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青囧事(二章)
文/沁沁
初来乍到
小树和小嘉初到大竹县,柳子区,小河公社。
当他们得知分配到山上时,感到很委屈,也很不甘。
同去的其他知青都离开公社后,他们俩赌气地坐在公社会议室的一张桌上。拒绝跟着大队来接他们的人走。
“我们今天坚决不走,看他几爷子能把我们啷个办!”
“对头,坚决不去!我们两大两个人,不怕他!”
两个人互相鼓劲儿壮胆。
随着天色慢慢变暗,赶了一天路的两人是又累,又气,毕竟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心里不禁打起了小鼓。
正在他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手握一把纸扇,急步走到他两面前问到:“小崽儿,怎么呢?”
“关你屁事!”正在气头上的小嘉大声的嚷着。
小树也在一旁附和:“你是哪个哟?爬远点!”
“我是罗洪章!”来人眼睛一瞪,说出了这句话。
两人心想:管你什么章哟,认不到。
这时旁边看热闹的人开腔了:“崽儿,这是公社的罗书记。”
一听这话,两人傻眼了。急忙从桌上跳下地,手脚无措地站在罗书记面前,准备挨骂!
罗书记半天没说话。
两人心惶惶。
“崽儿,有什么话,给我说说好吗?”罗书记终于开口了。
小树和小嘉低着头,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过了好一阵子,两人才抬起头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书记:
我们想留在坝上,不想到山上去。
罗书记说:你们大队,你们去过吗?
两人摇头。
既然没去过,怎么知道不好呢?
我还知道,你们同来的二十几个人,还有几个分得比你们还远,他们那里的山比你们的还高。小崽儿,来到我们公社,就要服从分配。
随后,罗书记转身对公社文书交待:今天天色太晚了,接他们的人又走了,让他们在公社吃晚饭。
两两个初来乍到的小崽儿,晓得坳不过公社书记,乖乖地投降了。
当晚,小树和小嘉就在公社住下来。第二天一早,吃了早饭,耷拉着头,默默地去大队报到了。
小四的自留地
小四是71年到清溪,红旗大队的老知青了。
小四脾气很暴躁,但为人却耿直。1975年是小四到农村第五的一个年头了。
随着一起来的知青,陆续返城,小四也着急了。
听其他老知青告诉我:小四刚来时,还是很认真干活的,与他们队上的人,关系处得也好。但是随着其他知青读书的读书,工作的工作,小四慢慢就破罐子破摔了。
他再也不好好出工了,一有时间就四处赶场,与其他知青互相串门,还到处去打望知青美眉。
从老知青口中得知,小四在公社是个有名气的人物。他做的最惊人的一件事,就是把他们三队的队长扭到二十里外的公社去找书记评理。原因是队长说:你们知青就是到农村来接受劳动改造的!
结果队长在公社挨了批,小四心满意足地回队了。
从那以后,说到小四,大队,小队的头头儿们都避而远之。好事情似乎也离他越来越远了。
75年、76年两年间先后有三个新知青到大队,看着自己一同来的同学,朋友越来越少,小四有点坐不住了,他知道再这样下去,新来的知青都可能回城了,也轮不到他。他决定要改一改了。
但从哪里入手呢?在屋里想不出主意的小四,来到外面,当他看到自己的二分长满杂草的自留地后,他有打算了。
他马上回家拿上锄头,镰刀,在自留地里挥汗如雨,整整两天,小四把自留地整理出来了,他又找到队上最会种菜的唐幺爸,在唐幺爸的指导下,小四的菜园子象模象样了。小四也不爱赶场了,出工也积极了。有时候从他们队过路,总看见他在菜园子里辛勤地劳作。我们几个女知青还开玩笑地说:王哥,我们没有菜吃了,就上你这里来摘哈!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76年反击“右倾翻案风”工作队进驻农村。最先,知识青年还是他们依靠的力量。大队的知青,除了正常出工,有时间就帮工作队,写大字报,贴标语。但是不知怎么,画风突变。从公社到大队,知青也成了这次运动的对象了。
有一天,我们大队工作组的组长从小四队上过,看见一个整齐有序的菜园子,他就停下来问,这是谁的自留地呀?有社员答:王知青的。
当时正赶上什么“割资本主义尾巴”这下好了,组长大,小会上都再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没有把你们好的一面带到农村来,还跟着农村的落后分子,搞资本主义。你一个知青,把自留地弄得比其他社员的都好,你是要想干什么?
虽然每次工作组长都没点名,但我们知青都心知肚明。小四茫然了,我们都茫然了!
小四又一次在公社出名了:这次是因为他把自留地种得太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