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池步洲:隐身战斗在黄桷垭
文/陈培德 赵式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摘录福建闽清台山公园“池步洲纪念碑”碑文。
我一生只做过一件大事,即在国家存亡续绝的关头,我破译日寇密电码成功,尽了匹夫之责。
——本文主人公:池步洲
密码员是下了金蛋却不叫唤的鹅。
——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邱吉尔
中国“黑室”的由来
2019年1月4日,潘云国和赵式在“黄桷小屋”公众平台发表了《二战期间的中国“黑室”在黄桷垭》一文(以下简称《黑室》)。文中说到:1935年3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陆海空三军总司令蒋介石任命温毓庆为专门负责破译敌密电码的密电检译所所长。1938年,国民党军统局请来了美国密电码之父、美国国务院“黑室”负责人奥斯本.约德莱(另译名亚德利)到重庆,在军统局密电组担任顾问,美中合作从事日本军事密电码的破译工作。到1939年末,中国方面从事密电码破译工作的单位达到3家,为了节省人力物力,蒋介石下令集中一起成立新的机构——军事委员会技术研究室。由此有了中国“黑室”的别称。随着重庆成为二战时期的中国陪都,长江南岸的黄桷垭成了中国“黑室”的所在地。毗临凉风垭的人头山是中国“黑室”接收密电码讯号秘密地点,其有关情况请阅《黑室》一文,在此恕不赘述。接收了密电码讯号就要破译。破译地点在何处呢?
为了寻找国民党军委会技术研究室当年破译密电码的地点,《黑室》笔者之一的潘云国根据相关资料,找到了当年原中央工业实验所内的复兴坡46号房屋,即军委会技术研究室的办公地址。房屋为砖木结构,外墙面装饰系燕窝泥,典型的民国建筑风貌。后来走访曾任文峰乡乡长的李安全。李安全生长在黄桷垭,13岁就为邮局发送信函报刊。据他回忆,当年军事委员会的办公室除了复兴坡46号外,还有几个办公地点,即:黄桷垭刘家花园(现刘文楷故居处),何家花园(现中药院对面)、原联合村石坝生产队的五道门处(现南山第一庄内)。由于当年属于最高级别的保密范围,时过几十年后的现在,寥寥内部知情人恐均已不在人间,只能估摸破译密电码的地址在复兴坡46号军委会技术研究室,但不排除在军委会其他几个办公地点的可能。

密电码破译天才池步洲
池步洲,1908年出生在福建闽清县。贫穷是那时代大多数中国人共有的经历,但他算个幸运儿,小学顺利毕业后,在哥哥的资助下,1927年远渡东瀛,先后在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在确定选学科目时,他发现自己对密电码十分感兴趣,于是下了一番功夫钻研。他的智商极高,有过目不忘、举一反三的超人本事,无意间为自己今后的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缘人千里相会兮,池步洲在日本遇到了伴随他终生的日本姑娘白滨英子,喜结连理。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作为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能在异国他乡心安理得的生活吗?他大义凛然地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回到故国参加抗战。经同学陈固亭介绍,进入中央调查统计局总务组机密二股,负责破译日军密电码。当时年仅30岁的池步洲,深感情报的重要性,用十分热忱的救国情怀投入到工作中。功夫不负有心人,其破译密电码水平不断提升,可谓“独孤求败”了。池步洲的上司是1937年初打入中统局,曾筹组密电室的中共地下工作者李直峰。李直峰很欣赏池步洲的爱国情怀和工作热情,在暗中曾多次保护过他。
在卫国战争苏联处于守势阶段时,斯大林对是否把远东兵力调往苏德前线举棋不定,因为他要提防日本。池步洲提供了不少破译的密电码,证实日本短期内不可能行动,从而使斯大林解除了进行战略调整的后顾之忧。1941年12月3日,池步洲通过破译,截获了一份由日本外务省致驻美大使野村的特级密电,通过进一步分析,判断出日军将要袭击美国珍珠港的计划。池步洲迅速上报,国民政府随后通电美国。但由于当时美国国内中立主义情绪高涨,以及对中国情报工作水平的轻视,没有把池步洲的情报当一回事。仅仅四天以后,日军偷袭了珍珠港,美军遭受了重大损失。
