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界几重由心生
作者/三木秉凤
有人问我人生的思想境界有几重?我不加思索立即答曰:畜生级、小人级、凡夫级、君子级、贤者级、圣人级。畜生弱肉强食,小人自利自私,凡夫随波逐流,君子彬彬有礼,贤人知书达理,圣人悟道通体。也许芸芸众生皆可从中找到自己的境界,境界之高低惟有自己独品其中之味道!但小人往往以己之狭心度君子之华腹,不能透观人生境界者,皆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也反问并解答过人生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其实这里我仅通过人生的两种基本境界的描述来回答这个问题即可矣。

芸芸众生不过两种走向即物欲之求与精神之求,如果将物质作为手段来完成精神的修炼与升华,这将是完美无憾的最佳人生过程!如果将人生意义仅仅定位于拥有物质的数量上并以“守财奴”的身份为此奋斗终生,自认为风光无限而实为“可怜悯者”!所以人生主要有两种境界,一是精神贵族的脱俗境界即通过文化修养灵魂的高尚,二是物质贵族的世俗境界即通过知识来满足欲望的无限需求。我们常常对于世间那些金玉满堂而腹内空空的物质贵族针砭之曰“穷的只剩下钱了”。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君德所感,天必承应,厚德载物非是虚言传世耳。试想书香门第代代传递着人文家风,朱门豪宅代代传递着铜臭浮业,文人不屑于“视金如命”的财主称之财奴,财主将不谙“世俗玩乐”的文人称谓呆面书生。人生的不同价值观由此显现,世俗之索,脱俗之修,黄瓜白菜各有所爱耳。

落红本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国自古有崇文的社会传统,学而优则土或学而优则隐,此乃是中国文人的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两种走向,即国家有道则出世造福一方,国家无道则退隐山野独善其身。反顾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量引进了西方世界的资本制度及其运营模式,经济建设成为我们发展的主线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全民富裕的政策,使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富豪级人物,直到富二代富三代。然而由道德教育的缺位先行富裕的人却并没有象邓老人家预言的那样反过头来带领乡亲邻居全民共同富裕,他们大多人变成了“铜臭万能”腐朽思想的携带者与传播者。自古人们诵扬的春蚕丝尽、蜡炬化灰、甘为人梯以及见义勇为的精神却凤毛麟角越来越少,落红化泥无悔护花的园丁精神几乎消失殆尽!

《后汉书》言之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财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我们皆不反对财富拥有,但在金钱以外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往往被人们忽略甚至蔑视,这就是从人类文化中汲取的精神营养,它化导着人类的灵魂并在默默无言细雨润物般将人生境界由低级推向高端,这个过程就是思想修练与文化修养!
![V2$Q3[]SR_UJKDI9`4ONDKQ.](https://img.zdwx.com/templates/default/images/defaultblack.jpg)
重物质之时亦更重文化乃是人类未来的教育方向!几千年来世界上有一个饱经风霜的民族叫犹太民族。它们由于国土狭小和历史原因,这个民族散居在世界各地,然而他们在飘泊流浪途中旅行包内携带的并不是家乡的一捧黄土而是圣书。世界很多民族因为民族文化或文明的灭亡而消失,而犹太民族的文化基因却代代承传!犹太商人才算是世界真正的儒商!中国企业家一旦破产可能从此一倔不振,因为失去了物质财富。而犹太人失去了一切后仅凭借手中的圣书的智慧继续创荡天下,因为他们更懂得文化才是一切事业的根本!
由此观之人可以失败无数次,但因为有了丰富的高尚境界,他会把挫折当成一次次练兵并由此成长。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能用金钱去衡量,不能用权力去衡量,亦不能用地位去衡量,金钱、权力、地位、美色这些“身外之物”都会随时空消失,但从文化中汲取的人文精神却会化为人类精神、民族之风、国风、世风、家风乃至文风代代承传,并成为社会文明滚滚前的中流砥柱。

人足精气眸生神,腹有诗书气自华。精神的华丽来自于灵魂充实伟大与孜孜以求。当人们多被欲望和虚荣所覆束从而成为忙碌于形下之物时,当文化离我们渐行渐远而人也越来越浅薄无味时,当人们为博得一名一誉为博人眼球时,你是否还有定力浸润于书香的世界?一部好书可以改变一段人生,一句箴言可以成就一项事业,一屋书香可以芳染一方碧空。时光荏苒,暮年转近,当人在财富耗尽而精神恍惚空虚时,“铜臭”与“书香”的价值才会显示出马拉松耐力后的光辉灿烂,兔子的安逸与乌龟的坚毅,少壮不努力定会暮来徒伤悲,一切将在生命的终点泾渭分明,一个安然知归,一个骇然无措!所以人生境界的升华看似水到渠成,实则几重柳暗几重花明,皆谓境由心生。


【世界大同文化传媒】由三木秉凤先生创建,三木秉凤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一代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