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丝竹呢喃夜未央
文/阿山(上海)
朗读/戴锦艳(南京)
清笛一曲断愁绪,安枕琴音入梦乡。
斗室中,把夜色关在门外,这时刻对我而言意味着身心的放松和自然。自己仿佛顷刻间已远离了喧扰红尘,周遭静逸安详的近乎奢侈,不由人不想贪婪占尽这悠悠然。
慵懒着斜靠在沙发里,或不羁的横身于床榻,抱一本老书不经意地翻阅着别人的陈年旧事,枕着曼妙的音符把疲倦的身体蜷缩于舒缓的旋律里,任凭窗外有着那无边风月或有着淅淅沥沥嘤嘤慢诉的雨。此时我的世界已浸淫在乐声里,窗外,窗外的天地已不再是我的时空了。
二胡,马头琴,古琴,琵琶,大提琴,弦乐中我迷恋它们漫溢出的幽雅婉约。笛子,长箫,巴乌,葫芦丝,萨克斯,圆号等西洋铜管,管乐中我陶醉于它们倾洒出的幽怨哀扬。
《二泉映月》《睡莲》《病中吟》……苍凉凄切,如声声嘶哑的哀叹,缱绻绵延,似簌簌滚动的清泪,抑郁愤懑,像阵阵无望的呻吟……这些二胡曲的乐声最易牵扯出我心灵深处的悲悯。不是我情愿挣扎沉沦在这曲曲悲音之中,高亢激昂的进行曲我也欣赏,但铿锵在这绵绵夜色里,似乎不那么搭调吧。
杰奎琳.杜普蕾的大提琴曲《光影》我是轻易不敢触碰的,如泣如诉的琴声呜咽低回,犹如一个风鬟雾鬓,面目憔悴,身形佝偻的苍然老者缓缓的沙哑着叨念了许久的人生告白,告白的话语含混不清,只让我听得出唏嘘不绝的无奈和悲苦孤独的感伤,不禁使人黯然,使人轻叹这份无奈,无奈岁月把鲜活蹂躏成枯萎直至凋零。
苟且世间的我是一个毫无建树,碌碌无为的人,外人眼里的我平淡无奇甚至索然寡味。经年累月的时光磨砺,各色人等的冷眼轻慢,早已使得我内心藩篱牢筑,早已也使得我无心去痴迷这光怪陆离,熙攘多事的世界。夜,唯有这静静的夜是我的圣境,那飘渺隐约的乐声是这圣境中独属于我的阡陌,容我恣意徜徉,率性徘徊,踱步愉悦。
乐声如花,虽不见绮艳,但芬芳怡人;乐声如酒,虽不尝甘醇,但浓烈醉人; 乐声如友,虽不叙寒暄,但心怀示人;乐声如水,虽不泛涟漪,但涤俗省人;乐声如佛,虽不点迷津,但开化度人…
丝竹呢喃夜未央,乐声,静夜里轻柔细弱的乐声,是放逐我灵魂的天堂……

作者简介:王祥波,笔名阿山,曲阳老客,定远离人,现居上海。自由职业,爱好文学、音乐、旅游等。爱结交朋友,在家排行老六,亲朋习惯称“六哥”。
主播戴锦艳简介

作者简介:戴锦艳,医生,朗诵爱好者,江苏广电“林杉声音杂志”共读社成员,南京市扬子江朗诵艺术团成员,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注册表演教师资格。

联系我们:投稿邮箱:535282504@qq.com 电话:13485754513 微信号:Xi-ang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