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洞桥十八景二十二首
朱汝略(浙江)
於越散人本家超范兄约为富阳新登作洞桥十八景,并以二十首示范,曰多多益善。且见崖青、仄媛皆有作在先。遂自愚人节起闭门造车三日,聊敷塞责。兹录呈诸吟坛郢正,仰赐和章,共酬好意。景点简介为富阳发起方原供。临海末学朱汝略网名古慕朽朱庚子清明谨识。
一、洞桥古渡
弯弓满月看朦胧,百里仁溪西復东。
碧水蓝天交靉靆,青螺乌髻透玲珑。
徐徐渡见明明德,攘攘人行色色空。
蓑笠苍颜眉雪白,一声欸乃出艄公。
【洞桥古渡】洞桥镇因驻地里仁溪上有洞桥而得名。民间称环拱桥为洞桥。洞桥原名里人(仁)桥。明万历三年(1575)《新城县志》卷二:“里仁桥,在宁善乡。”是志卷一县境图上所标桥名为洞桥。清道光三年(1823)《浙江新城县志》卷四:“里人桥,在宁善乡,今名洞桥,明万历间建。”自古而今,民间称桶桥、铜桥、洞桥,均与元末明初徐明德有关。朱正先生有《洞桥古渡》:碧天无际夜朦胧,小洞桥边野店东。红萏花残水明灭,青螺髻小月玲珑。举头不觉光华满,扪手方知色相空。隔岸何人吹玉笛,又将清响惹渔翁。
二、陈园怀古
上婺山前寂历封,云耕雨牧伴茸茸。
青苔可记廿年绩,碧瓦难寻五代踪。
池沼有情芳圃菊,丘墟无赖听村舂。
苦吟人禀苏髯志,陈马头昂赶六龙。
【陈园怀古】位于洞桥镇洞桥村陈村,为唐末睦州刺史陈晟故里。陈晟领睦州刺史十八年,多次率军民修筑睦州城,对后世影响很大。后弟陈询反叛钱镠,兵败后陈氏园亦被钱氏所废。民国十一年(1922)《新登县志》卷九:陈氏园在县西四十里宁善乡上婺山下,今陈村基址犹存,唐末,村为睦州刺史陈晟故里,俗称陈马头村。又卷五:岭西区宁善乡陈村庄陈村。宋许广渊《陈园怀古》:今日青芜满,当年碧瓦稠。轩楹无寸水,池沼有残邱。过客嗟啼鸟,居人竟牧牛。子孙谁秀颖,念祖力重修。宋苏东坡《陈园怀古》:荒凉废圃秋,寂历幽花晚。山城已穷僻,况与城相远。我来亦何事,徙倚望云巘。不见苦吟人,清樽为谁满。
三、石羊遗韵
文成拜石溯钱江,歧路亡羊七里泷。
高插青天君子德,郁离红日帝师腔。
云霞但得安金部,荣辱何如问酒缸。
懒散神仙僵卧地,恍然空谷听跫跫。
【石羊遗韵】位于洞桥镇石羊村石羊山下,为元末明初隐士徐明德故里。唐诗人金部侍郎徐凝墓也在石羊山下。青田刘伯温多次来石羊山下拜访徐明德,四次将他写进《郁离子》。徐明德有《醉书闲居室壁》:石羊山高青插天,闲居筑傍山之前。平生爱读书几卷,或时自去耕春田。浮云富贵亦易取,扪虱搔痒独不便。呼儿且享现成乐,一饮一斗歌两篇。君不见朝骑白马黄金鞍,暮来物议遭笞鞭。何如不受拘束懒散如神仙。清钱尚絅有《石羊遗韵》:晴林绕屋树扶疏,云是先生旧卜居。高卧不知红日上,幽怀常共白云舒。烟开四壁山宜画,溪近双扉水可渔。一曲樵歌天地窄,人间荣辱竟何如。
四、上林春晓
便向桃源问九疑,上林赋就谢归期。
甲兵海内红骢渴,耕凿人间黑犊痴。
陋室讴谣吟濩落,野花岚翠影参差。
行穷水尽榕根壮,古木桠杈春晓时。
【上林春晓】位于洞桥镇洞桥村上林,是清诗人沈榕故里。缪艮《沈上林记》“行二三里许,见两石山,壮耸环立,上多青松,翠幕交合。中有小溪,傍左之石壁而出,遂近流而行。夹岸山花野竹,芳翠袭人。曲折行数里,有小石坡自山而下,横卧水湄,状如饮马。古木桠杈,路行若穷。不数百步,中忽开拓,山花岚翠间屋宇参差。清流前绕,水痕如镜,上覆板桥通往来。”几面好山环舍北,一湾流水出桥西。上林胜景众多,明王继《上林春晓》:甲兵戢海内,安居乐耕凿。石壁挂烟蓑,好雨催东作。斜日下黄犊,长歌散林落。百岁谢奔驰,生理真无怍。
五、里仁听松
