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就是生活
——从八年级《属于我的小幸福》谈起
文/卓尔
语文就是生活,从今天看到的几篇作文,除了刘若溪结尾写到疫情,别的同学都没有写出来——我们经历了快三个月的疫情,全民抗战,我们收获了多少幸福,多少幸福的感觉?这不是最好写的内容吗?为什么一点感悟都没有?
没有生活的感悟,文字就是形式,语言就是空壳,语文学习毫无意义。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天几千确诊数据在增长,黑云压城城欲摧,我们小区一家只能出去一个人,那种封闭的、寂寞的、沉闷的,有点恐惧的感觉——尤其距离我们十几公里正定发现确诊后。我看好多诗友还天天赞美春天,歌颂爱情,哪来的兴致勃勃?我理解不了,可能人家不在这个地球。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我们看唐宋三百首,作者背景一清二楚,和个人处境、时代背景密不可分。杜甫的诗被称作“诗史”,苏轼诗文简直就是生命过程、心路历程。老师诗文几乎就是每天焦点事件的忠实记录。没有时代感的作文一定不是优秀作文,没有时政关注的作文,一定不是最好的作文。看看每年高考作文,哪个不是从当年热点提炼出来的?同学们必须尽快走向“及时性,时代性”写作轨道上来。

老师替你们说说“属于我的小幸福”:武汉那么大的疫情,河北稳稳妥妥,石家庄平平安安,我们能睡一个好觉,多幸福啊?我的大姨姐春节都去医院值班,还不敢近距离接触家人,想想她的辛苦,我20天没下楼,不幸福吗?疫情严重,出不了门,终于可以在“自己王国”里好好读书,恶补名著——写几本,写观后感,写读书的快乐,写特殊时期我们面对苦难,盼望春天!一家人多少年难得天天守在一块,疫情让家人团圆,享受亲情的温暖,爸爸学会了做饭,妈妈有时间陪我听评书,一块讨论名著,讨论人生,我对爸妈好多误解在融融亲情中消弭了。疫情过后,解除管控,我可以踏春了,原来司空见惯的花草突然有了新鲜感,人们都戴着口罩,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增强了,街道打扫干干净净(可以写见闻);从电视看抗疫英雄、烈士故事,写自己的感动,写日记,写作文,歌颂他们,灾难让我们成长起来,找到了人生坐标。疫情期间,国家怎么做的?让我对祖国有了新的认识,更爱祖国,自己主动把压岁钱捐给灾区……每一个小事都是感动,是收获,是幸福。
生活就是语文,语文就是生活。把文字和现实结合起来,和人生结合起来,才会有真情实感,才会感人肺腑。加油,孩子们。
卓尔 4.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