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降临了,沙漠里一片寂静。宿营后只有冯麟阁统带和几个管带还在马灯下议事:“几天不见匪徒的动静,他们在等着拖跨我们,看来我们的行军路线他们很清楚,就是等着我们断水后,丧失战斗力,再下手。”效罗先分析着。汲金纯说着自己的看法:“骑匪在三面压力下,他们会找最薄弱的地方下手,张作霖的前路近五千人,他们不敢去碰,吴俊升一千多人在南侧等候,他们是在草原上以逸待劳。只有我们是人数少,又在沙漠里饥渴劳顿,雅什的目标肯定是我西路。他们是全线出击,还是吃我一部,这个要想一想。”张海鹏接着分析:“我想匪徒们摸清了我们的路线,就一定知道我们没有地方补充水,按照常理讲,明天就会连路都走不动,是他们最好的攻击时间,那地点是在什么地方?这是一个问题。”冯麟阁看着大家:“诸位讲的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及时地找到了水源,补充了足够的饮水这是对方始料不及的,准确地说,明天会有一场战斗,各位早些歇息,明日四时出发,我想匪徒们一定会有埋伏在前面,这也就是我们打击他们的地点。”
效罗的日记是这样记载着:“今天是第六天,我们已行进了五百里,进入了沙漠的深处,向前七十里,沙漠将向南伸延,大家都意识到,今天和骑匪在沙海里将会有一次战斗。”
四时,启明星刚刚升起,西路骑兵就整装出发了。为了应付突发情况,行军采取二二一队形,就是两个营并列在前面,两个营平行,一个营随后的队形。冯麟阁照旧在中营,效罗和他的二百人的卫队连跟随在左右。 冯麟阁給效罗讲解到:“我们地图绘制的有问题,这点雅什和那个董二一定知晓,所以他们想以逸待劳,待我们人疲马乏饥渴无奈地出现时,打我们一个无力招架。”“二叔,你觉得会是个什么地方?”“以我的感觉,应该是一个能让人马放松的地方。这个地方是···,”“那就是一个海子,只有水,对人和马匹,由其是极度饥渴疲惫的部队,那是可以不顾一切的。可这地图?···”“地图上百里内没有水,这个图完全把我们搞混了,不用它也罢。”“雅什他们会计算我们的行军时间,头三天三百五十里,后两天一百五十,今天是第六天,若是前边有湖,他们正常设伏的时间应该是今天下午。”“前面若是个山口,也有可能设伏。”“这几百里之内无山,这个大家放心。”行进中说着说着,天就大亮了。探马来报,“前面飞鸟渐多,有贼鸥,说明有海子在不远的地方。”“传令下去,停止前进,就地歇息。各营管带来我处议事。”冯麟阁笑着,边下马边口述着命令,效罗看得出来,他是得意自己的猜测被验证了。管带们跑着过来,手里举着马鞭,左腿把指挥刀碰得乱晃,一个个兴奋的脸红红的:“看来真的要打他雅什狗日的了。”
初战告捷
前面真的有个海子,就是我们说的湖泊。“好大的海子,像蓝宝石一样美,长宽各有五里吧。”效罗拿着单筒望远镜,趴在沙堆上,一边观察着湖面和四周,一边向冯麟阁报告着。在海子边上,只感觉到凉风习习,湿润柔和,舒服得不得了。“海子西面是平场,北面是沙丘,海边有芦苇和蒲棒,南面平缓有树,远处有一个小土包,东面沙堆靠水靠得近。”湖里有许多鸟鸭,效罗看见一对绿头野鸭在水面嬉戏,那灰绿的小脑袋一下钻入水里,两个脚蹼和尾巴朝天摆几下“吱溜”就来个潜泳,一会又从十几米外的水下钻上来,只见一只鸭子嘴里还衔了一条小鱼,鱼尾巴还直动弹,另一只鸭子一下就从它的嘴里抢走,扭头就跑。这被抢的鸭子那个急的,两个翅膀张开搧着,脖子直直地向前伸着,两只脚蹼在湖面上点着水,一溜烟地追上去,前面鸭子游了几下也在水面上拼命地奔跑,把那兰色的湖面踩出了一条条涟漪。“鸭子的水上轻功还是真不得了呀,这个我得认真学学。”效罗品着野鸭湖面踩水的要领。冯统带把“单眼”望远镜拿过来,对身后的军官们说:“南面小土包这个制高点要等雅什进来再占领,西面北面都要设伏,我看咱们先给来他个空城计,怎么样?”作战计划确定了:“每营占领一个方向,退后半里地埋伏好,预计雅什是从南面过来,就是那边···,”冯麟阁用马鞭子指着不远的小土包,“我带五营作为主攻,等敌人一接近海子就先发制人,从东南方向冲进去,你们一定要观察好,只有相对方向的队伍才能杀入战斗,就是南面来敌,北面的部队上,避免腹背受敌,听我的炮响,再全体出动,实施围歼。这是骑匪,今天练的就是刀术,我老冯三年没杀敌了,看看我的武功还好不好。”大部队按计划分别在几个方向埋伏下去,人们远远地看着蓝色的湖水,日头已经偏西了,应该是下午三点多了,那光线也开始变得柔和起来。这时远处传来马蹄“踏踏”的声音。“安静,安静。”埋伏的弟兄们一动不动,只等雅什一伙进入伏击圈。