钓鳌客上钓鳌矶,宁善里仁胡不归。
合抱樟楸遮老坞,凌霄松竹探新扉。
轻云出岫牵人袖,薄雾笼纱挂鹤衣。
大壑风来崖欲语,涛声如诉听依稀。
【里仁听松】位于洞桥镇里仁村,村名寓意以里而居,以仁为本。明万历三年(1575)《新城县志》:宁善乡里仁坞。朱正先生在此作《听松看竹楼诗词》集,有《里仁听松》:春风二月记移家,一路夭桃尽着花。山水有声还有色,妻孥无拙亦无华。心安从此书宜读,客至随时酒可赊。绝胜年时干末秩,萧条行箧滞天涯。
六、葛水斜阳
懵懂芳心荡葛墟,锦鳞掉尾惯徐徐。
杜鹃波底血能染,梨李篱边骨尽舒。
夕照正同丹可药,春游更见艇如车。
纯阳继踵稚川化,果老风光换电驴。
【葛水斜阳】葛溪很长,源万市,经洞桥、胥口,到新登,与葛洪炼丹有关,统称葛溪。宋许广渊有诗句云“稚川仙化后,溪以葛为名。”葛溪两岸青山环绕,步移景换,美不胜收。朱正先生《葛水斜阳》:秋风瑟瑟水粼粼,掩映清溪濯锦鳞。波底夕阳红可染,渚边芦荻白初匀。砧声时共滩声急,晓色何如暮色新。浮筏渔郎歌浩浩,归来沽得瓮头春。
七、横洞雾岚
米家山色辋川图,来入农庄信宿娱。
烟锁清晨疑豹隐,日开卓午听鸠呼。
胸头激越千军弈,眼底纷纭万象殊。
望到钱塘翻白马,新安一梦醉西湖。
【横洞雾岚】位于洞桥镇洞桥村横洞山,原为山顶村庄,今为山庄民宿,乃观景揽胜绝佳处。山下村圃溪流尽收眼底,晴天拂晓浓雾锁山峦。清吴山诗句“雾深疑豹隐,日午听鸠啼”。
八、大溪蓼海
璀璨星棋布大溪,无言草海自成蹊。
桃源洞口胡麻饭,笠泽船头红豆蠡。
霜压枫丹盘璧碎,雪欺梅白掌珠齐。
蓼儿洼聚百单八,浅醉黄花没马蹄。
水浒全传宋头领满江红词:头上任教添白髪,鬓边不可无黄菊。
【大溪蓼海】位于洞桥镇大溪村岩岭湖边。蓼子花海,在洞桥是可遇不可求的。蓼子开花的条件很讲究,在洞桥的十月、十一月深秋初冬季节,非要等到溪水干枯裸露出潮湿的河滩,在充足的日光下才有蓼子花海。蓼子花开时,一大片一大片满是蓼子花,诗意会不约而来。
九、云台杜鹃
高台大坞拾云阶,仙境迷离鸡犬埋。
犍牯勤耕翻旧土,啼鹃速客绣新鞋。
贵妃揽镜天边烧,西子催妆水面揩。
登顶流连看不足,紫箫吹月爽歪歪。
【云台杜鹃】位于洞桥镇大溪村大坞云台山。山有雄姿,登顶满冈皆是杜鹃花。登顶还可揽胜。若时近黄昏,漫山红透的杜鹃花与天边烧红的晚霞会相映成辉,让人流连忘返。若不想走,就住山下古村的民宿,体悟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宋苏东坡: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但令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十、贤德高吟
锄云冒雪下瑶台,一水中流诗作媒。
西母金庭迎玉趾,东床琼阙构鸿裁。
松风几沸僧庐静,霜月无私澎岛开。
教化当年曾实验,图南鹏翼布沉雷。
仙居张鹏(1886—1995),原名家福,字图南,号任天。二十岁翻译《几何学原理研究》,光复会、同盟会会员。任浙江巡按使署咨议、教育厅长兼省长公署秘书长,1929年任浙江省教育厅督学,1931年陈布雷邀任民众教育实验县新登县县长。后为历史反革命、省文史馆员。百岁大寿时人民政府送他“盛世人瑞”庆匾。
【贤德高吟】位于洞桥镇贤德村,此地为唐代诗人、道学理论家、民间率族人开发澎湖第一人施肩吾故里,也是唐代诗人何希尧故里。施肩吾有206首诗,何希尧有4首诗,翁婿二人共有210首诗被收入《全唐诗》。此地四面环山,一水中流,点点村落,袅袅村烟,恬静自然。早在一千多年前,施肩吾偕同乡好友徐凝留下《贤德高吟》:火轮烈烈彩云浮,才到东林便是秋。有客故人来未暮,松风几沸碧山头。宋许广渊《贤德高吟》:荒村十里居人少,中有僧庐挂隐名。高阁截空霜月古,群山临槛竹风清。潺潺鸣溜将心涤,艳艳新花共眼明。珍重肩吾能自适,尝招诗友避喧行。
