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学价值是文学作品的一个主要功能
文/魏增刚
我们说文学具有反映社会现象,揭露黑暗(假丑恶),赞美光明(真善美);阐明一定道理哲理等等的功能。但文学本身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要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却是不可忽视的一个主要功能。这也是所有艺术作品的一个主要功能。
我们打开路遥的《人生》,开篇就是柳青的一段话,这段话也是文章的主旨。那么,路遥为什么用十三四万字的中篇小说来阐述这一主旨呢?就是为了把读者拉入一个美的享受中去。我以前也说过,读者看文章不是去受罪去了,而是去享受去了。有人就说《红楼梦》中,贾宝玉林黛玉爱情的凄美压倒了社会的黑暗腐朽对他们爱情的摧毁,其实,我们去读《红楼梦》或看电视剧《红楼梦》本身就会感受到艺术作品的唯美来。
那么,怎么能使自己的作品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呢?
我认为这与作品是小说散文诗歌随笔等题材无关。也与自己喜欢英语古汉语及现代汉语等无关。与一个人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有关。
一个人具有较高的审美情趣与他的基因有关,这也就是贾平凹老师说的,从事文学作品创作要有天赋。
另外时刻要保持一颗纯洁的眼睛,就是有人说的,要看天是天看地是地,不要用灰色的眼光看待一切。
当然,有人说要大量阅读。我认为为了创作大量阅读是必须的。不阅读就没有更多的知识来支撑作品,作品就没有含金量,我觉得我以前广泛地阅读了大量的报刊,对我后来创作的帮助十分大。但相比较对真实社会生活的“阅读”来说,书本的阅读显得能次要一些,毕竟作家不是学者。
当然也要有广泛的爱好,比如喜欢音乐体育绘画等对创作也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我认为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从事文学不同于从事别的工作,要出好的高质量的作品就必须从喧闹的人群消失,然后躲在一个角落看世界,这样才能冷静地观察周围,自己的作品才有独立的思想,作品才能有一个远离人群的一种独立美来。读书看报需要安静的环境,甚至需要长期安静的环境,才能对一个人的作品冷静地分析研究它的好坏优劣高低,这犹如认识一个人一样,需要冷静,需要时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当然好的作品如好人一样是经得起品读的,往往越读越有味。犹如路遥说的,作品不仅要取悦当代,更重要的是要对历史有一个深厚的交待;陈忠实说过,好饭耐不住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起一辈子读。
我们知道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常常孤孤单单一个人。“早晨从中午开始”,他要休息时,他女儿上学去了;他工作时,他女儿熟睡了,他常常望着熟睡的女儿,泪流满面,希望以后女儿能知道他在从事怎么一项神圣的工作。要么就是一个人在陕北一个斗室,春节时望着万家灯火发呆,一天天亮去车站以为自己要接人,等去了车站又一个人回住所;黄昏一个人去羊肠小道散步;夜里一个人在招待所院子转,管理员以为他要寻短;深夜从西安东大街夜市回去捎两个馒头,一个留自己吃,一个喂一只“陪伴”他写作的老鼠(起先有两只,他打死了一只),不致老鼠打扰他的写作……
陈忠实写《白鹿原》时,也是一个人在自己农村的家,做饭创作数年。
我说自己还写了几篇像样的文章,与自己长期封闭自己分不开的,我总是怀念自己一个人在农村把自己关在自家小小的院中,做饭洗衣看书学习的情景,任凭小鸟的鸣叫,享受着静静的阳光月光,听着天籁之音,思想便达到了一个至纯至美的境界……
我们还是说,一些杂文具有时效性,但古诗词,散文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春》《背影》《荷塘月色》,贾平凹的《丑石》;小说如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故乡》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童话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些作品有的揭示了一种普世的现象,更多的蕴含着恒久的高层次的唯美品质,使得这些作品超越了空间,形成了高层次的文学作品,超越了时空,永远地立根在时间的巨浪之中。
而作品要达到唯美的境界,我们除了拥有天赋外,必须要有一颗纯洁的没有污染的心灵,要有广泛的阅读,广泛的爱好之外,就是把自己封闭封闭再封闭。
文学注定是极少数人从事的职业。俗话说:“陕西黄土埋皇帝”,可以说,陕西这块地方,“根正苗红”,适合长出文学的大树小苗,还期望大家多努力写作,写出更有品质的作品来。
一一完一一
电话(微信):15309231945.
作于:2020.4.9.04:17于西安电子城。

魏增刚,男,46岁,毕业于西安乡镇企业大学市场营销专业。爱好文学,一直笔耕不辍,出版随笔散文《脚印》一书。在《扶风百姓网》《扶风微传媒》《炎帝故里论坛》《于都诗词》《乡土蓝田》《吉瑞墨香文化传媒》《城市头条》等十余家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500余篇。最喜欢路遥鲁迅的作品。西安市电视剧文学村村民,西安市未央区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作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