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看到他所在的驰援武汉医疗队后勤保障组物资存放点停着一辆大卡车,司机站在车头正接受记者采访。
他没有看清司机的脸,只是看到一个侧面,车身一侧的一条大红幅字条十分耀眼,上面写着六个大字“玉泉老兵应雄”。
当看到“应雄”这个名字时,他楞了一下,这名字很熟,是谁啊!玉泉、老兵、应雄,当他把这几个要素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一个似乎很熟悉的身影在他脑海里转来转去,忽然,他想到了一个人,二三十年没联系了,会不会是他!当年同在武汉部队时的一个战友。
听说他是退伍到了老家一个叫什么“泉”的地方,难道真的是他?
晚上的电视新闻里,播放了采访应雄的镜头,看到新闻后,他确认了。
原来,退伍回老家后,这些年应雄成了当地有名的蔬菜大王,疫情爆发后,他琢磨着怎么为抗疫捐点什么,于是将自己种植的蔬菜,装满了一大卡车送给武汉那些在一线抗疫的医务工作者。
电视镜头里,车身两侧两幅大红字条上的12个大字,十分显眼,“玉泉老兵应雄,感恩武汉人民”。
他琢磨着应雄是不是还要来送,心想在下一次来时,一定想法和他取得联系,一连几天过去了,没见踪影。
他开始通过微信联系其他战友,看能不能联系上他。
过了几天,他趁着中午吃饭的时候,忙里偷闲,打开手机,看到微信通讯录上有一条加好友的信息,当看到“我是玉泉应雄时”,他按了“同意”。
几分钟后,应雄发了一则消息,并附上近期一张肖像,“老战友你好,这么些年失联了,听说你现在升为内科主任了,我现在赶往武汉的路上,预计下午五点左右就到,有话见面再说”。
看到微信,他十分激动,立即回复了一些客气话,并期待着早日与这位多年未见的战友相见。
晚上六点多了,还不见战友的车,微信与他联系,也不回复,再等等吧!到了晚上九点多了,还是没有人消息,再次与他微信联系,仍然没人回复,打手机也没人接,
他开始有一种不祥的预兆。
晚上,电视上的一条新闻让他彻底崩溃了。
原来,应雄在快到武汉的路上除了车祸,送医院医治无效走了。
看惯了许多病患离去的他,这一次他又忍不住留下了眼泪。