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往事-第一次回城探亲
文/刘乙
知青大会后,我们才晓得大队还有两个男知青,他们两比我们先来两年。他们住家在大队部办公室那边,我们离公社赶场要比到大队部近,所以没事我们都很少去大队部,开始还以为我们大队就我们几个女知青,原来还有同伙。知青干部给我们交代了的:不要老知青在我们这里来窜门,来了要把他们赶走!不然他们要把你们教坏。
我们在大队开会大慨要走上二十几分钟才会看见他们两个的家,他们两个都是浓眉大眼的,一个长得高高瘦瘦的,眼睛大得看起有点怕那种,一个身材稍微匀称点,要胖些,二胡拉得很好。由于纪律严,我们和他们很少往来,过后开了几次会,我们五个和他们两个才有些熟悉了,经过摆谈,好像他俩也并不像知青干部说的那样;“老知青很坏”,再加上都是重庆知青,所以我们很快都熟悉了。
大慨我们在农村呆了一个月,一天有个重庆管知青的干部来问我们习惯不,我说,我们在这里一个星期就像过了一年样。这个干部听后很同情我们。后来开知青大会时他说:有的知青说在这里一个星期像过了一年,我们很理解。我听了后把头埋得很低,生怕他看见我,我好家哟,农村的活路太繁重有点吃不消。
有天又开会我们几个在谈到回家探亲的事,我们大队那个高高瘦瘦的“老”知青说,他晓得回重庆的近路,又节约钱,就是翻垫江那条路是回重庆最近最划得来的路线,于是我们说走就走,那个高高瘦瘦的知青说要晚上两点就出发哟,不然当天赶不上车船,翻垫江那匹山都要几个钟头,他说他晚上两点来喊我们,于是我们几个把行李都准备好了,就等晚上两点他喊我们一起就出发,结果天不作美,刚天黑就下起大雨来了,雨一直下了好几天,我们只有等天晴了再出发,有天早晨我们醒来一看太阳出来了,我和兰兰高兴得在床上抓起被单衣服边跳边唱《白毛女》里的插曲:“太阳出来了了!喔嗬咦哟嗬!……”马上我们又把拆开的行李又收拾好,结果晚上雨又下起来了!就这样雨停停下下,一直下了一个多星期才终于停下来了。
那天晚上两点那个高高瘦瘦的老知青就来喊我们来了,于是我们五个就跟着他高兴地出发了,由于才下了雨,一路都是泥泞不堪的山路,我们每人手拿电筒跌跌撞撞地摸黑走在山路上,有时还用手爬起走,爬一段山路,就休息一会,兰兰每次喊休息她就坐在地上睡着了,每次出发又把她喊醒,“老知青”叹气地说“像你们这样走,不晓得要好久才走得拢。”把兰兰喊醒我们又继续赶路。

一路黑咕隆咚的,有些路段有萤火虫时才有微微的光亮,为了回家我们个个也不知疲倦,不知不觉走到猫鼻梁,天也渐渐亮了,这里就是下坡路了,走完这段下坡路就是平坦的大马路了,我们看见大马路好高兴,平坦又好走,“老知青”说要走拢垫江县城还要走段时间,我们爬山已经爬得皮塌嘴歪的了,又走了一段大马路,大约早上十点多我们终于走拢垫江县城车站,我们几个就瘫坐在那里,老知青就去给我们买票 坐车,到了码头又去买船票,终于我们坐上开往重庆的东方红101号船了,我们兴奋地观看两岸的风景,归心似箭,爸爸妈妈、故乡我们要见面了。
这一路我们把老知青拖惨了 ,他开玩笑说“以后我再不跟你们一起回重庆了,你们走拢全都瘫坐起,我还要去给你们买票。”
回到重庆后,除了轻松愉快外,总觉得城里的开水有股药味、饭也有霉味 ,不像农村水是甜的,饭也香,但还是不想回农村去,因为这是我从小长大的故乡!没法,在家耍了一个月左右,家里没多的粮食也没钱买黑粮,我回来换的粮票也吃完了,只有又回到农村去。
最好笑的是,每次从农村回到家,到天黑时我不晓得开灯,邻居总爱笑我说,她们这些当知青的回来晚上都不晓得开灯,我说有路灯照得这么亮 ,不开灯还是能看见也。
回到农村后,我们就被陈同志批评教育了,说我们几个一下全都跑了,也不留几个人看家搞生产,以后你们不能全部都回家探亲,我们很听话,过后我们就分批回家探亲了。
从那以后我五年只回家两次,一是家里粮食不够,二是已经习惯了。兰兰说,在农村还吃得饱些,就是要干活。
我们在农村粮食吃完了就给队长说声,直接到队里去称谷子来打米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