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方日记》的悲剧命运
文/卓尔
《方方日记》由美国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并在网上公开叫卖,据说还上了《洛杉矶时报》头条。这是《方方日记》的悲剧结局,肯定也是这位中国作家的悲剧。

有人说《方方日记》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如果我推荐,我宁可推荐刚刚去世的张静静的《静静日记》,去代表中国人角逐诺奖。《静静日记》从真实性,震撼力,文字水平,从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从4万多援鄂医护人员的代表性,从逆行者精神,从平凡铸就英雄、“时势造英雄”,从青年人的赤子之心,报国之志,献身之功……张静静和她的日记,都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她的座右铭“愿以吾辈之青春,护佑盛世之中华”是进入21世纪这20年最美的诗句,打败所有诗人作家的诗句!那首小诗本周我会重点赏析给同学们。
如果不是《方方日记》在美国出版,我对《方方日记》引起的辩论置之不理。一个作家写作有充分自由,何况她是曾经的湖北作协主席。但是一旦写出来的文字,被心怀叵测的人或集团利用,这就是文字的悲剧,成了文化事件,我想发声。

中国古代文字狱血淋淋,惨不忍睹,远有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有苏轼“乌台诗案”,后有清朝文字狱,然后有文革时期的老舍、傅雷一大批文人自杀,多少作家被逼成精神病。善良的文字被罪恶的政治蓄意利用,是文字的悲哀,更是作者的悲哀。那些真正反人类和非正义的文字和作者不在其列,理应受惩罚。
方方是否授权美出版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小心美国人以此做文章,成为对我不利的资料,不仅有损于我们祖国,有损于民族,方方也被绑架成民族的罪人。
她的日记,我随意翻过两三篇,因为文字水平太过“小学生”,对我这个文字控、以古诗语言为标准的人,根本看不下去。我只想说一个问题,对国家治理水平的宽容和理解!看看西方那么发达的国家对疫情的控制程度,对比一下,我们多么应该感激这个伟大的国度。倾全国之力,付出多少人的青春、热血和生命?他们可以不被感染,不去献身,不牺牲的。当我们想到这些英雄和烈士,个人的委屈,憋屈,痛苦,因为极少数不称职的官员造成的“错过最佳时机”的怨恨,是不是可以转换为一种沉默的理解。我敢说,即使再过一百年二百年,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依然不会做到尽善尽美,不会没有错误和失误。人总会犯错,最称职的政府也有失误,最聪明的人类也无奈。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灾难过后,这种豁达和从容,应该是一个民族更高境界的提升。再回首,《方方日记》的临时性情绪和狭隘的从阳台看世界的心态,那些唠唠叨叨的文字,还有多少历史价值?跟《静静日记》彰显英雄情怀,炽烈的爱国精神相比,一个会速死,一个会不朽;一个轻于鸿毛,一个重于泰山。如果《静静日记》获得诺奖,那才是国人的骄傲和幸福。一次灾难,一个普通的护士成为万人敬仰的英雄,而一个大作家成了褒贬不一的“话题女王”,并且很不精彩的文字被西方某些毒瘤当做“病毒”反过来祸害作者的祖国,这是谁愿意看到的?
卓尔 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