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和远方
——记重阳节农民诗人仇晓霞拜师会
文/李 鑫
当时空锁定丁酉鸡年九九重阳之日,当明水红学重阳诗友会进入预定轨道之际,当农民诗人仇晓霞揭开拜师会的神秘面纱之时,我们的国学大师也就是明水红学会创始人裴玉生老师成功策划并召开了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盛会,既开创了明水文坛诗友会的先河,又为有执著梦想的晓霞提供了激发潜能的平台,可谓功在当下,利在千秋。
“雾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曰重阳。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尊老、敬老、爱老也就成为“中国老人节”的主旋律。
不知是裴老师人格魅力还是他的超能量,应邀莅临盛会的有县文联副主席客丽宏、耄耋之年的诗词掌门人耿存志、书画界泰斗常殿泉、明水文化名片康平、前任楹联会长杨景仁,还有热爱诗词的明水文化达人袁志平、韩树峰、孙佰仟、柴仁东、卢占昕、李姝怡3、孟庆春••••••堪称是众多文化达人华丽上演了明水文化诗词界的“不老的传说”。且不说贾文成老师对农民诗人仇晓霞的经历介绍,也不说晓霞的自我介绍和作品解读,单是她向与会的老师们三鞠躬拜师礼就足以让我们感动,这也是对裴老师精诚付出的最佳真情回馈。
明水诗词泰斗耿老做了诗词创作技巧的辅导。我与耿老的年龄足足相差了半个世纪,不得不惊异于他老人家的钁铄精神、底厚积淀、清晰思路,太多的感动充盈于心间,语重心长的耐心辅导不仅仅让晓霞收效甚佳,对所有诗友也是指点迷津。这一场视听盛宴既有十九大的欣喜鼓舞,又有超时空的入世情怀;既有古诗词的文化浸润,又有新创作的激情澎湃。

诗友们在红学会会长王景霞的引领下又参观了实验楼五楼的红学会展室,其中常老的书画,康老的篆刻可说是国家级的珍品。晓霞若不是亲眼所见,真难相信这样的展品、展室竟然出在我们的家乡明水县。
当拜师会由红学会场转移到小磨坊时,裴老师那最有创意的“重阳延寿糕”、“素面欢颜菜”、“养生立世酒”也来到了餐桌上。明水文化界的泰山北斗与诗友们共聆了精彩纷呈的赛诗会。耿老简直创造了明水诗坛上的奇迹,他居然还能够现场作诗,不但诗作的合格入律,而且还吟咏得铿锵有力,赢得满席的喝彩;慧眼识“珠”的贾文成老师的《有感于种瓜女拜师学诗》朗诵中,一句“裴大师的登高望远,成就了明水诗词界的这段佳话”,给诗会带来更多的欢笑;于连杰院长连夜赶出来的文稿经他幽默恢谐的演绎,掌声迭起,概括得精准,紧扣时代脉博。红学会的三任会长裴玉生、鲁湃、王景霞还分别题诗、赠书;散文学会会长李鑫、辞赋学会会长任万才、明源社区主编董广顺也分别赠书。所有与会人员都以各自不同的形式给晓霞提出了寄语和希望。县文联副主席客丽宏的精彩发言,对此项善举予以高度评价,也给诗友们对鸣县文化的飞速发展助力带来了新的契机!

