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王杰 43
文/周凤森
徐州探亲
(43)
1963年春节过后,赵英玲接到了王杰的来信,信里王杰热情地邀请她去徐州军营探亲。自从1961年8月8日王杰离开金乡算起,两人已经一年半没有见面了!虽然书信往来,一诉衷肠,但终究远水难解思渴!这时的王杰刚满二十岁,而赵英玲未满十九岁,正是钟情怀春的年龄,他们内心深处的那份刻骨铭心的思念与难以抗拒的想见非常强烈。接到信后,赵英玲毫不犹豫就决定去徐州军营探亲。临行前赵妈妈用大枣、地瓜、红豆当馅蒸了一锅粘米黄糕,让女儿带上并叮嘱她说:“小玲,到了部队后,见了首长和同志们要彬彬有礼,落落大方,不给王杰丢脸。我蒸得这些粘糕你也带上,让王杰分给他的首长战友们吃,你看看大家若喜欢吃,就说下次我还给他们做!小玲,去了部队后,千万不要给人家添麻烦,更不要影响王杰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事尽量自己照顾好自己!另外,替我也问问王杰,啥时候结婚?就说娘家有些着急了,你们岁数都不小了,问个良辰吉日,等回家探亲时把婚事办了,当娘的也就放心了!”赵英玲拉着娘的手频频点头答应着。

赵英玲按照王杰信中的地址找到徐州部队,在大门口一个小战士拦住了她,“同志,请问你找谁?”赵英玲看了一眼小战士,只见他军衣整洁,胸前斜挎一支冲锋枪,赵英玲想这里纪律严明,都说毛主席的好战士,意志坚强,对工作很负责!小战士继续问,“请问您有事吗?”赵英玲慌忙掏出信,递上信并说了王杰的名字,小战士拿起信封看了看地址,接着摇起电话,然后向里面领导作了汇告,完毕后接着对赵英玲说:“请等一会,有人会来接您!”一会时间王杰来了,没有说话,两人对视着笑了笑,王杰提着行礼就往前走,赵英玲默默地随后,他们来到指导员的办公室里,部队正在训练,办公室里空无一人,王杰说:“你在冯指导员办公室休息一下,我先集合站排去!”赵英玲没有坐下,她环顾了一下房间,只见北墙上挂着一张大幅的毛主席头像,东墙上贴着部队纪律训练章程及作息时间安排表等。赵英玲拉开帘子,看着窗外,战士们在大操场训练的景况一目了然。
晚饭后,王杰对赵英玲说:“刚才我向连长和指导员汇报了,连领导批给我三天假陪你在徐州城里转转!还叮嘱我让你玩好尽幸!”赵英玲说:“这不行,三天假太长了,我来时,娘就反复嘱咐我,不能耽误你的工作学习!我看到连队训练很紧,你们工作学习也很忙,不能因为我的到来影响到你的训练和学习!”王杰说:“那也好,我就不陪你了,战友们正在学习毛主席著作,你自己先休息下。”王杰看了一眼赵英玲,又将缸子里水添了,递给她,转身走出门去。连队晚上集体学习毛著一个小时后,王杰又返回赵英玲房间,王杰说:“战友们学习热情很高,上级给我们连配发十套毛泽东选集,我们班就分到一套,大家轮流朗读着学习。我喜欢读毛著,又怕影响了其他战友学习,就写信让伯父王廉堂从金乡买了一套寄来,这样我们班就有两套毛著,大家学习起来更加方便了。”赵英玲不想听这些,总想找个话头切入谈婚论嫁的事,等王杰说完了,赵英玲马上说:“你还记得王校田吗?他前年年底就结婚了,我还去了他家贺喜,新娘子也是一中的校友,现在已经有个男娃了。”王杰明白赵英玲的意思,刚想说些什么,突然夜训集结号又吹响了,王杰听着号音对赵英玲说:“是夜训集结,连队每天都要夜训二小时,我去了。”说着匆匆忙忙地小跑而去。

赵英玲站在窗前,连队在大操场的训练场面一清二楚。高悬的电灯下,明灭光线中人影晃动,前排的战士们正在挖坑埋雷,只见大家分成若干小组,前面战士一锹一锹地挖坑,后边的战士仔细埋雷,最后排的战士进行伪装,然后向前逐次推移。大家都穿着军衣,夜晚灯光下,赵英玲在密密麻麻的人影中竟然没有找到王杰的影子!赵英玲感觉,大家好像早已习惯了这些训练,挖坑埋雷伪装过程有条不紊,虽然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战士们脸上却都洋溢着笑容,赵英玲只听见用锹挖坑的声音却此起彼伏。
直到深夜十二点,训练才结束,赵英玲听到有人喊“夜训结束,回营休息”的话后就立即关了门,闭了灯,然后默默地躺在床上。不一会,传来王杰的敲门声,“小赵,小赵,你快开门!”王杰从外面又推了几把,门死死地关着,这时赵英玲没有睡,她牢记着临行前娘的告诫嘱托,自己绝对不能影响到王杰的正常工作休息!又听到王杰自言自语说,“也许坐一天车,太累了,休息吧,我回军营去了”。王杰离开后,赵英玲怎么也睡不着,刚才大操场上的嘈杂声瞬间散尽,看看表,已经深夜一点了,她干脆坐了起来,披上衣服蹑手蹑脚地走到窗前,轻轻拉开一角窗帘,眼前的军营已是漆黑一片,静静地笼罩在夜色之中。她想王杰也许已经进入梦乡,自己心上人就在眼前,却将他拒之门外,为了不影响他的正常生活,即使自己心中涌出无限眷恋,也必须这样做!

