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渐行渐远的村子
文/张晓莉
一直以来都想写一篇有关村子的文章,但每次提起来笔来,涌上心头的却满是悲哀和凄凉。手中的这支笔啊,竟是那么的沉重!
村子的名字叫西街村。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村子环景优美:村前是平整的田野,田野的尽头是环江河,环江河的水流环绕着村子对面的连绵起伏的山峦,日夜不息缓缓流淌。村子仅仅只有十来户人家,三四十口人。家家只用一道薄薄的泥坯墙隔着,鸡鸣声,犬吠声,牛哞声,猪哼声,时有耳闻,有时候家家户户的牲畜都哼唱起来,此起彼伏地,给村子里增添了不少的情趣。有时候有小孩挨揍了,小孩就挨家挨户地逃跑,他的凶悍的母亲就常常会拿着棍子跟在娃背后气咻咻地挨家挨户地追,直到跑累了,娘俩就喘着粗气坐在地上。这气消了,娘俩就一起又拉着手说说笑笑地回家了。可惜啊,这点快乐的回忆却不是现在,而是三十多年前。村前本来有一条大路,直通街道。可以容两辆小车并驾齐驱。这条路是一条缓冲的大坡。从村头起是坡头,逐渐到我家门口就平坦了。年少轻狂的我总爱骑着自行车不捏刹车从坡头一个劲地直冲下去,靠着惯性,竟然直接冲到了我家门口。为这事我少不得母亲的责骂,可是每次我依然还是那么野性。走这条路时,要经过浩浩家门口。我本来是怕狗的,偏偏浩浩又在自家门口拴了一条狗。那是条狼狗,恶狠狠地,两只眼睛总泛着幽幽的蓝光。嘴角边总耷拉着一串串脏兮兮的唾液。嘴里总不住地“呜呜”着。这只狗被一条粗粗的铁链子拴着,每次经过浩浩家门口的时候我都怕的要死。我从来都不敢独行。有一次,我和母亲经过他家门口时,那条恶犬又扑了过来,那次它竟然挣脱了锁链扑了过来,幸亏母亲眼疾手快,一把把我拉在她的身后,用她整个身体竭力护住我,使我侥幸躲过了一劫。而我可怜的母亲却被恶犬狠狠地咬了几口,鲜血顿时流了出来,我被吓坏了,哇哇地大哭着。主人听到哭声才跑了出来,赶走了恶犬。母亲痛苦地坐在地上,用手按住流血的腿部,被狗咬了是很痛的,可是,我坚强的母亲没有呻吟一声,没有流下一滴眼泪。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可童年留给我内心的阴影却从未散去,即使现在我看到巴掌大一点的小狗,就会害怕。就会想到挡在我身前被狗咬伤的母亲,就会想到饱经苦难,罹患癌症,不幸离世的母亲,那眼泪啊,也就会不住地盈满眼眶。
现在, 村子的这条路啊,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坎坷。自私的村民,将这条道路占据了一半,扩建到自家宅院。只留下窄窄的刚能容一辆有高超技术的师傅开着小车免强通过。我好怀念以前那条宽敞平整的大路,好怀念我可以任性地放飞车的日子,好怀念为我挡恶狗的母亲。
村前的那片田野啊,曾经盛满了绿色和希望,曾经盛满了丰收和喜悦。春耕之时,在清亮的早晨,村民会挥着长鞭赶着牛马,用亮锃锃的犁铧划开湿润的土地,播撒希望的种子。他们一唱一和地吆喝着, “嘚---喽”的声音,便在这湿润的空气里散开。夏长之时,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的麦苗好似麦浪,微风拂过,便泛起一层一层的涟漪。小时候,母亲总会把家务活分摊给每个孩子。母亲分派给我的家务活就是打猪草。下午放学后,我常常背着竹筐,拿着镰刀,带着书本,行走在田间地头,找寻猪草。等猪草打的差不多了,我就蹚开一条麦路,劈开一块地盘,悠闲地躺在麦床上,看天边的流云,看绚丽的晚霞,看五彩斑斓的蝴蝶,看轻快飞舞的燕子,看结对寻食的蚂蚁,看草叶上蠕蠕而动的七星瓢虫,看……当然也会琅琅读书,常常会读着读着,就香香甜甜地睡着了。