一溜烟尘,大约一百多骑匪从南边跑向海子边,他们到了后都下了马,就听一个耳熟的声音:“大家先歇歇,晚上等着砍那些半死不活的人吧。”效罗一下听出来:“这是董二,上不上?”冯麟阁用望远镜看了看说:“不着急,再等一下。”董二的人,下了马就把马匹都撒开,让马儿自己去饮水,这伙人三五成群地坐在湖边。冯麟阁等董二的队伍散开后,忽然一声令下:“给我冲!”几百匹马突然出现在海子旁,高高举起的马刀,在阳光的映衬下,亮光闪闪,喊杀声震天响。骑匪们跑向马群,效罗对着马群打了两枪,惊得马沿着湖边狂奔乱跑,弄得那些士兵追也追不上。董二拿起枪对着过来的队伍,连开了两枪,打伤了一个官兵。当他又要放第三枪时,效罗拔出另一只马枪,一枪就打碎了他的脑袋。有两个机灵的跳上马,还没离开海子,也叫效罗打下了马。在慌乱下,有四五个匪兵跳进湖里,还没游几米就大喊起救命来。其余的人四分五散地向北和西面跑,有十几个匪徒一看无路可逃,抽刀迎战,冯麟阁挥刀左劈右砍,直杀得这些匪徒少胳膊缺腿儿地躺了一地。效罗大喊:“董二已死,速速投降。”这些溃兵一看董二被打死,纷纷双手把刀举起来,跪在地上投降了。
有的降兵诉着苦:“我们是被董二胁迫的,已经是官军了,谁愿意再当土匪。”看他们穿着破破烂烂的巡防营服,人们又同情起这些俘虏来。冯统带下着令:“叫白廷他们过来,由他们来甄别一下,看哪些可用。董二以下还有什么官,给我叫来。”士兵们指着一个头戴蒙古尖顶帽子的人,“他是雅什派来的人,叫图布。”图布是一个典型的蒙古汉子,宽肩大脸,虎背熊腰,腰间插了一把蒙古短刀,一脸不屑的样子。“赛白努,”效罗客客气气地打着招呼,图布迟迟疑疑地也回应了一下。“我们是西路巡防营,这是我们的冯统带,是我们的达拉嘎。”效罗用手指了指冯龄阁,蒙语达拉嘎就是最大的官。图布看了看冯麟阁,点了点头 ,用汉语说到:“像个好汉。”“噢?你会汉话,那好,咱们聊一下。”冯麟阁拉起图布就走,还让卫士们离他们远点。看来这自古就是惺惺惜惺惺,英雄识英雄。一会儿,冯统带就征服了图布,图布把什么都说了:“雅什是我的内弟,这个小舅子从小不务正业,吃喝嫖赌样样俱全。前几年他跟着俄国人跑,把我们草原祸害得够呛,俄国人退到黑龙江,他也跟去了,后来混不下去,又回来拉起他原来的人马,还是到处抢啊杀啊的。这几年,朝廷屯垦,王爷们把我们的土地都卖了,蒙古人放牧没有了土地,所以又有人加入了他的队伍,现在大概有近千人吧。我有两个外甥,也叫这个坏蛋給带进来了。我是察哈尔王爷身边的梅林,不干了。是来领两个外甥回去的,没想到雅什这小子把我也逼到这里来了,派我看着董二,我要是不干,就把我的外甥废了,你说我这舅舅是怎么当的呀。这回朝廷剿他,原来他想跑,可后来董二给他分析,说能大败西路巡防营,雅什就让董二来打先锋,他后面配合,然后看看再定夺。眼前这个湖叫呼和淖尔,是雅什的老窝,白天他把人马聚在一起,晚上分开三四股,可他自己的活动范围不会超过湖的两天距离。呼和淖尔向北二百里是林东,向南是喀拉沁,向西是乌丹。我看雅什另有计谋,这家伙心眼多,鬼极了,手段也辣,又胆小。看他这个种就不是我们蒙古种。”
白廷也把董二的人员筛了一遍,基本全认识。自打董县令跳崖,那董二就惶惶不可终日,他想总有一天会暴露,还不如现在就走。董二想起当年在黑山认识一个叫雅什的蒙古人,现在还在綠林里,不如先投奔他以后再做计较。下定决心后,假借练兵想拉着他的一营人跑,金寿山发现他反常,就只同意他带一个连外出,所以这董二就带着这百十个人来投了雅什匪帮。雅什有了董二,对官军的情况了解更多了,还利用董二到草原烧杀抢掠,挑起蒙汉百姓更大的仇恨。董二有六个心腹,一个连长帮带,五个哨长,叫效罗击毙两个,剩下这四个,那些士兵一致要求处死他们,大家喊着:“我们大家都不愿意去,为了逼迫我们,他们拉出三个弟兄,当着我们的面把他们活活打死了,这样我们大家才跟着出来的。”