脱粒机,木锨,桑杈,牲口,鞭把儿,老少爷们,大娘大婶们,共同在打麦场,奏响丰收的乐章。堆起麦堆的卖场,更是我们追打嬉戏的乐园,能吃上白面了,正是我们此时最高最高的愿望。
经过春天,艰难的萌发,夏日漫长的酝酿,沉甸甸的秋天来临了,丰收的喜悦,写在父老乡亲的脸上,我们犹如喜鹊般喜悦,小鸟般欢畅,不管玉米吃多了怎样的胃酸,不管红薯吃多了怎样的腹胀,能吃饱总是一种愉悦,它赶走了可怕的饥荒。还想起那作文上曾经写过的一望无际的棉田,还想起撅着屁股倒红薯时的模样,为争当模范同学们比赛,看谁付出更多,拾麦子倒红薯,在田间出力流汗,四处游荡。砸石子背石子背沙拉砖,勤工俭学的我们,与老师和工匠们一起建成了教室楼房。在学校学习庄稼和果树的修剪,整枝打杈,拾过牛羊粪养过猪养过羊。五年级学生曾建成过一个小砖窑,也有同学排班磨面在磨房熬不住,一头扎在面堆上。在这一切的学习与活动中,一个月八元钱的老师,兢兢业业,辛辛苦苦带我们增长劳动技能,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那时村里还没有电视机,在那拥挤不堪充满汗腥味的电影场,我们瞪大双眼,舍不得浪费,那影片中惊险的情节,刺激的时光。那村子里还没有汽车,我们总是一大群孩子,紧追着那冒着黑烟的拖拉机,去狠吸着它的尾气,觉得好香好香。
冬天来啦,大雪茫茫,吃喇叭柱,打起雪仗。冰天雪地的校园,充满我们,追打嬉闹的嘈嚷,光脚穿的棉鞋早已湿透,光身子穿的棉衣早已冰凉,头上热气腾腾,汗珠挂在脸上,课余时推铁环摔陀螺吹皂角籽,摔面包,叨鸡,扳手腕儿跳绳踢方。这些最节俭最有趣的活动,却充满了智慧,充满了奇特的较量,如果说这些都属于杂耍,那么正规军就是篮球队田径队,他们充满了力量与速度,耐力与激情,冲杀在运动场上。还有那腰鼓队,排鼓队咚咚响起,难忘的样板戏,红灯记和沙家浜。我们在没有煤炉,没有空调的教室里上课,饥肠噜噜的第四节才是最难熬的时刻,值班的同学啊,怎么再不把放学的钟声敲响,时间过的总是那么漫长。一放学就快回家,端起粗糙的大碗,红薯面条,玉米面饼,偶尔还有白面充入饥肠。
啊!亲爱的家乡,千遍万遍念叨您,千呼万唤梦家乡!想起您就想起父老乡亲,兄弟姐妹,想起您,就想起大队干部生产队长。想起您就想起姚成华,张江,常连益那些老支书,想起你就想起牛北斗,牛治通,刘天用 那些老校长,素琴老师笑的总是那样的美丽,竹玲老师对我们总是那样慈祥,雪峰老师严禁的学风总是让我们肃然起敬,河清老师,总能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他的课堂。云峰同学最早迈紧了高等学府,现章同学早已是大学教授桃李芬芳,延生水化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建峰利波 服务于祖国的海滨和西疆。我们都是一颗颗闪光的螺丝钉,紧紧的拧在社会这部机器不同的岗位上,我们是一块块顶用的砖,坚守在祖国巍峨矗立的高楼大厦上。想起老师就想起,粉笔教鞭,三尺讲台和辛劳的身影,想起同学就想起调皮捣蛋,勾心斗角,相互学习,相互帮忙。岁月如梭,寒来暑往,如今家乡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绿波翻卷的首阳山森林公园,早已为家乡披上了盛装,高速公路快速传递现代化的人流物流,还有哪方便快捷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电话互联网,人勤春早幸福来,紧跟支部奔小康。古老的村庄,焕发了青春,如今正变得美丽和谐,绿色开放!啊!美丽的家乡,我们终生不会忘记的地方,梦中的家乡,我们永远留恋的天堂,无论在这里受过多少苦,多少累,我们都永远记得您给予我们的慈祥与美丽,无论在外面经历了多么腾达与辉煌,我们却永远留恋你给予我们的智慧和力量。您给了我们强壮的身躯,朴素的思想,我们会永远记得您的养育之恩,您给予我们做人的品德,丰富的知识,我们永刻心灵,永志不忘。狗不嫌家贫儿不嫌娘丑,今生今世,我们永远热爱自己的家乡,祝福您,翻江倒海,写诗作画,也表达不了我们的爱,祝愿您幸福美丽,繁荣昌盛万年长!(文责自负)
(2020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