直到传来母亲在田间地头急切地不断吆喝“春娃,回家吃饭”的声音,我才会从麦田里钻出来。此时已是夜晚,抬眼望去,天上调皮的星星正在向我眨巴眨巴着眼睛呢。瓜果成熟之时,整个田野都弥漫着香气。哥哥也曾经做过瓜农,他在瓜地旁建了一个瓜棚。人字形的,用玉米杆、麦草和泥土相混合构建而成,棚里还砌上了土炕。烧得热烘烘的。炎热的中午,在瓜棚里酣睡,常常会燥热不安,这时候摘一个大西瓜,不用刀切,只需攥紧拳头,猛地砸去, “咚”的一声,西瓜便会爆裂开来,红瓤黑籽,鲜艳脆嫩,美美地啃上几大口,瞬间的燥热就会全部散去。阴雨的天气,躺在热乎乎的炕上,或是听雨点滴滴答答地敲打在棚顶的声音;或是听雨点叮叮咚咚地敲打在西瓜上的声音;或是听雨点窸窸窣窣地敲打在叶子上的声音,或是……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就好像是一首和谐的交响曲。在这寂静的瓜田里,在这没有喧嚣的时光里,在这独享大自然的时空里,那份静谧,那份恬淡,那份澄澈,那份自由……就会全部释放出来,一切的烦恼忧虑,一切的悲苦辛酸 都会被荡涤,都会被冲刷,都会被融化,都会被消散,只留下一个澄澈明净的心灵。秋日的田野更有一番风味,那红彤彤的高粱,黄澄澄的玉米,沉甸甸的谷穗,那拖拉机突突地装载粮食的声音,那小孩奔跑在田野里的闹声,那农人们交谈丰收时爽朗的笑声,那……整个田野又热闹起来,欢腾起来了。
冬日的田野更有韵味,尤其是雪后。田地被厚厚的雪花覆盖着。在沸沸扬扬的大雪中,村里所有的小孩都出来了,我们就在田野里咯吱咯吱地踏着雪花,奔跑着,跳跃着,追逐着。我们堆雪人,打雪仗,将美丽的童年时光凝聚成一串串银铃般的歌声,洒落在满天的飞雪中。
可惜啊,这些美丽的回忆却仅仅只限于三十多年前。现在,站在村前的这片田野边,再也看不见麦浪,高粱,大豆……再也闻不到蔬菜瓜果的清香。十多年前,村民们觉得种庄稼弄不到几个钱,就种上了各种各样的树,刺槐,松柏,杨树......可惜没赶上机遇,树卖不出去,又觉得挖了可惜,就任由树木与荒草一起疯长着。村民们闲得发慌,就一个个腆着大肚子聚到“闲话嘴嘴”东家长,西家短的,尽是无聊。他们不会再在月光下,凑在一起,开个“西瓜盛宴”,品尝瓜果的香甜;不会再在麦地里,争先恐后地挥镰收割,赛出农人的风采;更不会再在打谷场里把粮食装进袋子,分享丰收的喜悦。 村子本来就只有十来户人家,三四十口人。随着沧桑的岁月,村子里的人嫁的嫁,走的走,散的散,病的病,死的死,人口就越来越少。家家户户连猪狗猫鸡都很少喂养,何况是牛马骡羊等牲畜呢。整个村子就是死一般的沉寂和冷清。这几年村子是很不幸的:村口的会会媳妇被蚊子叮咬后,竟然脑子出了问题,生活难以自立;浩浩爸爸得了胃癌,留下娶了三个媳妇至今依然打光棍的浩浩和体弱多病的妻子走了;勤劳善良的张叔得了肺癌,留下了哑巴儿子和身患子宫癌的妻子走了;我的母亲得脑癌走了,留下我的父亲孤独地抽着旱烟坐在屋角;瘫痪了十八年的李叔走了,留下了八十八岁的老母亲,靠着捡拾树叶取暖,靠着昏暗的灯光照明;四十五岁的小董出车祸走了,留下傻不拉几的媳妇和两个不太机灵的女儿;隔壁的冯叔做了膝盖置换手术,拄着拐棍,一瘸一拐的……短短的几年,我的村子就伤了走了这么多熟悉的人,每每想起,我的心便沉重起来,不由得撕心裂肺的疼痛!
我不敢再回娘家,我怕触及我心灵深处最大的悲哀;我怕撕裂了我那稍稍愈合的思念的伤口;我怕看见村子不多的几个孩子低着头在村口专注地玩弄着手机;我怕看见那个八十八岁的李奶奶又爬在沟渠里捡拾柴禾;我怕看见她的满头的白发在冬日的寒风中飘散着……
心啊,我的村子!曾经的年轻欢快的你啊,就这样漸行漸远。所有关于你的快乐和美丽的故事,我总在梦里拼命追逐……
环县四中2020庚子春