在珍珠港重创美军舰队后,日本在太平洋地区更加嚣张起来,一度压制住了美国海军,直到中途岛战役后,美军才开始转守为攻。为鼓舞越来越低落的日军士气,日本海军首领山本五十六大将及其随从计划在1943年4月18日,分乘两架专机,由6架战斗机护航,出巡太平洋战争前线。山本五十六这次碰到了他命中的中国克星啦!池步洲事前得到了两份关于山本五十六出行的电报,一份用海军密电拍发的,通知到达地点的下属;一份用LA码拍发,通知日本本土。池步洲截获并破译的,是后一份密电。这份密电交毛庆祥上报蒋介石,蒋介石立即派人通知驻渝美方。这一回,美国人完全折服于中国破译密电码专家的水平了,迅速做好准备。
有关资料再现了当时的战斗埸面:那天清晨6点钟,山本五十六及其幕僚分乘两架专机,由六架战斗机护航,从拉包尔机场起飞,当快到第一个目的地巴拉勒机场的时候,突然从瓜达尔堪尔机场起飞十六架美国空军P―38战斗机赶来截袭。日本六架护航战机立即开火抵抗,但无法冲出重围。两架专机失去保护后,被迫从一千五百米高空紧急下降,企图在巴拉勒机场降落,但却被美国战机紧紧咬住,穷追不舍。最后,两架专机一架被击落在巴拉勒机场附近的原始森林中,一架被击沉于附近深海底。第二天,搜索队在原始森林中找到了坠机的残骸,已毙命的山本五十六手握“月山”刀,横躺在飞机残骸的旁边,
长期以来,日本方面无法破解山本五十六出巡的日程、路线何以泄露一事。因为日本海军的密电码是在4月1日刚刚更换的,不可能那么快就被破译,只能根据种种迹象妄加推测:有的说是日本海军内部有盟军的潜伏特务;有的说是因为两艘美国潜水艇袭击马琴岛,全歼岛上四十三名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谍报员,他们携带有密电码本;有的说从1942年夏到1943年春这一段时间中,所罗门群岛上空被击落的日本飞机为数甚多,机上携带的密电码本虽然立即停用,但是有经验的密电码专家仍可以根据旧码把新码破译出来。后来日本拍电影《军阀》,也据此演绎为美军破译了日军的密电码,导致此次袭击成功。
池步洲因在破密方面屡立不世之功,被授予国民革命军少将军衔,以文职之身晋身将军行列。
池步洲异国告别人世
池步洲的破密工作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就是在当时也没有多少人知晓他在黄桷垭的存在。可以让人想像的是,寒来暑往,白天黑夜,他坐在办公桌前,翻阅资料,苦苦沉思;或在警卫森严的院中花园漫步,思考着截获的密电中奇奇怪怪的数字和词语。家吗估摸就在黄桷垭附近一座不起眼的房子里,只能偶尔回去一趟,有警卫跟随,时间也有限制......
二战胜利后,池步洲反对内战,放弃密电码破译工作,到上海自寻就业门路。社会变革发生前夕,他感到自己一生清白,拒绝撤退到台湾。
就是因为破密工作具有高度的保密性,他不为世人所知所理解,社会变革发生后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长达32年之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偶遇以前的顶头上司、中共老地下工作者李直峰。不甚唏嘘之余,李直峰证实了池步洲在国家生死存亡年代所作出的特殊贡献。1983年4月12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宣判池步洲无罪。晚年的池步洲被选为上海市长宁区政协委员。他宝刀不老,耄耋之年撰写了《日本遣唐使简史》、《日本华侨经济史话》等多部重要著作。后来他陪伴妻子回日本。2003年2月4日,池步洲在日本神户逝世,享年96岁。临终之前,他多次提起自己的故乡福建,并执意要回故乡安葬。
新世纪伊始热播的《风语》、《东方战场》等电视剧,就是用他和他的妻子、一些中美高级密电码专家为人物原型的。
重庆艺人根据他的手稿《一片丹心破日密》,改编成了评书《抗战儒将池步洲》。
人民尊崇为国家为民族作出卓越贡献的英雄!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8周年之际,故乡福建闽清县父老在台山公园为他竖立了纪念碑。
作为黄桷垭人的笔者,怀着崇敬之意,写出《追忆池步洲》诗作为本文结束语:
二战胜利挥手自兹去,
永别隐身战斗过之地。
异国告辞人生十多年,
我们方才知晓您伟绩。
池步洲、池步洲……
黄桷垭的山山水水,
黄桷垭的父老乡亲,
永远永远铭记着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