第二天,连队安排王杰休息一天,冯指导员谆谆叮嘱他要陪未婚妻上街买些礼物带回家。早餐后,王杰穿戴整齐地走出军营,红色领章与军徽熠熠发光,也许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天的王杰显得精神抖擞气宇轩昂,两人走在街上,赵英玲禁不住多看几眼这个日思夜想的梦中情郎,心中时时涌动着一股幸福的暖流,会心的微笑挂在脸上。赵英玲说:“王杰哥,我知道你们部队,经常远途行军,很费袜底,来前我到高河店给你买了十双白线袜,咱家嫂子帮我吊了袜底,我把这些都放在床上的大布包里了,其中一双绣了花,这是我刚从嫂子那里学习绣花,这双绣花袜你一定自己穿上,绝对不能送给战友!”王杰听着侧过身向赵英玲打了个敬礼:“一定遵命!绣花袜不送别人!”赵英玲又说:“我来前,娘反反复复地让我告诉你,抽空请个探亲假回家一趟,把我们的事办了!”王杰笑了笑,“我明白娘的意思,早些把咱们婚事办了,娘心里就踏实了!你来部队都看到了,没白没黑的训练学习,我现在还是个战士,我总想着干出些成绩来,咱们再结婚。”这个回答并未让赵英玲满意,但她还是点了点头,表示默认。赵英玲又说:“那咱俩就在徐州照张合影吧,这里照片技术比老家好,来时娘也说,咱们先照了合影,等你以后休探亲假时,再把婚事办了。”王杰立即回应道:“好,我们现在就去照像馆,婚事什么时候办要看部队上的时间安排,我还是觉得最好干出些成绩了再结婚。”两人照完像后,王杰又买了一斤糖果,让她带回家给邻里们分分,然后又塞给赵英玲二十元钱,让她路上花用,赵英玲推回王杰的手说:“我不要钱,家里生活还行,你还是把钱用在连队上吧。”接着赵英玲看了一眼王杰,无限深情地说:“我已经见到你了,心里非常高兴!我就从这里回家,不回部队了,部队招待所的床单我都叠好了,床上大包裹里还有娘做的粘糕和我带来的袜子,你回去后给首长和战友们分一分,也感谢他们的热情接待!”王杰还想挽留她再住二天,但赵英玲主意已定,“我来看你一眼,知道你在部队很好,我就心满意足了!从六年前咱们认识开始,我知道你的理想就是当个英雄,这次见到你,觉得你已经成为我心中的大英雄了!”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徐州火车站,王杰买了火车票,接着送赵英玲登上了北去的火车。
这次探亲过程,赵英玲专门为王杰编了一首歌词,全文如下:
“今天送我回家了,他买了一张车票一张站台票。开始检票了,火车快要进站了,慌慌张张,急急忙忙旅客们准备把火车上。我走出检票口,他却被拦住。我又着急又上火,愣然相互看着没什么说,他似乎说对不起我的错,没有看清那张站台票,我想没关系我不怪你,互相谅解,和谐文明的。我泪汪汪地上了车。别哭,我想看到你的笑脸,别哭,刚强女孩我喜欢,别哭,分别不是太长远,明年探家又相见。

图片来自网络,旨在传递精英文化!
感谢你的分享,点赞,留言,转发!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并于2016年6月组建文化群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于2017年 2月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网络文化队伍,并开展征文活动。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二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包括新华网、搜狐网、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让中华文化光耀四方。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主编简介:汤守玉,网名冰清玉洁,湖南衡阳人。作协会员,各种文学样式皆涉足,作品散见各类纸刊和网刊。现为《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十一刊》平台主编,微旬刊《大文坊》签约作家。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传承优秀文化是民族的责任和使命。以三木秉凤(周凤森)先生为首的三木秉凤文化传媒创建以来,为弘扬中国民族文化,致力于以文化荟萃智者,广交贤人,为实现世界文化大同而努力奋斗。赢得了民众的赞同。2020年,为了发展壮大三木秉凤文化传媒,期待各界朋友的加盟与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