十一、查口探营
一条直问广寒津,千古谁能更出新。
学海探骊凭信手,龙门跃鲤试翻身。
雏鹰翅展仲谋略,细柳营严鹏举神。
未入熔炉先练胆,青春烂漫任天真。
【查口探营】位于洞桥镇查口村,为杭州国际青少年野外拓展营地所在地。现如今,洞桥正在全力打造“花开洞桥,营地之乡”,这里是洞桥争创“中国营地之乡”的核心与源头。查口村下徐家自然村又是唐代诗人徐凝故里。徐凝《庐山瀑布》: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深得白居易赏识,有101首诗被收入《全唐诗》。
十二、文村赏月
村围翠岭阁昌文,坐拥清溪绝俗氛。
开局行船催晓渡,新钩挂壁带星群。
太平有象天濡笔,仰止归心地乐耘。
欲上层霄穷视听,婵娟纤指韵拈分。
【文村赏月】位于洞桥镇文村村,由建筑设计师王澍设计督造的浙版新农居,成为全国网红打卡地。唐时文村文风较盛,陆续出过一批文官,建造过文昌阁,因而得名。古村翠峦环抱,一水中流,成舟形布局。坐拥山水的文村民宿要把客人留下来,赏月幽思,岁月静好。宋苏东坡有诗: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十三、天井揽翠
采药仙家跣足痕,往来天井傍云根。
林生玉笋青葱指,池漾芳茵翡翠盆。
推醒烟霞明觉路,吹寒梅雪满文村。
扬帆直欲蓬莱去,传语麻姑启海门。
【天井揽翠】位于洞桥镇文村村天井山,现为名动江浙沪的天井山庄所在地。天井深不可测,天池翠如碧玉,石林妙不可言,让人有置身于洞天福地之感。堆青拥翠峰徘徊,云叶闲铺揽烟霞。天井揽翠,坐等诗成。
十四、洞顶泉声
仙人洞锁不胜寒,独醒泉流耐得干。
雾霭弥峰披鹤氅,莓苔积翠跨雕鞍。
噌吰鞺韃欺龙伯,淅沥叮咚听玉盘。
腹有诗书通瀚海,高才八斗认穷酸。
【洞顶泉声】位于洞桥镇文村村洞顶自然村,现已无人居住,但洞顶泉仍旧喷涌,山顶美景依然。洞顶坐落在仙人洞的山头上,故名。常年雾霭弥峰,泉声叮咚,岩上青苔积翠,似有仙人在此居住。洞顶泉最奇特的地方在于天气越干旱泉水越大,真不知奇泉从何而来。
十五、三溪寻踪
广陵一一去无还,如泣如歌水府关。
罨画披图屏四面,分支聚首美三鬟。
琪花忙趁东君扫,仙阙何庸紫凤攀。
把卷洪园蚨万选,芜词俚句例全删。
【三溪寻踪】位于洞桥镇三溪村三溪口,因葛溪、佘溪、槎溪三水会合于此,故名。三溪口四境皆山,峰峦叠嶂,原为新登县第二大集镇,分为上街、下街、阴山卢家三片,沿街有大小店铺数十家,居民两千多人。建造岩石岭水电站后,整个如诗如画的三溪口集镇现早以深深的沉浸在水库湖底。三溪口一带古有著名的平山别业、洪园和洪家翰林厅,出了袁攀凤、洪青选、洪焘、洪楹、洪耀、袁知芳等一大批名人,其中洪耀以进士官至广西左江兵备道,显赫一时。清潘成年《三溪》:三溪注一溪,人家临水住。花鸭暮相呼,分流识归途。宋许仲蔚《三溪寻踪》:青山叠叠水重重,古道才容匹马通。飞鸟自由啼晚照,落花无着趁春风。岩前积霭参差绿,天末余霞点缀红。一一广陵如在眼,诗坛谁敢较豪雄。
十六、枫林咽泉
谒水灵官入坞悬,玄奇一窍着雷鞭。
吐吞时刻亏犹满,漏滴从教断复连。
仿佛同心潮涨落,殷勤寸口象联翩。
卧龙诚意谜难解,怨咽谁调太古弦。
