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实践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深入潍城区乐埠山范家村等四家村居“种文化”
近日,潍城区开展“文艺进百村入万户”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潍城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潍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创新开展的一项惠民举措,旨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提高满意度、获得感。

活动以着力提升广大市民文艺素养为准绳,以培训村居文艺人才、提升文艺素养为主要内容,组织志愿者走进村居实践站,开展以培训为主的志愿服务活动,侧重培养“乡土文艺人才”,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对潍城区开展的这项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惠民实践活动,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坚决支持,积极响应,热情参与,并于2020年4月10日,与西关街道小圩河村、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区范家村、望留街道北岭村、圩河街道三安子村及时进行了对接。

4月10日上午八点,中国楹联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楹联学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潍坊市潍城区诗词学会主席陈宝玉先生亲自开车,率领学会三位擅长诗词创作、楹联创作、书法、绘画、文艺等专长的常务副主席武福河、刘思成、张玉欣,开始对4家村居进行了一天忙碌而紧张对接。
整个对接活动由潍城区文联兼社科联主席徐峰、潍城区文联宣传科科长张洪松带领陪同。

我们第一站到
西关街道南小圩河村,先后听取了管区书记宋培涛、村支部委员唐玉霞、西关街道宣统委员何益利、村支书颜建成的情况介绍,以及村民目前急需和渴求。

徐峰主席和陈宝玉主席进行了发言,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及构想。

经过充分交流、沟通、协商,最后初步达成共识。村里在充分宣传、发动村民的基础上,制定出书面计划,先建立活动组织,吸收骨干队员,然后,以点带面,推及全体居民。

学会定期或按需求指派专家前来授课、现场零距离培训、指导。

目前,志愿服务的重点:一是小圩河村全体居民喜欢的“对子”,也就是楹联的书写与创作;二是部分居民喜欢的书法;三是对已有的锣鼓队进行提升,变春节活动为经常活动,让它敲响潍城,打出自己的品牌。

随后,我们一刻未停,马不停蹄地来到了对接的第二个村居——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区范家村。
陈宝玉主席刚驶入村口,就开始一边开车,一边打量道路两侧的建筑、环境、村居、村貌,并说,他已经有了在这里打造中国楹联文化村的初步设想。
大家听后,直说,这主意好,保证受村里欢迎。
到达范家村委门前,与在门前等候的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区副科级干部唐乃江、村支书范德宏等人寒暄后,我们没有进屋,直接站在大门前的广场上,边指点着广场一侧保留下来的潍坊第七中学老院墙,以及广场两侧的布局,边询问村里近期的规划,了解村里的民俗、民风、民情。

等进入会议室后,陈宝玉主席凭借早年在范家村近邻潍坊十七中任三年校长(原潍县解放初期的潍县一中)的经历,以及对范家村的文化底蕴、历史人物、历史遗迹比较熟悉的有利条件,很快便顺利地确定了范家村的志愿服务项目,一是年底前助力范家村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村,赢获国字奖牌;二是在村史馆的基础上,建立文化大院,打造文化一条街,记住乡愁,保护根脉,传承未来,树立村民的文化自信与自豪。
对接完范家村后,已是中午,我们简单地吃完便餐之后,就在饭桌前稍事休息,便又开始出发,来到了对接的第三个村居——望留街道北岭村。

北岭村很小,全村49户,村民共计196人。土地已全部流转,村里青壮年不是自己做生意,就是到城里打工,留在村里的老人、孩子不用捹指头也能数得过来。且村委办公场所受限,就两间平房,连个必要活动场所也没有。

同我们进行对接的是管区书记郑梓跃,以及村委的4名工作人员。
针对北岭村的实际困难,以及多数家长不惜花大钱也给孩子报书法班的具体情况,我们决定先从留守儿童入手,派书法大家给孩子上课,定期开展笔会,重点展示孩子的作品,并以孩子的作品为例,进行点评,借以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影响、带动家长的兴趣,从而达到居民综合素质的提升。
至于活动场地,经过讨论、协商,由在场的一位男支部委员提供自家闲置的房子解决。
结束北岭村的对接,还剩最后一个对接村居——圩河街道三安子村。
对于三安子村,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一点也不陌生。近年来,学会与三安子村接触比较频繁。见证并参与帮助、指导,也可以说是主导了三安子村从一个脏乱差的村居,创建成功为中国楹联文化村,也见证了三安子村向山东省文明村的提升和飞越。
看看天色已晚,在电话联系、沟通,确定了对接时间后,我们完美地结束了今天的对接工作。

潍城区文艺进百村 入万户活动对接行动
陈宝玉书法 武福河撰联
争朝夕,践行北岭种文化;
竞岁时,接对南圩缘范家。
注:
北岭;即望留街道北岭村。
范家;即乐埠山生态经济发展区范家村。
南圩;即南小圩河村。

初识乐埠山范家村
刘思成书法 张玉欣赋诗
朱门黛瓦老城墙,厚蕴新芒是靓装。
百姓安居夸政好,范家印象胜仙乡。

文字:张玉欣
摄影:武福河
审核:陈宝玉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诗词楹联学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