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望年少,拜学分金台下,继而母校教书,流连管子经行故地十余春秋。苦乐半生,天命之年,入新建东部大学城,目睹筹建之波澜壮阔,感念世事之变化万端,始觉非大赋无以抒怀,故有斯文,以寄胸臆,以垂丹青。
---题记

(临沂科技职业学院鸟瞰图)
巍巍乎,蒙山瞻岱岳千年有芳踪;汤汤乎,沂水向徐淮万古留清韵。东夷圣贤地,天宝物华;琅琊名士邦,地灵人杰。文脉造化兼齐鲁,融百家之长,稷下杏坛与天地通灵;化境人间有沂蒙,得文明之风,管郯颜曾同日月竞秀。万物逆旅,尚贤德风弦歌不辍;百代过客,沂蒙精魂薪火传承。
岁在戊戌,时秩乙卯。两河时代,春潮腾涌,市委市府擘画巨笔如椽;战略东进,宏图雄起,科技学院东风一枝独秀。一易寒来暑往,三百日起日落,四十筹建人披星戴月,攻坚克难;半载埋头实干,几经苦辣酸甜,首批新教师得失两忘,荣辱共担。
分金台下,槐树花盛开三公之院,四十座高楼卓然拔地;祝丘河畔,杨柳絮飘飞清流之滨,二千亩校园遽尔成型。未忘酷暑里,骄阳烈日炙烤汗下如雨;犹记严寒中,凄风冷雨刺骨凛冽似刀。建楼宇,安设备,进图书,铺路面,植草皮,通管线,工地如阵地,校园似战场。筚路蓝缕开新路,栉风沐雨启华章。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大学乃大师之谓也。招才引智江南塞北,求贤纳士京沪广深。谒行家里手,专业智囊论剑沂沭之野;延大咖名师,骨干精英问情金石之交。求学问,殚精竭虑日以续夜;做方案,旁征博引焚膏继晷。杏坛新苑兴创业新风尚,人文高地写道德大文章。倾沂蒙上下洪荒之力,铸时代精品人才工程。
租来一亩小院,两株桂花分列门旁;借得两座小楼,一簇翠竹迎面当风。此乃筹建处,调兵遣将精英荟萃;临时办公地,谋篇布局人流如织。运筹规划删繁就简竭才智,经略文字韦编三绝运匠心。批文牍建规章,迎难而上,层层立下军令状;列数据立档案,自我加压,事事倒排时间表。协同联动,同欲同求无计得失;心手相牵,同向同行共谋未来。白手起家,犹信创业艰难如许;从零开始,方知无上光荣可期。

噫吁嚱!伟乎壮哉!古人云,有非常之人,后有非常之事,方成非常之功,信夫!昔我山川沂蒙,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外货不入土货不出;今者大美临沂文明之城物阜民丰商贸之都天下物流。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曾有楷模,桑田变迁愈彰沂蒙精神代出英贤。立功立德立言言出必行行必有果,谋事干事成事事在人为为必成功。赤胆忠诚初心不忘方为新沂蒙创业者,大义情真使命牢记自是新时代筹建人。
斯土斯人,在兹念兹,歌之咏之,以铭以志。
作者简介:庞尔锋,现供职于临沂科技职业学院。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首批齐鲁文化之星,致力于教育文化研究。出版:诗集《那一盆海棠有叶无花》《与大地一起飞翔》《又听风中落雨声》三部,文化散文集《教育随话》《行走在文化边缘》两部,乡愁系列文史散文三部《凤凰乡音》《凤凰乡韵》《凤凰乡情》(与人合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