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年华
时光匆匆,不觉然,近知命,往事如烟轻飘飘,而童年犹如最纯最美的歌谣,萦绕在我耳际,回味悠长:吹柳笛,挖茅根,逮蚂蚱,捉蝴蝶,烧红薯,燎毛豆……,浮现出无穷无尽的,纯真醉美的画卷,令我魂牵梦绕。
是淡淡的清茶,趣味悠然,是雨后彩虹,炫丽多姿,是晚霞金辉,顾盼神飞。童年趣事,则是一弯清澈的小溪,潺潺泠泠,演奏出婉转悠扬的乐曲,余韵绵绵,醉心于童年趣事!
水城之南10.5公里,东风干渠依然,三面小河环绕。双日有集,逢八是会,一千八百余人,十之八九,张姓人家。泡桐,榆树,楝树,刺槐,遮荫避日,农业种植为主,农林间作,略有养殖。祖辈休养生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典型的中原鱼米之村——孙聚寨乡张庄。
夏天,我的最爱,不是夏花之烂漫,令我陶醉迷离,不是坑满河平,令我鱼翔嬉戏,也不是虫鸟和鸣,令我醉听天籁。确切地说,饿不着牙,野外处处不缺食,颇能填饱肚子,犯不着饥肠辘辘,所以执爱。
每每将午,揣几根火柴,拖拉着数不清补丁,也难裹住脚的猫耳洞鞋,拽着满窟窿,勉强能遮羞的裤衩,斜挎不咋裹身的烂衫。孤胆出发,田野深处,几个村庄搭沿地,生产队公有,鲜有人管,可安心“用餐”。选址,河坡旁,双手上阵,掏深洞,上下两层,上面放物什,下层铺干柴,窑炉已就。甩了鞋,手扒树干,脚上抽,猿猴一般,蹭蹭几下,直达树冠,一股脑儿,掰堆干柴。就地取材,三下五除二,红薯,玉米棒子,毛豆,豌豆,爬豆……,管吃皆笑纳。刺啦,划着火柴,枯叶引燃干柴,狼烟飘散,约摸半小时样,食香扑鼻。缺汤无菜,省了碗,盘,筷,十指上阵,狼吞虎咽,饱餐一顿。满脸及手指,包拯肤色,管它呢,双手撮撮,手背擦擦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悠闲自在去耶。
寻得一片阴凉空地,烂衫垫背,洞鞋为枕,桐叶覆脸,悠然躺下,恬然入梦。梦里有爷爷讲述的神奇传说:远处无边无际,碧空如洗,浮着些许棉絮,白云苍狗一样。近处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鸥群翔,金灿灿的沙滩上,美人鱼风姿绰约,哼唱着缠绵的恋曲,娇羞欲语。如此恬淡生活,心生羡慕,年少的我陶醉其中,美妙绝伦。
是时,几只蚂蚁捣鬼,脸颊捉起迷藏,胡乱聒噪,吵醒黄粱美梦。日已斜,余辉洒向碧绿间,层层叠叠,灿烂而热烈。揉揉睡眼,拍拍尘土,得意洋洋,溜回家去,一切趋于静然。盛夏赐予生命,以圣洁的爱,洒向人间,浓浓情谊,令人爱恋。
闲时,舞唐风,沐宋雨,聆元戏,念天地之悠悠,舒缓吾心。曾放眼呼伦贝尔万里草疆,极目辽阔;信步兴安岭林荫,惬意爽心;荡舟丽江柔水,悠然临南山;蹬高蓬莱仙岛,如雾似云心中绕,开心致志,乐哉快哉!
老家田野悠悠转,草木四季,日月星辰,一缕一丝浮眼前,瞧瞧这瞅瞅那,物随心转,流连忘返,难以割舍。季节和流年辗转,经历和铭记,皆优雅掠过。境随心恋,现实不及童年妙,童年趣事更令我难以忘怀,若可能,我愿静守年华,陪你咫尺天涯!
文白,本科,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喜写散文、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