作者简介:
张晓莉, 女,汉族,1979年3月出生,甘肃环县木钵镇人,大学学历,高级教师。曾获市级“优秀教师”、“庆阳市教育名师”、 县级“教学能手”、县级“优质课一等奖、”“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指导教师特等奖”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现为环县四中语文老师。爱好阅读与写作,有《让你的语文课堂“动起来”》、《相信自己,总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学会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等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希望能用手中的笔来书写生活的点点滴滴,来记忆生活的平平凡凡,希望在文学的道路上不辍前行,收获幸福与快乐。


主编——好人一生平安简介:
汤慧,曾用名“汤智慧”,笔名(母性光辉、泽被苍生、慧儿、冰寒),湖南邵阳作家协会会员,湖南好人、兵兵妈妈,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当代诗人,邵阳本土词作家,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世界汉语文学协会会员,世界汉语一级作家。《中马国际文艺家》编辑部主任,《中马文学艺术研究院》国际书画艺术家,《中马文学艺术研究院》国际书画教授。被(国家文化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录入《中国人才库》,2019年1月,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院评定汤慧为中国优秀诗人。
汤慧从师中国著名词作家邬大为老先生,获老先生爱心传授歌词技法;并获中国书画家朱建国老师爱心指导国画;2019年底正式成为中国著名书画家苏本让老先生的爱徒。
汤慧坦诚告诉恩师苏本让,她一定要永远是恩师的好学生;一定要永远是中华的好儿女:一定要永远是可怜孩子们心目中的好妈妈!
汤慧于2018年入选“一带一路首届中欧邮票鉴藏年——杰出华人艺术家”邮票人物。
2019年2月17日,汤慧受邀中国榜样人物大型访谈《身影》节目,作为第677期榜样人物,汤慧被誉为“自闭症孩子的守护神”。
汤慧的多首原创歌曲已有北京电视台、邵阳广播电台等专访栏目播放。她与兵兵的多次画展义卖也同时帮助到了一些可怜自闭症孩子营养补给与寒冬送暖。
汤慧拯救自闭症患儿已有湖南日报、北京电视台、中国县域频道、红网、新浪、腾讯、邵阳日报、邵阳电视台、邵阳广播电视台等100余家媒体报道、转载。

●●汤慧的座右铭与她的目标指数:
座右铭——
以海阔天空话世界,
以博大胸襟容天下。
目标——
望人性本善为良药,
盼世间万物常诞昭!
●●汤慧活着的唯一梦想——希望中国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期待所有家庭都幸福!

*投稿请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

老师,我们专程为作者的原创诗词、剧本、论文、小说、歌词、音乐打造推广宣传,我们有专业谱曲、编曲制作、专职歌手、明星歌手、录音棚录音、mv拍摄制、打歌谱、推广宣传、歌曲全网发行、歌曲KTV投放于一体的网络平台。

汤慧在原创音乐基地欢迎各位高手,有需要谱曲制作音乐的老师,请直接联系我,百分百专业一条龙,并且为您的原创音乐网上发行。
需要将诗词精炼为歌词,也可联系我!
能把自己的歌词诗词谱曲成为音乐,这一定是任何一位作家最幸福的收获与自豪!
《神来之笔》圆你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