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陈志民,笔名草衣,七零后,陕西丹凤人,作品散见各大纸刊及网络,青年作家。

丹凤的凤
文|陈志民(中国)
一位曾在丹凤任职的干部笑我说:“丹凤眼长在女娃子脸上好,我在丹凤任职几年,见丹凤小伙们大多生着一双丹凤眼,一个比一个精神,就很少见女娃儿长丹凤眼的。”
我笑着回答说:丹凤眼只是“丹凤”的一部分,你被一叶障目了,所以你眼里看不见泰山,只知道丹凤眼,却忽略了丹凤的凤。
笑话就这样过去了。
一天我看到一篇关于昌平名媛的文章,就问自己:我美丽的丹凤有没有名媛呢?稍经琢磨,我就给了自己肯定的回答:有!丹凤的名媛就是丹凤的凤。
习惯于现代,对于古老的词汇就要借助百度。
名媛是一个源自古代的称谓,统属名流,即“名士之流”,对于女性则称其为名媛。
欧洲有名媛,亚洲也有名媛;古代有名媛、现代也有名媛;北京有名媛、上海、广州也有名媛。西安许是也有名媛,但我不认识、也不了解,对丹凤名媛,即“丹凤的凤”却略知一二。
丹凤的名媛起于秦汉,见证了商鞅的兴衰,也见证了张义假让楚怀王600里商於的经过、与商山四皓的出山与归隐。
一条丹江贯通丹凤,连晋楚接西京,越秦汉,至唐,丹凤成为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枢纽。诗人、文士、官员或上京赶考,或职务调迁,赴京拜谒,皆出此地,故此、丹凤的凤见证过王宫权贵的雍容,也见惯了布衣书生的落魄。
至宋金、以棣花为界,筑宋金边城,为宋金两国军政往来,经济贸易建下了不世之功。
六百多年以后,丹凤又新生了一批丹凤的凤,且她们的出生地都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或桃花铺,或竹林关,或棣花、或月儿,也有鸡窝洼和老君沟的,但最终都没有阻止他们成为丹凤的凤。
七上八下,她们都会在商镇与龙驹寨居留,一样把青春先给了自己的组织,一样的相夫教子,一样的夜以继日的工作,一样结对子扶贫,一样拿出自己的腰包低声下气地把仅存的一点私房钱掏出来给她帮扶的贫困户,一样的把喜爱的娃叫“宝”,把不喜爱的叫“昧怂”。
她们的生活方式也不甚复杂,清早起来他们要给娃弄饭,伺候公婆,完毕、他们会选用她们钟爱的化妆品装扮一新完成一天的工作。
说道工作、他们必是他们单位或部门的明星,有的可能是业界精英。这一点不能含糊,他们中许多人的头衔里都带着“长”子或什么“主任”之类的官衔,也有不带官衔的被大众亲切地称为老师。
偶尔她们会约人聚餐。
饭桌前,城里的名媛会点红酒,点位菜,丹凤的凤会说:哎呀吃搅团呀!
吃糊汤吧!
要么吃糊涂面?
锅盔馍、沾油辣子......!
还不忘了再补充一句:
“哎——!老板!辣子叫重点儿啊哦!”
当然她们绝不会辜负美食,也会去要一份米线,或牛筋面,冒菜之类。她们似乎对羊肉泡馍敬而远之,但好像并不是怕羊肉的腥膻,可能是忌讳吃羊肉泡馍的粗犷。
生在这楚之头、秦之尾,总有些楚女的娇羞。
她们也骂粗,也骂着社会的不良现象,但她们绝不同于匹夫匹妇的街骂,她们的骂与痛恨全写在诗里,还登上了报刊,交谈中、有些骂人的言语竟然引用于但丁的《神曲》!
她们的仪式感也许不在奢华的大堂里举行,但相应的雅集必不可少。有时会在赵沟为朋友接风;有时会在百倾弯为来客洗尘;有时会在核桃园或柿子园里写生作画;有时也会在河滩上唱诗抚琴。反正、她们是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雅集的机会的。
若有一个闲暇的周末、或一个有缘聚集的时间,她们会如天上的人儿一般、翩翩下凡,开着自己的车,带着的自己的爱,或者新的作品一起品评,一起侃谈。
她们说《战争与和平》、《巴黎圣母院》、《安娜·卡列尼娜》、《飘》、也说《红楼梦》、古典名著、诸子百家;她们说矛盾、戴望舒、鲁迅、张爱玲,六世达赖、也说海子、严歌苓,但她们更爱说陈忠实与贾平凹,好像最近她们在谈论陈彦。
她们博古通今,思绪飞驰、简直让你怀疑你的所在、会是一个偏远的小城。
这是一个不一样的春天,她们估计有好久没有时间扎推聚会了,仿佛、在这个疫情过后的某一个下午,在龙潭水库下游的河滩里升起了一缕青烟、有茶香随着河风弥漫着四维,有歌声、有笑声、有朗朗诵读的声音......
还有一个低沉的声音说:“憋住气、您能行!看您昨天头条的文章多好!”
“你的诗词入选X刊了!”
“XXX年前就入围中X协了!”
此外、丹凤的凤们大多有两个名字,叫做芳、霞、燕、娟一类的是父母给取的,还有一个自己用或死党们叫的名字,如玉莲、绿萼、白裙、青衣......

本期主编:王文

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