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几千年来绵延不绝;古人六书造字,其中蕴含了对世界万物、社会人生规律的朴素的、深刻的认识。而佛学禅宗从本质上讲也是有关人生的哲学。《一字禅:从一个字看娑婆世界》精选49个汉字,每个汉字由字形、字义展开禅意想象,谈古论今,妙解人生,使得汉字与禅学两者在书中得以交融贯通,由字见禅、由禅识字,开启一段智慧之旅。忘
作者:一苇
诵读:雅萱
忘,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
未来心不可得。
佛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佛说的就是忘。
忘,亡心也。亡,古读作“无”,也是“无”的意思。所以“忘”就是亡心,“亡心”就是无心,“无心”就是心不在焉。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心不在这里就是忘。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可得自然就没有,所以心不可得,就是忘。

过去的事是你的吗?你有的只是回忆。未来的事是你的吗?你有的只是憧憬或者担忧。所以只有此时此刻才属于你。可是此时此刻又在哪里?
就在你说此时此刻的时候,那一个此时此刻已经属于过去。
也许你曾经有过成就,有过失意,有过快乐,有过忧愁,可是那一切都已经与你无关。你或者耿耿于怀,或者学着把它忘掉。耿耿于怀就是把它背负在身上,越来越沉重;忘掉就是把它抛弃在路上,一身轻松。你是智者吗?智者会怎样选择?
忘是一种境界,忘是一种了不起的修行。
比如陶渊明的“欲辩已忘言”就是一种化境。到达这种化境,就不必刻意去忘掉什么,而是一种与宇宙沧桑相融的发乎自然的忘。还说什么呢?需要说什么吗?佛说:不可说不可说。为什么不可说?因为他忘了。

比如庄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就是一种超乎天地间的大仁义。鱼儿离开水,你吐口唾沫救它,表面看起来好像大慈大悲,而实际上对它有什么意义呢?不如你不认识它,或者不记得它,而它此刻正遨游于江湖。
所以让我们每一个自我去忘吧,尽情地忘掉一切。包括一切善一切恶,不过忘掉的善最好是你曾经的善行,忘掉的恶最好是你曾经的恶念。
而众生呢,则让我们相忘于江湖吧。
结语:忘,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作者:一苇,六十年代生人,博士毕业后任职于国内某名牌学府,作家协会会员。
诵读:雅萱,平台主播,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