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于慈江,北大中文系文学学士、硕士,美国雷鸟(Thunderbird)国际管理学院MBA,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博士,北师大文学院文学博士。系诗人、译者、诗评人、文学评论家、资深审读审译专家、资深诵读者兼“学人诵读”“炫耀式写作”理念倡导者。
曾供职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曾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人文教育研究院院长暨人文教育首席专家。现任中国海洋大学名师工程讲座教授,初岸文学联合发起人,小渔村诗词曲赋学校总顾问。

歌诗一体,一首《东单公园之约》清爽来袭
文|于慈江(中国)
东单公园不算大,地处北京东城崇文门内大街西侧,无疑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它是京畿繁华去处中少有的一方闹中取静之地,离王府井、北京站和东单体育中心不远,离北京医院和商务部等处更是仅有几步之遥。
虽是闹市中的小微街头公园,它却起伏有致,有土山有水榭,植被异常繁茂,深受周边的老百姓喜爱。
作为京城少数不收费的公园之一,它因围棋国手聂卫平曾于此处与围棋业余高手过招而闻名,又因其他一些若隐若显的传闻而带有一点点神秘感……
无论如何,这样林木深茂、闹中取静而又交通便利的小公园自是京城人夏季消暑纳凉的绝佳场所,也是感受北京秋季天高气爽、亭林幽美之妙的好去处。
笔者的这首《东单公园之约》——最早叫《东单公园与十六的月亮》——便酝酿于东单公园,一个秋风送爽、夜色朦胧的夜晚,一次既难得又难忘的男女之约。
东单公园与十六的月亮
当夜晚的毛孔次第开放
你甜甜的气息便触手可及
一长条形迹可疑的椅子
一树林似曾相识的雾气
在亮幽幽的小猫眼里
哪是真哪是幻哪是月光
在凉浸浸的小狗鼻下
哪是藤哪是树哪是花香
与一棵棵树比赛耐心
走过一群群拥挤的日子
从浊气中清凉着出来
着实并不那么容易
时间之蛇将老皮一再蜕下
如此冰凉地铺在身后
月色即使常常姗姗来迟
毕竟总会赶来赴约
在这皱纹初起的秋风里
轻握你月白的裸足
遥想望不断的梦中家园
这一夜呵可不许擦肩而过
前不久,2020年3月24日,是北大出身的诗人海子的生日。笔者曾应北大校友发起的i1898等平台邀约,做了一场跨平台的名为《于慈江博士谈北大诗人海子》的网络讲座直播。既是知名互联网企业掌舵人、又属资深音乐跨界人的北大校友刘川郁师弟事后看了该直播的回放,感觉不错,便加了笔者微信。
两个人在微信里相见恨晚,聊得很投契,从海子的诗谈到了笔者自己的诗,进而谈到了将笔者的一些诗歌改编为歌曲的可能性。于是,便有了这首《东单公园之约》的歌曲。

东单公园之约
词| 于慈江
曲|刘川郁
当夜晚的毛孔次第开放
你甜甜的气息便触手可及
一条形迹可疑的椅子
一树林似曾相识的雾气
在亮幽幽的小猫眼底
哪是真哪是幻哪是月光
在凉浸浸的小狗鼻下
哪是藤哪是树哪是花香
与一棵棵树比赛耐心
走过一群群拥挤的日子
从浊气中清凉地走出来
着实并不那么容易
时间之蛇一再蜕去老皮
如此冰凉地铺满大地
月色即使常常姗姗来迟
毕竟不会被永远遮蔽
在亮幽幽的小猫眼底
哪是真哪是幻哪是月光
在凉浸浸的小狗鼻下
哪是藤哪是树哪是花香
与一棵棵树比赛耐心
走过一群群拥挤的日子
从浊气中清凉地走出来
着实并不那么容易
时间之蛇一再蜕去老皮
如此冰凉地铺满大地
月色即使常常姗姗来迟
毕竟不会被永远遮蔽
在这皱纹初起的秋风里
把你月白色的脚踝轻轻握起
遥想望不断的梦中家园
这一夜呀 可不许擦肩而去

作曲者简介:
刘川郁,资深传媒人,互联网人,跨界音乐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硕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博士,长江商学院EMBA。现为猪八戒网联合创始人、西南政法大学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院研究员。系中国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理事、重庆音乐家协会理事、重庆市流行音乐协会副主席。作为上海星外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签约的词曲作者,已发行个人原创音乐专辑《唱着情歌去重庆》《时光回》《诗已成歌》《假如我是李清照》《朋友们的民谣》等。原创歌曲《仙女山的月亮》(张磊、侃侃分别演唱)、《1980年代的爱情》(赵照演唱)、《时光回》(侃侃演唱)和《生之门》(金志文、王卓分别演唱)等流传甚广。


注:配图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