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是一种美丽
文/王明波
生来钟爱读书,虽谈不上博览群书,但中外名著、各类美文读了不少。只是不求甚解,读其文意却不滞挂于文字,以求其语意的深味。故每读完一本书,记住的文字很少,然“触至心深处”的言语却深埋心底。我读文章,不太注重作者是谁,也不从中寻找思想,而是一个生命静静地倾听另一个生命。我最喜欢“风流不在谈锋健,袖手无言味最长”的美丽意境。
林清玄说:“清心无事时,宜煮茶而读,以涵泳其深意。纷乱忙扰时,宜匆匆而读,以求其清凉”。对于文人骚客来说,饮茶与读书是一样的风雅,书室之内,点燃一柱香,煎起一壶茶,柔和的香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对于现代人来说,能够在忙碌之余,远离浮躁,喝一杯淡茶,读一本好书,这种意境既古典儒雅,又温情美丽。
我喜欢躺在床上欣赏品读杂志中的美文故事,坐在洒满阳光的窗前边喝茶边用心静读一本厚书,更喜欢坐在冬天的被窝里,开一盏台灯,尽情赏读各类好看的书,任窗外的雪花无声地飘落,那份静谧的世界令人怡然。有时,不想读书,就放一曲古筝`二胡`萨克斯风,或听几首喜爱的歌曲,让心灵在《春江花月夜》的古曲声中婉转悠扬,在《二泉映月》的深沉悲壮中感受苍凉,在《任逍遥》的纵情欢快中品味人生,在《爱无止境》的情意中享受浪漫。让自己在读书之余从音乐中找到一种心灵的感应,一种精神的升华,一种近乎宗教般圣洁的情感享受。
心情不好时,我就会去逛书店,即使买不到自己喜欢的书,走出书店时的心情也很舒畅。我的藏书不多,原因是我没有多余的钱去买那么多的好书。很多书是从朋友处借读或从图书馆租读的,那种借读或租读的感觉比自己买来读的感觉更好更有激情,那一刻恨不能把天下所有的好书都据为己有。曾记得有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对话。人,不一定使自己伟大,却可以使自己崇高,而读书是最便捷的途径,因为,书是引导人类进入光明境界的灯烛。
记得上高中时,从亲戚包东西的报纸上偶然看到《第二次握手》的小说连载,其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后来就拜托一位同学千方百计借到了这本书,上课是,我们依然如饥似渴地读着,有一次,险些被老师收走。后来,对我影响最深的几本书是《红岩》、《穆斯林的葬礼》、《飘》,还有林语堂的《惊华烟云》,王莹的《宝姑》,巴金的《家》、《春》、《秋》等。书中描写的虽是别人的故事,可我读来却有一种身临其境的震撼之感,那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刻在心里。再后来,读席慕容的诗文,又使我进入了一种浪漫而美丽的遐想空间,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绿》,似乎是走进了幽静的人间仙境,读《背影》和《匆匆》,给予我的又是另一种情怀和感受。时常读一些朴实而平凡、飘逸而美丽、博大而精深的文字,既是一种精神享受,也是一种心灵的净化。
在缤纷红尘中,读书能使你保持一份闲适的宁静和可贵的清高,并能以淡泊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繁华与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如梦。好读书的人,予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予别人是湖泊一样的宁静。读书给予你的或许不多,但它却使你守住了心中的东西,不会轻易迷失自己,使你总能以一颗纯美的灵魂对待人生的得与失。
烦恼的时候,读书会使你从现实生活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书可以将你的心境与现实用一道美丽的篱笆隔开;寂寞的时候,读书能使你驱除浮躁不安;失意的时候,读书能使你明志,不甘就此平庸。
读书是一种美丽!

王明波,四川泸州人。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浏阳作协会员。先后在泸州晚报,宜宾晚报,永川日报,中国供水节报,浏阳日报,长沙晚报,衡阳日报,时代邮刊等媒体上发表作品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