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军后——忘不了
1969年的大年三十
作者 张利 大连
今天,我给五十年前在岫岩支农时的老房东,现在已近八十岁的朱大姐打了个电话,提前给她拜早年。电话里她问我,张利,你是否还记得一九六九年在我家过的那个春节?几句问话又把我带到了五十年前那个难忘的大年三十……。 在岫岩县一个白雪皑皑的大山沟里,在一间不算宽敞的农家南北大炕上,一群军人围坐在两个岫岩农村特有的土火盆旁,高喊着毛主席语录,(饭前一定要唱毛主席语录歌),隨后就是大年三十的午餐盛宴,也是一场风卷残云式的大会战。当时支农部队平时是在贫下中农家吃派饭,并且有一个严格的五不吃军令(米面肉蛋鱼都不准吃)。春节前已经是几个月没吃到一块肉了。想慰劳一下饥肠辘辘的胃肠谁都能理解。春节期间,按照上级的指令,军宣队自已开火做饭。并且给各个军宣队送来了猪肉,猪蹄,鸡蛋等年货。大沟大队十几个人在一起开伙。当天中午除了几个炒菜外,还有一个使我终生难忘的火锅。在用泥土燒成的火盆上,放上一个特制的火锅,锅里放进五花猪肉,冻豆腐,血腸,大宽粉条,葫芦条(这是房东大姐给的),那真是满满当当一大锅,大家瞅着锅里还没太熟的大肥肉片子,不由自主地都流下了口水,用眼珠子快掉进锅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不时有人对着炭火吹气,让火锅早点冒泡开锅。也难免吹得炭灰飞扬!不知谁喊了一句:肉熟了!开造!十几双筷子齐刷刷地一起插进了锅里,每人都夾上一块大肥肉片子,并以极快的速度放进了嘴里。肉进嘴里,嚼吧太烫,不嚼吧着急!那形象就好像陈佩斯演小品吃第一碗面条!记得那天领导特批,可以喝一点酒,那时农村的小卖部没有卖啤酒的。白酒规定不准喝,大家只好买点果酒来解解馋,我那时就不胜酒力。半碗果酒下肚。(房东家里没有酒杯)就成了关公大红脸。还有人不雅地说:你看张利的脸,像不像猴子的屁股!
几番进攻,二十几斤猪肉下了肚,筷子进锅的速度也有所放慢。甚至还有点挑肥拣瘦。有的战友边打着饱嗝边摸着肚子,似乎还想往肚子里再装点。他们真的明白,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就在我们酒足饭饱之时,我发现老兵吴文志正端着一盘炒鸡蛋吃得津津有味,我突然想起吴老兵是回族,不能吃猪肉。我开玩笑地说:“老兵咱不吃猪肉,咱啃个猪蹄呗!这猪蹄离猪身上的肉还隔那么远,吃了猪蹄不能算违犯了‘族规’吧”?这时候,我拿了一个红烧猪蹄啃了起来,还故意做出非常好吃的样子。看到吴老兵有点活心,我就进一步做他的思想工作。我悄悄地对他说:“吃猪蹄不能算吃猪肉,猪肉里不包括猪蹄”!(当时我还感觉这套理论挺正确),“再说你啃猪蹄就咱俩知道。我保证不对别人说。”在我百般的劝说下,他拿起了一个猪蹄闻了闻,正在他感觉香气扑鼻的时候,我用力一推,使他的嘴完全接触了猪蹄,我小声地对他说:“这就算你啃猪蹄了,吃一口也算吃,何不大吃一顿呢”?他犹豫了一下,抬头左右看了看,捧起猪蹄就啃了起来,他第一个还没啃完,第二个猪蹄我已经给准备好了。他一边啃一边说:“这猪蹄真是好吃”!就这样一个回族战士美美的啃了一顿猪蹄。 今天我把这件事情讲出来,吴老兵他不会怪罪我,也不会受到族人的惩罚,因为这位回族老兵吴文志已经到天堂去了。但愿天堂上也能有猪蹄啃。
最后,我还要说点丢人的事儿,大年三十这顿大餐之后,参加者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跑肚拉稀(肚子里长时间不见油水,突然暴食一顿猪肉,胃肠肯定受不了)。二是发饱涨肚,从胃里反上来的味道真是无法形容的难闻。只有经过“低标准”时代的人才会有这种体会。
这就是我们五十年前,去辽宁省岫岩县石庙子公社大沟大队大院堡生产队支农,在那里过的一个使人终生难忘的大年三十。
二0一九年腊月二十七日 张利简介:一九四八年出生在辽宁省长海县獐子岛。一九六八年入伍,在外长山要塞区水线营历任班长、排长、副指导员、指导员、副教导员、营长等职,从军二十年。一九八八年转业后,经常在辽宁日报、前进报、大连日报 、大连晚报纸媒及《军旅警营》等公众号微刊发表文章,受到战友和同志们好评。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