【枫林咽泉】位于洞桥镇三溪村枫林坞,又名谒水灵官,因其景观独特神奇,旧时列为东安八景之一。《新登县志》:枫林坞当天雷山之麓,:入坞荦确行三里许,境极幽邃,山下有穴,如窦泉涓涓,时作时止,空窍来风,若有呼吸者。咽泉外表并不显眼,泉水从一块普普通通的岩石下涌出,流入一个三尺多长,一尺多宽,七八寸深的小石潭,奇妙之处在大概间隔10一15分钟满溢、浅停一次,周而复始,历年不变。被誉为江南第一奇泉,有关传说众多,诗词无数。清潘成年《枫林咽泉》:我游枫林坞,不见枫林树。唯闻涧水声,依旧出烟雾。清葛长祚《枫林咽泉》:山水清音静者收,乱峰深处见灵湫。阴晴汩汩龙蛇窘,昼夜潺潺风雨秋。吞吐按时疑漏滴,机关藏内识岩幽。此行非为穷名胜,待得公馀仔细收。
十七、雷山藏寺
秀出三溪竞折腰,下临无地挂重霄。
苔衣立鹤青青白,薄雾笼僧暮暮朝。
翠黛高攒任舒卷,红尘远隔听喧嚣。
归来但说寒山子,一哂天台丰舌饶。
【雷山藏寺】位于洞桥镇三溪村天雷山,始建于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天雷寺背靠山崖,前临数十丈深渊,晨昏之际云雾环绕,时隐时现,颇有仙境之感。天晴时从远处望寺,古寺仿佛悬于空中,让人浮想联翩。天雷古寺在清乾隆嘉庆年间鼎盛,嘉庆二十五年新登县令武新安游天雷寺时曾留下《天雷寺八景》诗,其《雷山藏寺》云:雷山矗九重,上有最尖峰。秀耸青冥表,高攒翠黛容。苔衣经雨洗,螺髻着烟浓。伫立相看久,层云忽荡胸。清叶斯蓁《雷山藏寺》:高下禅房处处幽,压栏花木自轻柔。风来吹落双池里,引得红鳞水面游。
十八、天云奇水
串串真珠见客抛,菖蒲抽剑正含苞。
饮他蜜蜜泉无匹,笑我痴痴树有巢。
瑞象天云奇若幻,动人诗句味如肴。
三川气势侔三岛,九曲清词仔细敲。
【天云奇水】位于洞桥镇枫瑞村菖蒲天云山。从山脚俞村上天云山,山路边有一小溪,泉水叮咚,终年不绝,当地人称蜜蜜泉,饮之甘甜爽口,沁人心脾。一路耳听泉声,眼观山色,几个峰回路转后到天云寺,也到了蜜蜜泉的源头。天云寺内还有一奇泉,此泉约一丈见方,两尺多深,水清如镜,冬暖夏凉,春清秋碧,四季不绝。更为奇特的是,泉水逢人便会泛起一串串如珍珠一般的水泡,自宋以来就被世人称之为珍珠泉。相传苏东坡还为《天云奇水》题句“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侔。”
附编
19枫瑞杏林(大安银杏)
青衫着罢换黄袍,钩戟横空百尺高。
十里扬威风牝牡,千年蓄势侣猿猱。
贝经堪写梵僧叶,珍果岂输王母桃。
枫瑞杏银通列座,菊花同就更松醪。
20袁家瀑布(袁家张坎坞瀑布)
划破青山立界河,袁家坎坞影婆娑。
虚空落下千寻直,白练飞来一刹那。
霹雳入江何暂息,蛟龙回首已全皤。
渔郎寒觉钓蓑湿,碧汉遥乘八月槎。
半用徐凝句。
21湾里采风(湾里风光,塘湾里风光)
采风湾里辨桑麻,苔瓦檐随曲涧斜。
蒲剑茭盔疑竹叶,丹枫银杏胜桃花。
阴晴欲解问农父,翠黛长思挽落霞。
山水多情包膳宿,金秋八月必移家。
22东山凝碧
图画天开甲一方,东山月上万山霜。
晨登极顶小吴越,午睡崖头读墨庄。
活水喷泉煎茗沸,昙烟霖雨放流长。
会看幽壑蛟龙舞,再起崇阿虎豹藏。
庚子清明于虎林江陵
建议各景点名对应关系
一、洞桥古渡,六、葛水斜阳;
二、陈园怀古,十五、三溪寻踪;
三、石羊遗韵,十四、洞顶泉声;
四、上林春晓,十七、雷寺钟鸣(雷山藏寺);
八、大溪蓼海,七、横洞雾岚;
九、云台谢豹(杜鹃),五、里仁听松;
十二、文村赏月,十一、查口探营;
十三、天井揽翠;十、贤德高吟;
十八、天云奇水,十六、枫林咽泉。
20袁家瀑布19枫瑞杏林(大安银杏)
22东山凝碧21湾里采风(湾里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