在我与晓霞的交流中得知,眼前这位文化不多,仅小我一岁的妹妹,竟然能把生活的苟且活成诗和远方,令我肃然起敬。她的成长经历充满坎坷,但却从未磨去她对美好生活的观察和追求,即便在瓜园种瓜、集市卖瓜时也不忘积累素材;在往返途中开车时,为了赶走“瞌睡虫”,她还是选择创作诗的方式来解困。只要是在头脑中有诗的创意,她就像“打鸡血”般充满激情,有时甚至可以在梦中得诗,如《红楼梦》中香菱一样的勤奋。遗憾的是香菱只有黛玉一个老师,而晓霞却拥有二十几位县域中的名师,如此看来,我们的晓霞是幸运的,也是幸福的。更让我感到震憾的是晓霞的诗词入门竟然是女儿的语文书,每周趁女儿放假回家时她就把语文书上的诗词抄下来,爱不释手地读,读出感觉之后,自己就寻着灵感去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量的积累就有质的飞越,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面前的农家“诗痴”——晓霞。
拥有“诗和远方”大格局的晓霞被村邻认为是“怪人”,无人能懂的寂寞并没有让她退缩,女儿的支持与帮助更加坚定了她写诗的信念。 “你若芬芳,蝴蝶自来。” 或许是上天对晓霞的眷顾,才会有重阳拜师会的机缘巧合。机会总是降临给有准备的人,可令我震惊的是晓霞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全都以诗的形式记录下来。柴米油盐酱醋茶,统统入诗;琴棋书画词曲赋,处处入眼。如此比来,天天跟文字打交道的我实感惭愧。为何如烟的往事,在光阴的洗礼中,无论多么刻骨铭心的动人画面最终都抵不过似水流年的搁浅,而能有所追忆的经典瞬间似乎也变成了轻描淡写的片断,激不起任何生命过往的波澜。无论如何去紧握指间的笔杆,蓦然情愫依然支配情感的原动力趋向苍白的深渊。
平日里教给学生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因为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室、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源泉,大自然、人类社会,丰富多彩的世界都是人生的教科书。我们用心去开启一扇扇文学、文化、文明的窗口,眼前就会呈现一片辽阔绚丽的世界。语文教学时要时刻关注学生,提高审美情趣,充实精神营养,完善人格塑造,最终将这些文化精华转化为我们自己人生的火炬,我们也就成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创造者。这是我们为人师者的责任担当,可是晓霞虽未在教学岗位,她也有传承文化的宏愿,这是在当今这个时代多么难得的心志呀!
心有多少种梦想,生命就有多少种可能;心的思想有多厚,生命的承载就有多重;心有多少种色彩,生命就可以构成多少幅画面。晓霞绽放了自己生命的精彩,不是生活中没有烦恼,而是她选择了用作诗的方式来排解。她删除世间的烦恼,粘贴美好的心情,复制醉人的风景,打印灿烂的笑容。爱读书的晓霞,可以品味别样人生,让生活充满阳光;她可以搭建理想的阶梯,让生命放射出璀璨的光芒。晓霞不仅读白云彩虹,日月星辰的天上之书;她还读山川湖泊,鸟语花香的地上之书;她更读岁月沧桑,风霜满面的现实之书。晓霞的有了如此丰厚的阅历和常人无法想象的努力,才会有今天的累累硕果。

读诗是跨越时空的邂逅,读诗是在人生道路上采撷生命的音符。“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卷云舒。”在不惑之年来临之际酝酿出一首岁月之歌,唱出春花秋月,落英缤纷。种瓜的晓霞就完成了这样的一种生命成全,也带来了她独特的人生际遇。可是时下又有多少人不肯停下来审视自己,在物质生活丰盈之后而让精神愈发地馈乏,一路狂奔,哪管什么桃花开了、杏花红了、雪花落了,不知不觉让自己的灵魂变成了欲望的跑马场。人生之苦、生活之累,或许让我们忘记了来这一世的初衷。为了看风景,我们来到这世上,而今却在自己的幸福里去奢望别人的风景,错过了多少美妙的时光,错过了多少幸福的时刻,却全然不知。
提高生存质量,提升幸福指数一直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晓霞的四十人生规划中不止是写诗,还有书法、绘画等等都要一一尝试。我佩服晓霞勇气的同时,不禁也问自己:我们一路前行之时背负了太多的岁月记忆碎片,心灵怎能不沉重,步履如何能轻盈?或许晓霞的生命顿悟,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度的思考:学会放空自己,未尝不是一种智慧的活法,这样才能激发出更多的创作潜能。
九九重阳的壮举还要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去践行,期待着晓霞的各项学习科目都能进级。在喧嚣的尘世中好在还有诗与远方,把生命活成一朵花的绚丽绽放,把岁月沉淀成一条河的深邃幽静。我们总是历经的太快,但却总是领悟得太迟。每一个今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人生好比有去无回的列车,莫等到尘埃落定时蓦然神伤。在向生命彼岸进发的旅途中更不要错过沿路的旖旎风景,用庄子的心态去梦蝶,完成各自生命的逍遥游。
【作者简介】
李 鑫 女 1978年生,黑龙江明水人。明水县滨泉中学语文教师,明水县红楼梦学会副会长,明水县散文学会会长。明水才女之一,以咏《红楼人物》800字系列散文赢得众誉。多有散文、诗词、楹联、研红论文类作品发表于中华诗词学会、黑龙江省诗词协会、《冰心文化传媒》—上海头条网络平台及《北方时报》《绥化日报》《神泉文化》《新风集》《明水红学》等县级以上书报刊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