图布和冯麟阁说:“狼多么可怜也是不能留下的,因为它们会毁了整个草原。”冯麟阁向白廷一挥手说道:“按奸细处理。”那群破衣烂衫的士兵扑上去,也没用多大功夫,就把那四个坏蛋砸成了肉酱。冯麟阁对效罗说:“可以召集大家过来了。”效罗拿着手铳就放了一炮,那海子四面埋伏的骑兵一下从四面八方聚拢过来,吓了图布一跳:“冯达拉嘎,你还埋伏了这么多的人马?”“是啊,这次,官军用了万人包围剿灭雅什,他是逃不了的。来来,我们得商量个办法,引雅什上钩。”图布眼里先是闪着惊异,随即脸上就现出了庆幸的样子。军官们跑过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这仗也太简单了,我们这一千人看还没看见,敌人就没了?”图布拉拉冯统带的衣袖,对他说:“这样你看行不行,我去给雅什报信,就说董二大胜,还有一些官军大概三百人走不动了,叫雅什带队火速前来。若来一部分,咱就吃掉他一部分,全来,就干掉他整个队伍。”冯麟阁说:“这太好了,不过怎么让雅什相信呢?”“给我十匹你们的马和武器作战利品,再把董二死了的这几个人衣服换了,我用马匹驮回去就说是你们的人,这样好报功。我估计雅什还让我来领道,咱们就定在这海子边上······。”“好好,就这么办,可你到什么地方去找他呢?”“雅什在西南三十里的哈林嘎查有一个秘密联络点,我先到那儿,就有人送信给他,要是快,今夜就会过来的,官军还是先埋伏起来的好。”说完,图布带上两个董二原来的士兵,赶着十几匹马,驮着武器和死尸,向西南方向去了。汲金纯问冯统带:“此人乃雅什大舅哥,我们能相信他吗?”

作者简介 :赫连佳新,笔名秋叶。是中国北方有影响的作家和诗人。他在文学作品中曾以佳新、小成、赫连、秋叶署名。赫连佳新是中共党员,满族,共和国同龄人。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生于东北,成长于内蒙古,曾经在经济领域工作多年。他作品主要以文学著作和诗词为两个方向。文学作品突出的有超长篇历史小说《关东秋叶》(已出版一、二、三部,四、五尚在创作之中。整个小说为五部,四百五十万字。) 赫连佳新先生的文学作品坚持对历史的尊重,突出爱国主义,着眼于普通人的真善美,在文学作品中注重对科学知识的传播。他的小说涵盖三个阶段,即历史、现在和未来。《关东秋叶》(1887年-1939年),是一部超长篇历史小说,是描写东北人民,在“九一八”以后,自发组织的“义勇军”,进行抗日的故事。《叶赫食府》是表现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小说努力表现中国老百姓,那些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中的遭遇,和他们内心的纯真善良的品质。而三十万字的小说《翡翠公主》,是作者进行的新的尝试,介乎于历史和现在的穿越爱情故事。赫连佳新先生近期开始构思《科幻奇案系列小说》,现在已经由中国文联出版社,重点推出了《电脑骑士》、《幽灵球队》两本小说集,而后面更加精彩的《贝湖魅影》和其他的故事也在创作中……。这个奇案系列,是描写世界科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离奇案件,以及社会对向未来发展,产生一些令人担忧科技事件的科幻小说。在文学创作的另一个方向,他以秋叶署名的诗词,已经深入人心。近几年诗人的诗作已经多达几千首,他的诗歌细腻优美朗朗上口,为很多的诗友所爱。诗人秋叶(赫连佳新)特别对古词偏爱,他的百花词是很多诗友的最爱,诗句优美,不拘泥于格式。而他的散文诗则偏于叙事,把对祖国、家乡、人民的热爱,表达得淋漓至尽。《关东秋叶》一二三部,经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播小说形式,广播小说已经在中央电台《作家栏目》播出,在各省的广播电台和新媒体都已经和正在播出,反响极为热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